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703章 进抵广陵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703章 进抵广陵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十月初一,入冬,肃杀,宜征伐。

三万五千军队分水陆三路同时从寿春进发。此番用兵的目的地为尚为吴国占据的广陵郡郡治广陵城。

第一路为艨艟将军乐綝所领,率艨艟百余艘,总兵力一万,沿水路前进。

第二路为骁卫将军王凌统领,督中军骁卫一万步卒、扬州外军振威将军胡质部五千步卒、虎牙将军夏侯献部五千骑兵,合计两万兵力。

乐綝、王凌所督的三万兵力,一水一陆,行军方向都是沿着淮水东下,需经淮水到达淮阴之后,再向南至中渎水,直至广陵城外,全程约九百里。

大军出行依托水运,可以有效减少运粮之时的销。故而虽然这等路线比直接行军远了三百里,但从耗费上更为划算。

而曹睿本人所在的第三路,就是中领军毌丘俭所统的五千精锐骑兵了。

臣子们不是没有劝过曹睿,但曹睿还是坚持此番要随军一同出巡,要亲自看一看广陵之处的战场,看一看淮南那些空无人烟的数百里荒芜之地。

曹睿都如此说了,臣子们也没有办法。更何况,经过这么多年曹睿的亲征和多次出巡,阁臣与枢密院、尚书台的重臣们也都认可皇帝的身体素质。

而且曹睿也对中军精骑和自己指挥骑兵的手段有着充足的信心。按曹睿自己的话说,他与毌丘俭领五千中军精骑,在这个时代不会有任何人能对他造成威胁。

话说回来,广陵城位于中渎水的南端,后世将其称之为扬州城,跨过广陵城之后就可直面大江。

此处历来归属吴国占据,属于魏吴之间的半无人区,究其本源,还是曹操在建安年间迁民导致的事情。此处民众要么北迁,要么南逃过江至江东,故而广陵城也成了一处残破的城池。

仅有少量吴军驻扎在残破的广陵城作为前哨,而非濡须一般驻扎重兵,吴国也没有兴趣修筑此城,广陵城南就是大江,这是比任何城池都更好的防御设施。若魏军真打到了此处,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多半也是防不住的。

此处又非濡须一般的交通要地,魏军从未有大批从中渎水行船入江的记录,没人会为这里费力气。

吴国镇守广陵的幽州牧、前将军孙韶,也将重兵驻扎在广陵城南边、一江之隔的丹徒之处。

黄初年间曹丕率大军至广陵临江观兵之时,吴国的应对非常直接,那就是弃了广陵城,将所有兵力放到南岸,与魏军隔江对峙。

曹睿此前从徐州东海郡巡视归来,与内阁、枢密院一同进一步确认攻吴计划的细情,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要地就是广陵。

中渎水水浅,不足以行大船,此番朝廷命乐綝率一万水军所乘也是较小些、能承载百人左右的艨艟,而非更大的斗舰和再大一号的楼船。在此前提之下,水军入海而后沿大江入海口入江,就成了惟一可行的路线。

而为了保障这一路线的可行,在沿途修筑港口和补给之处就成了头等大事。

淮水下游的淮阴早就成了大魏船队出发的基地,下游入海口处的海西、以及海西以南沿海的盐渎也已建设好了城池与补给船队的港口。

而再向南,就是吴军名义上的控制范围了。

对大魏来说,占据广陵城及其东侧的海陵等沿海之地,且在广陵郡沿海之处屯兵修建码头、以保障日后水军船队的正常通行,这就成了眼下的重中之重。

军事进展从来都是和交通运输强相关的。

曹操昔日远征乌桓的时候,沟通河北水系修建数座长百余里的沟渠。曹丕三次征吴,大军也都是沿着黄河、淮水及其间的漕渠体系进行。曹睿征伐辽东,也是通过河北的水系运送粮草,以泉州作为基地、通过海运的方式向辽东运粮。

这属于行军打仗的必备之事,就如同两军对峙需要筑垒建营一般。

王凌、乐綝二将出发之后,曹睿与毌丘俭经过五日的行军,先至合肥,再沿涂水向东,在十月六日下午抵达了全椒城外。

全椒位于涂水之畔,与阜陵城相隔不远,待曹睿与毌丘俭抵达此处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残破的城池,城墙和城门一副用火焚烧过的痕迹,荒草已经淹没了城池左近的所有道路。

大批骑兵围城的时候,前方司马向毌丘俭报告称城内传来了狼嚎声,而且听声音不止是寥寥几头,斥候入城探得数量至少有百余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