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靖闺蜜竟成我娘亲 > 第10章 绣坊筹谋连旧谊,边急催归忆前尘

晨光刚漫过林府的青砖院墙,檐角垂落的铜铃还沾着晨露,风一吹就发出细碎的叮当声。沈清沅抱着一卷画纸冲进正屋,靛蓝颜料未干的纸角在她浅青色的衣摆上蹭出淡蓝印子,又在扫过八仙桌沿时,留下一道弯弯曲曲的痕。“娘!您快看!”她将画纸小心翼翼铺展在桌面,指尖点着那朵用朱砂勾边的缠枝莲,花瓣里掺着的云溪特有的石黄,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泽,“昨日去柳记布庄,柳姨娘的兄长说,这花纹若绣在云溪的云锦上,比京城绣坊里那些蜀锦衣裙好看十倍!”

林砚正坐在窗边绣绷前,指尖捏着的绣花针还穿引着靛青丝线——那丝线是用云溪山间的蓝草反复浸染而成,比京城铺子卖的寻常丝线更挺括,绣出的云纹边缘也更显利落。她放下针,伸手接过画纸,指尖轻轻拂过纹路,指腹触到未干的颜料,又悄悄收回手。目光却在这时暗了暗:昨日在布庄,柳姨娘的兄长接过那支刻着“絮”字的银簪时,指腹明显顿了半息,指尖甚至微微发颤,只含糊说柳姨娘如今在乡下“安稳度日”,问及是否见过三皇子府的人,却只是反复摇头,连一句完整的“不清楚”都说得勉强。那支银簪是柳姨娘当年离府时最珍视的物件,玉簪头雕着极小的缠枝纹,她绝不会随意丢弃,想来是被三皇子扣下后,又经人之手遗落在破庙,这背后定有隐情。只是柳姨娘素来心机深沉,当年对她和清沅也没少设绊子,这事还得慢慢查,不能急。

“确实好看。”林砚伸手揉了揉清沅的头发,指尖蹭掉她鼻尖沾着的一点石黄颜料,“若咱们把这花纹绣在云溪的云锦上,在京城开个绣坊卖衣裙,你说行不行?”清沅立刻爬到桌边的梨花木椅上,双脚晃悠着踢到椅腿,发出轻响:“当然行!上次去外祖家,表姐还抱着她的蜀锦裙子抱怨,说京城的花纹翻来覆去就那几样,老气又沉闷。要是有咱们云溪的花样,她肯定要让姨母买上十件,分给府里的姐妹!”

正说着,院外传来管家老周急促的脚步声,他手里攥着的布巾还在滴水——想来是刚在井边浣洗,听见门房来报就急着跑来了。“沈夫人,”老周站在门口,气息还没平顺,额角的汗珠顺着皱纹往下滚,“云溪‘锦绣阁’的张掌柜来了,说有急事找您和沈大人,还扛着两匹新织的云锦,满头汗地在门房等着呢!”

林砚心里一动。锦绣阁是云溪最大的绸缎庄,自她小时候起,母亲做新衣的布料就全从那里挑,张掌柜是看着她长大的,一手辨丝的本事在云溪无人能及,哪怕是新织的云锦,他只需指尖一摸,就能说出经纬线的密度、浸染时用了多少道工序。这样的人,若不是出了要紧事,绝不会千里迢迢从云溪赶到京城。

她快步走到院门口,就见张掌柜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肩上挎着的布包磨得发亮,边角处还缝着补丁,鬓角沾着的风尘混着汗,在脸颊上画出几道深色痕迹。他脚边放着两匹用蓝布裹着的云锦,布角都被露水打湿了,露出里面隐约的银线光泽。“张掌柜,”林砚上前见礼,又让丫鬟递上帕子和热茶,“您怎么来了?从云溪到京城要走七八日水路,一路定是累坏了吧?”

