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馆,驿馆深处。
刚刚送走表面客气、实则处处透着疏离与监视的鸿胪寺官员,慕容悉罗反手合上门扉,脸上的谦恭笑容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他缓缓走回桌前,端坐在胡椅上。良久,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肩背微微放松。
从湟水畔一路东来,快马加鞭,风餐露宿,也走了二十余日,身心俱疲,但真正的挑战,明日才算开始。
烛火另一侧,吐谷浑公主慕容兰微微低头,无意识地绞着袖口上象征王族的银线盘羊角纹。她穿着为此次出使特制的月白襦裙,既显中原风华,又彰身份特殊。
“阿姊。”
慕容悉罗突然开口,声音压得极低,在这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
“明日见到鸿胪寺高官,该说的话,该行的礼,你可都一一记牢了?半分错不得。”
慕容兰抬起眼,眸光带着紧张:
“记牢了。我便说……吐谷浑慕容氏之女,仰慕天朝风华,愿留质长安,入侍宫闱,只求陛下垂怜,护我子民免受吐蕃铁蹄蹂躏……”声音清脆却僵硬。
“光说这些漂亮话恐怕还不够!”慕容悉罗眉头紧锁,刚想再叮嘱些细节。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却克制的叩门声——笃笃笃。
来人是白日里奉命去鸿胪寺递送文书和礼单的亲卫队长,他的脚步声里带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急切和慌乱。
“郎君!阿姊!”
亲卫队长掀开厚厚的棉布门帘进来,他手中捧着一块在灯光下闪着鎏金的腰牌,语气急促地说道:
“鸿胪寺刚遣人来了!说……说大唐天子明日早朝后,要在两仪殿召见我们!”
“什么?皇帝亲见?!”
慕容悉罗猛地抬起头,身体瞬间坐直,语气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他们原本预计最多只能见到鸿胪寺卿级别的官员,层层上报,耗费时日,正好方便他们暗中活动打探。
没想到大唐皇帝竟然如此迅速地直接召见!这完全打乱了他最初的预想。
“千真万确!内侍省小黄门传的口谕:‘吐谷浑使者远来辛苦,特许明日辰时三刻,于两仪殿候见。’”
慕容兰攥紧袖口,指节发白,声音微颤:“直接……见皇帝?这么快?我……我还没准备好……”
“是恩典,也是难关。”慕容悉罗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站起身,走到亲卫队长面前,接过那块沉甸甸的腰牌。
他转头,目光锐利地看向亲卫队长:“白日里让你们借机在东西两市转转,可曾打探到什么特别的消息?长安近日可有异状?”
亲卫队长连忙点头,脸上露出困惑又兴奋的神情:
“打听到了些,郎君!长安城这几日都在热议一件大事!”
“说是昨日在曲江池举办了一场什么‘求仙大会’,几乎所有有头有脸的世家大族都派人去了,热闹非凡!好像是为了争抢一种叫做……‘仙桃’的宝物?”
“仙桃?”
慕容悉罗的眉头紧紧皱起,形成一个深刻的川字。
“这是何物?何种仙桃能引得大唐世家如此疯狂?”
他自诩精通汉学,熟读中原典籍,却从未在哪本正经史书或杂记中见过此种记载。
“具体是何神物,市井流传语焉不详,只说是什么仙人赐下的宝贝,吃了能延年益寿,甚至……甚至能得窥仙缘!”
亲卫队长努力回忆着听到的零星碎语。
“那些世家为了争抢这‘仙桃’,据说一掷千金,出的价钱高得吓人!”
“仙人?仙缘?”慕容悉罗的眉头皱得几乎要打结。
他喜好大唐文化,家中藏书颇丰,自然知道“仙”在汉人传说中是何种存在——呼风唤雨、移山填海、长生不老。
但那不都是虚无缥缈的传说吗?难道世上真有仙人?大唐朝廷搞出这般动静,意欲何为?是故弄玄虚,稳定民心,还是……另有所图?
他压下心中的惊疑,继续追问:“还有吗?除了这虚无缥缈的仙桃,可还打探到别的?比如,朝廷近日可有大的政令发布?”
亲卫队长努力想了想,又道:
“还有一事,颇为奇怪。听说许多世家都在紧急召集家族中读书识字的子弟,好像是要派他们去各地,教授普通百姓学习一种……一种叫做《凡尘诀》的东西?”
“《凡尘诀》?教授百姓?”
慕容悉罗眼中精光一闪,敏锐地捕捉到了这其中不寻常的气息。
“大唐朝廷和世家向来视知识学问为瑰宝,等闲不肯轻授于平民。如今竟如此大张旗鼓,要求世家派人去教百姓识字念诀?”
“这绝非寻常!难道真是要开启民智,图谋深远?” 他来回踱了两步,猛地站定。
“明日你们再想办法,看看能否设法弄到那《凡尘诀》的抄本!哪怕只看一眼也好!”
“是!郎君!”亲卫队长躬身领命。
待亲卫队长退下后,慕容悉罗这才重新坐回椅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炯炯,陷入沉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