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494章 风中残烛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494章 风中残烛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虽说来不及从根子上改变,可三年的时间,三年的辛苦,也足够为这些十几、二十余岁的太学郎们,塑造一种更务实、更有执行力的行事风格。加之此前一年内、集中于忠君报国的太学教育,已是一批可用的年轻人了。

民生,治理,任用?

曹睿站在院中讲台之上,好整以暇的看向傅嘏。

说实在的,此前的姜维、夏侯玄也好,现在的和逌、夏侯惠也罢,都未经历三年的基层磨砺。

而此刻面容稚嫩而沉毅,站在太学郎正中之处的傅嘏,则是完整走完整个培养流程的代表之人。

“民生乃是万事之先。”傅嘏朗声说道:“汉人百姓也好,羌人百姓也罢,饭食、住宿、歇息、衣著,此类需求都是同样的。无论是屯田耕种还是徭役劳作,为官者需将百姓需求妥善保证,一切诸事才能得以顺畅推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就算是这般道理,却从来都是知易行难,天下做不好此事的官员不知凡几。

本有些许紧张的傅嘏,说着说着,也渐渐变得从容了起来:“陇右与中原节气略有差异,何时播种、何时耕耘、何时收割,都要因地制宜按照陇右实情而来,这些都是屯田官的分内应懂之事,徭役等事皆是如此。知道如何去做,遇事为先不避艰难,此乃治理之法。”

曹睿微微点头:“兰石此话甚妥。你北地傅氏素来勇于任事,朕甚嘉之。你此前在秦州考评居首之事,朕也听台中和光禄勋讲过了,你需持之以恒才是。”

从更早些的傅介子、到汉末的傅燮、再到如今工部尚书傅巽,都可以称得上‘勇于任事’四字。

“臣谢过陛下。”傅嘏朝着讲台的方向看了一眼,欠身一礼,停顿了一下后复又说道:“至于任用,臣与诸位同僚在此处被朝廷任用,和臣等在关西屯田之时选拔帮手,道理都是相似的。”

曹睿嘴角露出一抹笑意,院中坐于席上的二百多郎官也在同时笑了起来,一片和睦之景。这些人的身上还未沾上那么多官僚的暮气。

傅嘏继续说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虽羌人之中仍有可用之人。狡黠者命之以威、鲁莽者示之以德、懒惰者惩之以权,皆能为臣臂助。”

“禀陛下,臣要说的三件事情已经悉数说完了。”

曹睿看向傅嘏的眼神,从一开始的欣赏,又多了几分赞美之感。傅嘏方才所说的三件事情,虽都是他从屯田官任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可放在任何一个官员身上,都是适用的。

保障民生、精通专业、奖惩有度,能做到这三项就可堪称善治之臣了。

“说得好。”曹睿环视院中坐着的郎官们,开口道:“方才兰石有一句话朕很喜欢:遇事为先,不避艰难。”

“一年学业、三年历练,你们是朕第一批得用的太学郎官,你们是天子门生、是朕可以信重任用之人。”

太学郎们纷纷屏息了起来,目不转睛的看着讲台上姿容伟然的皇帝。这些或带着期盼、或带着尊崇、或带着敬畏的眼神,曹睿也都看在了眼里。

对待这些官场上的后备力量,该直接表明态度,就要用直白的语言进行明示。而曹睿刚才说出的话,就好似告诉他们,只要你们跟着朕走,功名利禄皆可取之一般。

“杨卿。”曹睿转头看向杨阜:“将朕对他们的安排,就在此地分说一下吧。”

“遵旨。”杨阜拱手应下,随即向前迈了几步,看向众人。

“百名太学郎,明日皆随尚书台、枢密院同往许昌,再由吏部进行选官和任用,需在今日尽数做好准备,不得有误。”

杨阜话音落下,太学郎们纷纷起身,躬身朝着台上的皇帝行礼。

“都坐下吧。”曹睿依旧面带笑意:“此前光禄勋与朕说的五位考评优异之人,都在哪里?站起来让朕看看。”

傅嘏率先站起,后面的诸葛绪、陈本、庾峻、李熹四人也或先或后站起身来。

曹睿从容说道:“你们五人屯田之事做得不错,都随朕入许昌宫,为散骑侍郎吧。”

说罢,指了指站在身后右侧的裴潜:“现在一共是八名散骑了。此八人,就由裴侍中为朕好生管束教导一番。”

“遵旨。”裴潜拱手回应道。

“臣谢陛下圣恩!”傅嘏等五人也一并行礼,对这个意料之外的任命莫名激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