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大靖闺蜜竟成我娘亲 > 第10章 冬麦孕穗藏希望,邻县求经传美名

云溪的雪总在正月里迟迟不肯退尽,清晨推开窗,檐角还挂着冰棱,可城外的冬麦已经悄悄有了变化——之前嫩绿的苗秆抽高了半尺,顶端裹着一层淡青色的穗壳,像藏着无数小拳头,正等着春日里舒展。沈清沅(苏野)每天清晨都要挎着竹篮去麦田,篮子里装着剪子和布尺,不是去干活,而是去“看穗”,看哪片田的麦穗长得更饱满,哪株苗的秆子更壮实。

这天刚走到田埂,就看见李伯蹲在地里,手里捏着一株麦苗,脸上满是欢喜:“沅沅姑娘,你快看!这麦穗已经鼓起来了,再过十天半个月,就能抽穗扬花了!”沈清沅赶紧蹲下身,轻轻拨开穗壳,里面细密的麦粒已经有了雏形,摸着软软的,带着青草的气息。“太好了!”她忍不住笑出声,“咱们之前施的菜籽饼没白费,你看这苗秆,比我去年在秦州见的还壮实。”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车马声,尘土飞扬,很快就到了田埂边。为首的是个穿深蓝色官服的老汉,约莫五十多岁,下车后快步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个布包,语气急切:“请问哪位是沈清沅姑娘?在下是邻县的农官,姓周,特意来求种问法的!”

沈清沅愣了一下,赶紧站起身:“周大人客气了,我就是沈清沅。您是来要冬麦种的?”周农官连连点头,打开布包,里面是几串铜钱:“我们县去年种的麦子赶上旱灾,收成都不够种子钱,听说云溪种的冬麦又耐旱又高产,特意来求些种子,再请姑娘给我们讲讲种植的法子,这些钱您先收下,不够我们再补!”

沈清沅赶紧把钱推回去:“周大人,种子可以给您,但钱不能要。咱们都是为了百姓能吃上饭,分什么你我。”她转头对李伯说:“李伯,您去家里把咱们留的麦种取两袋来,再把之前记的种植法子拿一份。”李伯应声而去,沈清沅则带着周农官和他身后的几个农户往麦田深处走,一边走一边讲:“种冬麦得选向阳的地,播种前要把土深耕三遍,把草根都捡干净;麦种要泡半天再种,埋三寸深,这样冬天冻不着;等麦苗冒芽后,要是生蚜虫,就用薄荷梗和艾草煮水喷,又管用又不伤苗。”

她蹲下身,拨开土壤给他们看麦根:“你们看,这麦根扎得深,能吸到地下的水,天旱也不怕。还有,麦苗长到半尺高时,要松松土,别让土板结了。”周农官听得认真,还让身后的农户拿出纸笔记录,时不时点头:“原来还有这么多门道!沈姑娘年纪小,懂的却比我们这些老骨头还多,真是难得!”

等李伯把麦种和种植法子拿来,周农官接过,紧紧抱在怀里,像是抱着宝贝:“沈姑娘,大恩不言谢!等我们县的麦子丰收了,我一定带着百姓来给您道谢!”沈清沅笑着摆手:“周大人客气了,只要百姓能吃上白面馒头,比什么都强。”

周农官走后没几天,互助坊就热闹了起来。王婶匆匆跑进来,手里拿着块绣着薄荷纹的帕子,语气激动:“沈夫人,沅沅姑娘,邻县的布庄掌柜来了,说要订咱们互助坊的绣品,还说要把这帕子卖到省里去呢!”林砚正在整理账目,闻言抬头笑了:“这可太好了!咱们的绣品能卖到省里,妇人们就能多换些钱,日子也能更宽裕些。”

沈清沅也高兴,赶紧跟着王婶去见布庄掌柜。掌柜是个精明的中年人,见了沈清沅就夸:“沈姑娘,您设计的这薄荷纹真好看,又清新又别致,在邻县卖得可好了!我想跟您订一百块帕子,再订些绣着薄荷纹的荷包,您看行不行?”沈清沅点头:“行,不过您得给我们点时间,妇人们手慢,得一个月才能做出来。”掌柜连忙答应:“没问题,我等得起!”

接下来的日子,互助坊的妇人们更忙了,每天天不亮就来做活,油灯要亮到半夜。沈清沅也常去帮忙,教她们怎么把薄荷纹绣得更精致,怎么配色更好看。林砚则忙着算工钱,给妇人们分粮食,看着大家脸上的笑容,她心里也满是踏实——云溪的日子,终于像这抽穗的冬麦一样,渐渐有了盼头。

这天傍晚,沈修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份文书,脸上带着笑意:“省里的官员听说咱们种冬麦成功了,让我把种植法子写下来,他们要印发给其他县,还说要请沅沅去省里给农官们讲课呢!”沈清沅一听,眼睛亮了:“真的吗?那我就能教更多人种冬麦,让更多百姓吃上白面馒头了!”林砚看着她的模样,笑着点头:“是啊,咱们的沅沅,越来越能干了。”

夜色渐浓,云溪的家家户户都亮着灯,有的在缝补衣裳,有的在磨麦子,还有的在讨论明年要种几亩冬麦。沈清沅站在院子里,看着远处的麦田,心里悄悄盼着——等春天来了,麦穗扬花了,云溪一定会更美,百姓的日子,也一定会更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