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724章 可与不可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724章 可与不可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扬州,寿春。

一月六日下午,董昭、司马懿二人一左一右,陪在曹睿两侧,在城外淮水旁缓缓踱步。

寿春位于淮水中游,如今是大魏名副其实的物流与航运中心,没有之一。刚刚告别了最后一支从巢湖向海西航行的船队,可寿春左近的码头依旧繁忙无比。来自河北、司隶、青徐兖豫的船只络绎不绝,前后相望,接连不断的向寿春及周边的各种仓库递送着粮草和各种军用物资。

“说起来要不是昨日蒋子通来问朕,催了朕一下,朕恐怕要出发前一日才能决定。”曹睿缓缓说道:“朕想了一整夜,最后决定由董公和司空一同留在寿春镇守。依旧是董公统辖枢密院事,司空负责尚书台事,若后方有紧急之事,可由你们二人共同议定决策。”

“后方政事交给臣,陛下尽可放心。”司马懿连声应道。

曹睿微微点头,等了几瞬,都没听到董昭应声。曹睿转头向左,却发现董昭皱着眉头,似乎在思索些什么事情,察觉到皇帝的目光后,董昭轻咳了一声,缓缓说道:

“臣有一问,请陛下为臣解惑。”

“何事?”

“陛下会过江吗?”董昭语气平静。

曹睿沉默片刻,语气笃定的答道:“如若大军过了江,朕也一定会过江的。不过朕若过江,也只会到建业一处,足以向全天下表态了,其余地方朕不会去。”

“臣知晓了。”董昭点了点头:“臣请陛下命皇长子邺王留守寿春,以臣和司空二人辅佐邺王署理行在诸事,兼领本职。”

曹睿倒是被董昭此语弄得一愣:“董公,朕不过渡江而已,有这个必要吗?”

“大江本为天堑,三十余年来武帝、文帝多次欲渡而不可,甚至先帝当年乘舟入江,几乎为敌所乘,遭遇险境。”董昭站住脚,正色看向曹睿说道:“对于大魏和吴、蜀两国,对于整个天下,陛下亲自过江足可以激励全天下之人。”

“可话说回来,过江必乘舟楫,非人力所能为之。且大江并非淮水这般浮桥可渡,大魏水军自夸战力,征东将军陆伯言是陛下妹婿,也是良将,又与孙权有破家之恨。但孙权水军久习舟楫,世上用兵也无法摒弃万一。以往陛下赶赴关西也好、幽并和营州也罢,如有不谐,总能凭借骑兵强横保得陛下无虞,但渡江毕竟不同。”

“故臣有此语呈给陛下。”

曹睿叉手立住,深吸了一口气,转而又朝着司马懿看了一眼。司马懿显然也被董昭的话所惊到了,本能的欲要观察皇帝的表情。一君一臣的目光,就这样在半空中碰上。

司马懿下意识的低头躲开,可他刚低下头来,却又猛然发觉自己举止的不妥之处。躲什么,有什么好躲的!

司马懿咽了咽口水,当即拱手:“陛下,董公老成谋国之言,有理,但似乎也有些过于求稳了。可与不可,臣以为陛下可随心而决。”

“朕无可无不可。”曹睿轻笑一声,背着手继续向前走去:“邺王是朕长子,也确实聪慧。给他这个‘署理行在诸事’的空名头,倒也不是不行,就按董公说的来办吧。”

“臣遵旨。”董昭捋须点头,面上依旧平静,似乎自己建议被皇帝同意,他也没什么感觉一般。

二人依旧随着曹睿在淮水边踱步,说了些准备出军的杂事。

枢密副使刘晔、尚书左仆射兼吏部尚书黄权,此二人作为枢密院和尚书台的主官随行。六部尚书中选了工部尚书司马芝、兵部尚书王基二人,枢密院也挑选了扬州房、兵籍房和军机房的枢密随行。

待三人结束散步,骑马返回城中之后,司马懿与董昭将皇帝送到宫门处辞别,分两路各自回官署之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