张掌柜接过热茶,却没喝,只攥着杯子叹了口气,指节都因用力而发白:“沈夫人,老奴是连夜从云溪赶过来的!前日咱们发往青州的绸缎商队,在过青石峡时被流寇劫了——不仅二十匹刚织好的云锦全没了,连护送的两个伙计都被砍伤了腿,如今还在镇上的医馆躺着,药钱都没个着落呢!老奴想着您和沈大人在京城,或许能托沈大人帮忙查查;另外,也想跟您商量,能不能在京城开个锦绣阁分号,避开青州那条乱道——云溪几十户织户还等着卖布换粮,要是再断了销路,这日子可就真过不下去了!”

林砚握着帕子的手紧了紧,心里一沉。青州是云溪到京城的必经之路,商队走水路到青州后,再转陆路进京,若是绕开青州,就得走更远的旱路,不仅耗时久,运费也要多花三成,织户们本就薄利,哪经得起这样的折腾。她侧身让张掌柜进院,又让丫鬟把云锦搬到西厢的阴凉处,免得日晒伤了料子:“张掌柜别急,沈大人今日去刑部处理副将的事了,等他回来,我定让他立刻派人去青州查探。至于开分号,我和清沅正琢磨着做绣装生意,咱们正好一起谋划——云溪的云锦料子好,再配上清沅画的花样,肯定能在京城站稳脚。”

张掌柜眼睛一亮,连忙跟着进了厅,又从布包里掏出一小块叠得整齐的云锦样本,小心翼翼展开:“沈夫人您看!这是咱们新织的‘流云锦’,经线用的是云溪上游产的桑蚕丝,每根丝都要在山泉里煮三遍、晒五日,纬线里还掺了细银线,在太阳下能看出七种光泽,摸着手感也软和,贴身穿都舒服;还有‘水纹锦’,织的时候要按云溪河水的波纹调整织机,每一寸都要织娘盯着,摸起来像刚捞起来的溪水一样凉,最适合做夏装!”林砚接过样本,指尖抚过上面的纹路,确实比京城绣坊常用的蜀锦更细腻,云溪的织锦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每匹锦都要织娘守着织机织足四十天,一针一线都透着功夫,比机器织的布料多了几分烟火气的温度。

清沅趴在桌边,伸手轻轻摸了摸那块水纹锦样本,指尖能感受到布料上细微的起伏,又抬头看向张掌柜,眼神里满是期待:“张爷爷!要是开分号,我能不能当‘花样师’?我还能画云溪的水车——就是村口那架百年的老水车,轮轴上还缠着青藤呢,还有山间的蓝草田,春天的时候蓝草刚发芽,绿油油的一片,旁边还有小野花,绣在帕子上肯定好看!”张掌柜被她认真的模样逗笑,连忙点头:“能!当然能!有咱们清沅小花样师在,咱们分号的花样肯定比京城那些绣坊新鲜,到时候定能火过‘锦华楼’!”

几人正说着,院外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那声音越来越近,蹄铁踏在青石板上的脆响格外刺耳,最后在府门前猛地停下,接着就是护卫陈武沉重的脚步声。他穿着一身玄色铠甲,肩上还沾着些沿途的霜气,甲片上甚至还挂着几根枯草,显然是刚从城外赶来,连口气都没喘就快步走进厅内,躬身行礼:“沈夫人,不好了!镇北急报——镇北王殿下突发恶疾,高烧三日不退,卧床不起,边境的匈奴趁机袭扰,已经占了两个哨卡,朝廷已下旨让陆大人立刻回镇北领兵!”

