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668章 六路伐吴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668章 六路伐吴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曹睿在桌案后正襟危坐,扫视了一圈,开口问道:“朕方才看了一眼,总感觉少了些什么,不太妥当,这次议事人再多些才好。侍中,遣人速去尚书台、中军和州府,将蒋子通、毌丘仲恭、杨义山和六部尚书尽皆唤来,要快,朕在这里等着。”

“什么时候人到齐了,朕再开始与你们议事。今日我们君臣就在内阁之中来一次扩大会议。”

皇帝喊了侍中,按理说哪个侍中应声都是可以的,但裴潜在四人之中最为自觉,未有一瞬迟疑,站起身来,干脆利落的拱手说道:“臣这就去传。”

曹睿微微颔首。

待尚书们和蒋济、毌丘俭、杨阜入宫进了书房,匆匆行礼后各自入坐,不算大的书房已经是摩肩接踵,呈现出一种人挤人的状态。但就算是这样一个面积不大的室内,臣子们坐在此处也人人打起精神。此处就是全天下最具权柄的地方,执掌政事枢机。

皇帝如此郑重其事的将臣子们聚到一起,从侧面也说明了今日议事的紧要。

曹睿环视一周,徐徐说道:“朕外出巡游了数月,昨日回返寿春,今日早上专门抽出空来与你们议事。朕数了一下,今日共有二十一位大臣在此。年纪最长的董公已年近八旬,年纪最轻的仲恭方才三十余岁,阁臣、尚书、枢密、将军,都是大魏英杰人物,朕且自夸一下,今日属实算得上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了。”

曹睿轻笑了几声,臣子们刚随着皇帝笑一笑,曹睿接着便看向桌案上的提纲,面色也渐渐变得严肃起来,连带着声音也变得铿锵有力。

臣子们也尽皆肃然。

“征吴!”

曹睿直接说道:“朕今日与你们要议的就是征吴之事。自建安年间武帝与孙权征战,魏与吴之间三十年征战不休,天下因此困苦,该到了结的时候了。明年准备一年,后年大起步、骑、水军共二十五万,南下伐吴。”

“行在于寿春停留将近一年,朕又亲自巡边扬州、荆州,诸卿对伐吴之事应该早都有所猜度了。今日朕便与诸卿在此说一说攻吴的计划。”

“裴侍中。”曹睿抬眼看向裴潜:“今日先由你来为诸卿介绍大概。”

“臣遵旨!”裴潜也毫不犹豫,答得声音洪亮。

随着裴潜发声,众人的目光霎时一齐聚在了他的身上。裴潜不慌不忙站起身来,小步走到了皇帝桌案侧前方的位置,躬身行礼,而后转身面向臣子们。

“诸位,按照陛下钦定的大略,对预计于太和九年的伐吴战事做如下分派……”

且不论心中想着什么,众人的目光此时也都是放在裴潜身上的。

朝廷看似一体,却也不是一体,有人激进,有人保守,有人欲要疆场建功,有人只求安稳守住权位。

对于战事,战端一开,牵扯的事情就太多太多了。军事本是政治,而政治即是人事。

若要伐吴,各处主帅该如何选?将领们用谁?谁打顺风仗、又是谁去啃硬骨头?后勤调派由谁统管?谁来谋划谁负责监军?每人都有上司部属,也都有好友同乡,牵一发而动全身,大略如此。

而若无意外,今日书房中这二十一名大臣,就将是整个伐吴过程中的实际负责人。谁做得多,谁做得少,各个职位,显然都是要争一争的。汉高帝、汉光武时的例子明摆着写在书中,就算误了灭秦和攻略天下的战事,也不能误了参与垓下之战的时机,从大魏的视角来说,孙权为害国家三十年,若是哪个小将能分了他一条腿,说不定也能造出一个世家来的。

中枢欲要规划一盘大棋,就要先将这种错综复杂的内部关系先捋顺,先定军事大略、再定人事,而后再去定那些具体而复杂的实际操作。

总而言之,伐吴是国战,全局操控必须要从上而下的进行顶层设计,否则就是必败的盲动之举。

虽说自太和元年起,朝廷在雍凉、荆州、扬州、辽东、并州每个方向都曾用兵,且尽皆达到目的,满朝文武上下都处于一种信心满溢的状态。但孙权的十八万兵毕竟不是假的,赤壁也好、曹操四越巢湖、曹丕三征吴国,尽皆被孙权挡了回去,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征吴一事,谁也无法不认真对待。千里大江就在南边横亘东西,纵有武骑千群、带甲数十万,也要先过了江再说!

司马懿望着正在介绍着决策过程的裴潜,心中不由得一时感慨。

这天下的核心,果然还是皇帝本人!皇帝是个知政事、懂军务、又能领兵的,英明智谋与曹操、曹丕一脉相传。只要皇帝本人愿意,他与谁一起决策都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