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475章 孙权教子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475章 孙权教子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辛毗的担忧是从政策的摇摆来论的,若是每隔一任皇帝,就转上这么一个大弯,也过于荒唐了。

什么法子能管万世?

曹睿不禁摇了摇头,还万世,能管五十年就不错了。想归想,事情却不能因为可能要变,就放着不做。

曹睿开宗明义的说道:“一为爵位,二为俸禄,三为任官。朕看汉朝宗室四百年,其实就是说了这三件事情。”

“兹事体大,朕今日能准了邺城曹氏移居之事,却不能与辛卿同样轻巧的将这三件事情定下。待回到洛阳处,辛卿记得将此事作为一个正经的议题,提交给尚书台和西阁、东阁来论。”

辛毗拱手:“臣知晓了。”

……

曹睿九月四日回到邺城,九月六日一早便继续南下,准备回到都城洛阳。

而吴国这里,经过了多日的磋商、研判以及争吵,最终吴国内部还是达成了一致意见,决定出兵襄阳。

九月六日,是吴国正式出兵北上的日子。

得益于发达的造船业,加之除了战船之外,又征调了千余艘民船,是以七万吴**队,尽数都能乘船运输。

四万吴国中军和三万各地守备之军倾巢而出,而武昌城中,只留了三千兵力守备。

这就是水运的优势了。

长江和汉水对于占据了航运权的吴国来说,就像是一条畅通无阻的通路。无论是从最西端的西陵,还是最东端的吴郡,都可以乘舟而至,全无北方行军担忧后勤运输的顾虑。

可能是由于并无统帅之人的原故,也可能是出于对水路行军的安全感,孙权此番决定自行统兵前往襄阳。

一艘形制极广,上面描绘着五彩纹饰,船首还雕刻着龙形的巨型楼船之上,孙权正站在栏杆前眺望着远处的江水。

“你们还记得取襄阳是谁的计谋吗?”孙权转身看向随行的一众臣子们。

诸葛瑾、全琮、步骘、孙奂、潘濬等将都在各自船队之中,而随在孙权身侧的众人,除了胡综和最近得宠的隐蕃隐叔平,以及诸多随行臣子之外,还有孙权的吴王太子孙登。

孙登拱手朗声答道:“禀父王,取襄阳是吕子明的计策。”

吕子明,说的就是吕蒙了。

孙权点头,略微叹息了声:“若吕子明尚在,襄阳必在大吴手中,何至于还要孤亲自提兵来取?”

胡综在一旁插话道:“早些晚些,襄阳都会是大吴的疆土。此番至尊亲提劲旅北征襄阳,必然能将襄阳拿下。”

太子孙登时年二十一岁,久在宫中和都城之中,对军务并不相通。是以孙权此番将孙登带出来,也存了一番考校他的心思。

孙权朝在场众人看了一眼,而后出言问道:“子高,孤且问你,大军几日可至襄阳?”

襄阳对于吴国来说,也并非什么陌生的地方。算是一道中规中矩的问题。

孙登想了几瞬,拱手说道:“启禀父王,从武昌经沔口入汉水,行至襄阳差不多有九百多里的距离。”

“由于是逆流而上,船队每个时辰大约可行四十里的距离。若按每日行军五个多时辰算将下来,第五日中午,也就是九月十日中午,大吴水军就能抵达襄阳。”

孙权又问:“若大吴水军到了襄阳、樊城之间的汉水江面之上,又该如何作战?”

这就有些超纲了。

孙登既然为吴王太子,自然也是有属官的。

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四人,正齐齐站在孙登身后。体型白胖的诸葛恪欲要出言提醒,刚刚张嘴,就被孙权一个凌厉的眼神给吓了回去。

孙登想了一想:“禀父王,儿臣以为凭借大吴水军之利,首要之事当是借助汉水分隔南北,使北面魏军不能南下援助。”

孙权又问:“如何分隔南北?把船横在江面之上,让魏军不能渡汉水向南?”

孙登摇头:“魏军也有水军,首要之事是攻克魏军水军,焚其码头和水军营寨,而使大吴水军在江面上畅通无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