林砚端着茶杯的手顿了顿,热水溅出几滴,落在手背上,她却没察觉。那些被时光压在心底的旧事,像是被这声“陆大人”唤醒,瞬间翻涌上来——她清楚记得,陆景渊当年并非自愿来京城,而是以“质子”的身份被送来的。那时皇上被李嵩蒙蔽,李嵩为了铲除镇北王这股势力,不仅在皇上面前构陷镇北王私吞军饷,还拿出几份伪造的账本当证据,又趁机把时任御史、刚查到他贪腐蛛丝马迹的沈修,贬去云溪做了县令。陆景渊在京城的日子并不好过,住的府邸偏僻狭小,出门时身后总跟着几个监视的人,连买本书都要被盘问半天。是远在云溪的清沅,那时刚适应新身份不久,却看出了陆景渊的困境,偷偷把沈修在云溪查到的、能证明镇北王清白的关键物件——一张画着李嵩私藏军粮地点的地图,细细折成指甲盖大小的方块,又用晒干的稻草编了只小老虎,把地图藏在老虎肚子里,再托去京城送药材的货郎,趁着给陆府送治风寒的药材时,把草老虎递了过去。就是那只带着云溪稻草香气的草老虎,成了洗清镇北王冤屈的关键——陆景渊拿着地图找到军粮,面呈皇上,才揭穿了李嵩的阴谋,也让镇北王府洗去了冤屈。如今镇北王病重,边境告急,陆景渊这一回去,怕是要独自扛起整个镇北的重担,前路定然凶险。

她刚想让人去刑部找沈修,就见院门外走进一道熟悉的身影,沈修正穿着藏青色的官袍,袖口还沾着点墨痕,显然是接到消息后,从刑部直接赶回来的。“刚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听人说了镇北的事。”沈修走进厅内,目光先落在林砚身上,见她神色安稳,才转向陈武,声音沉稳:“陆大人如今在何处?”陈武躬身回道:“回沈大人,陆大人已去镇北王府接老夫人,说要先送老夫人回府安置,再过来跟您辞行。”

沈修点头,又转身对林砚说:“我去镇北王府看看,你在家跟张掌柜好好谋划绣坊的事。青州商队被劫的事,我已让刑部的下属去查,有消息会立刻派人来报。对了,陆大人当年在京城受困,全靠清沅编的那只草老虎传地图,你让清沅再编一个,让陆大人带在身边——镇北风沙大,气候也干燥,他自小在南方长大,怕是不习惯,看到草老虎,也能想起些云溪的暖心事。”

林砚心里一暖,连忙点头:“我这就去找稻草。”清沅听说要给陆景渊编草老虎,立刻从椅子上跳下来,拉着林砚的手就往杂物间走:“娘,我来编!我还记得当年怎么编的——要先把稻草在温水里泡软,再折出老虎的身子,尾巴要留长些,能晃来晃去的,这次我还要给老虎编个云纹披风,用红绳系在脖子上,这样陆大人在镇北就能看到云溪的花纹了!”她拉着林砚找到晒干的稻草,又翻出上次绣东西剩下的红绳,指尖熟练地将稻草折成老虎的形状,又仔细调整耳朵的角度,连老虎的眼睛都用黑丝线绣了出来,比当年那个更精致了些。

沈修拿着草老虎,快步往镇北王府去。王府的正厅里,气氛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廊下的灯笼还没摘下,光线昏暗,连空气中都飘着淡淡的药味。镇北王夫人坐在铺着软垫的梨花木椅上,手里攥着的帕子已经被眼泪打湿,眼眶通红,连鬓边的银簪都歪了,却没心思整理。陆景渊穿着一身玄色铠甲,甲片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光,他正跪在地上给母亲磕了个头,声音低沉却坚定:“娘,您放心,儿子定能把父亲照顾好,守住镇北的疆土。您在京城待着,这里有沈大人和沈夫人照拂,比镇北安全,等儿子平定了边境,就回来接您回镇北。”

老夫人伸手扶起他,指尖触到冰凉的甲片,眼泪又掉了下来,滴在甲片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渊儿,你在外要好好吃饭,别像当年藏地图那样提心吊胆,夜里要是冷了就多添件衣服,你父亲要是知道你受委屈,该心疼了。”

沈修走进来时,正好听到这话,他放缓脚步,将草老虎递到陆景渊面前:“景渊,这是清沅给你编的,跟当年那个一样,里面还塞了点云溪的干蓝草,能驱蚊虫,镇北湿气重,或许能用得上。”陆景渊接过草老虎,指尖轻轻抚过稻草的纹路,粗糙的质感却让他想起云溪的日子——那年他收到草老虎,拆开看到地图时,心里的激动至今还记得。他眼眶微微发红,声音带着点沙哑:“替我谢谢清沅,这只草老虎,我会一直带在身边。”他把草老虎小心地放进铠甲内侧的口袋里,又拍了拍沈修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托付:“沈大人,京城的事就拜托你了——三皇子的余党还没清干净,刘忠肯定没说实话,你多留意些;还有我娘,她身子弱,经不起折腾,要是有什么事,你多照拂着点。对了,李嵩的余党说不定还在暗中活动,你查案时也得防着些,别中了他们的圈套。”

“放心,”沈修拍了拍他的胳膊,目光坚定,“老夫人这边有我,你在边境安心打仗。要是需要粮草或援兵,立刻传信回来,我会想办法跟兵部协调,绝不会让你在前线受困。”

陆景渊点头,又跟老夫人叮嘱了几句,才转身往外走。走到门口时,他忽然停下脚步,回头看向沈修,举起手里的缰绳,声音里带着几分爽朗,驱散了几分沉重:“沈大人!等我从镇北回来,咱们再喝一杯——到时候,我要带着镇北最好的烈酒,跟你不醉不归!”

马蹄声渐渐远去,从清脆到模糊,最后消失在街角。沈修陪着老夫人坐了会儿,又让人去请太医院的院判来给老夫人诊脉——老夫人刚才哭得多了,怕是伤了身子,还叮嘱丫鬟炖些银耳莲子羹来,才起身回府。

刚走到林府院门口,就见张掌柜正拿着纸笔在石桌上画绣坊的布局,林砚和清沅凑在一旁,指尖点着纸上的线条,小声讨论着。清沅最先看到沈修,立刻跑过来,手里还攥着半块用来画草稿的石笔,石粉沾在她的指尖:“爹!陆大人喜欢那只草老虎吗?他有没有说要带在身边?”

沈修蹲下身,笑着接过清沅手里的石笔,又摸了摸她的头:“喜欢,他说要放在贴身的口袋里,跟当年那个草老虎一样,走到哪儿带到哪儿,还说要谢谢你呢。”他起身走到石桌前,看着纸上的布局——中间是展示云锦的柜台,张掌柜特意画了个弧形,说这样客人挑布料时,不用绕着走,更方便;两边是绣娘的工作台,每张桌子旁都留了放绣绷的位置,还画了小柜子,用来放丝线和剪刀;靠窗的位置单独留了张桌子,上面画着个小砚台和颜料碟,是给清沅画花样的;角落里还隔了个小间,写着“样本库”,是放云溪织锦样本的地方,张掌柜还特意标注了“要通风”,怕料子受潮。

张掌柜指着图纸,语气里满是期待:“沈大人,咱们云溪的织锦手艺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针脚细,颜色正,再加上清沅小姐的花样——她画的那些草木,带着股活气,肯定能吸引人。咱们再雇几个从云溪来的绣娘,她们绣惯了云溪的花纹,手法更熟练,不会糟蹋了好料子。青州的商队被劫后,咱们暂时改道走运河,虽然慢些,但水路安全,船上还能放更多料子,等青州的乱子平了,再把商道打通,到时候咱们的绣坊就能把货卖到青州去,甚至更远的江南!”

沈修点头,指尖点在图纸上的“样本库”位置,又补充道:“样本库旁边可以再隔个小间,做‘试绣间’,客人选了花样和料子,能立刻看到绣出来的小样,更放心。另外,清沅画的花纹有云溪的灵气,正好能吸引京城的贵女——她们平日里见惯了繁复的龙凤、缠枝纹,反而会喜欢这种带着山野气息的设计,咱们可以先做些帕子、荷包当样品,送到各家府里去,打开销路。”

他顿了顿,想起方才在刑部审副将的细节,脸色沉了几分,声音也比之前凝重:“对了,刚才在刑部,那副将熬不住刑,终于招了——三皇子在青州的秘密据点,藏的不只是贪腐的赃银,还有不少私藏的兵器。更可疑的是,他招认劫商队的流寇里,有几个领头的,口音和身手都不像是寻常山贼,倒像是受过训练的兵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