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472章 政事繁多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472章 政事繁多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陛下想让臣何时赶赴江夏?”

曹睿看向徐庶:“国事紧急,徐卿歇息一晚,明日乘车往江夏方向去走吧。荆州情况徐卿应该也熟悉。”

徐庶应道:“此去江夏,最近的路应从阳武渡河,穿颍川郡、南阳郡而至江夏。只是无论从哪一条路走,臣都是要经过蔡阳的,而蔡阳离襄阳、樊城两处又都不远。”

曹睿听出了徐庶的话外之音,应是向自己询问是不是要去襄阳处见一见赵俨。曹睿突然想起了一些典故,玩笑一般摇头说道:

“徐卿是要守襄樊吗?”

堂中臣子先是一愣,在看见皇帝的笑脸后也纷纷笑开了起来。毕竟在场之人要么是阁臣、要么是内臣,都是久伴于皇帝身侧之人,其间气氛远远没有外臣拜见皇帝一般正经。

徐庶也有些莫名其妙,但在想到了襄阳、樊城之后,也略有些苦笑着说道:“陛下莫要笑臣,若让臣这回来守襄樊,臣无论如何都是会为陛下守住的。”

众所周知,徐庶在成为大魏臣子之前,还在刘备手下做过一段时间的属官。

从建安六年到建安十三年,这段时间刘备客居新野小城,蹉跎了整整六七年之久,徐庶彼时就是刘备身侧的第一智谋之人。

当建安十三年曹操亲自率大军来征荆州之时,驻守樊城的刘备在徐庶、诸葛亮等人的共同建议下,丢弃樊城南渡汉水。这也是方才皇帝调侃徐庶和襄樊的原因。

曹睿点头道:“朕知晓徐卿的意思。赵俨在襄阳监护荆州诸军,若徐卿经过襄阳,就为朕给他带几句话,提点提点他。”

玩笑归玩笑,说到正事之时,徐庶依旧拱手应道:“陛下口谕,臣定一字不落的带到襄阳。”

曹睿看向徐庶:“好,徐卿替朕告诉赵俨,荆州的局势与扬州、雍凉均不相同。汉水分隔南北,朝廷渡河艰难。”

“无论荆州形势如何,守住襄阳是朕的底线。”

徐庶接话道:“臣清楚了。”

“不,卿不清楚,朕还没说完。”曹睿摇头道:“襄阳是朕的底线,襄阳重于樊城、重于江夏。整个荆州,有了襄阳,其他地方朕都可以再得。”

“明白了么?”

徐庶也是精通军略之人,只是稍微一想,就明白了其中关窍。一旁的司马懿、刘晔、辛毗也是同样。裴潜虽然不善军略,但毕竟曾任荆州刺史一职,也能理解皇帝的意思。

曹睿发觉第一次参与议事的三名散骑侍郎,此刻正似懂非懂一般,抬手指了指徐庶:“徐卿懂了,朕的散骑们都没懂,徐卿为他们来解说一二。”

“遵旨。”徐庶起身,朝着夏侯玄三人略一拱手。

夏侯玄、和逌、夏侯惠三人也匆匆拱手还礼。

徐庶道:“若荆州为一棋盘,大魏和吴国为两名棋手争锋,位于汉水南岸、樊城以南的襄阳城,就是当之无愧的棋眼。”

“汉水在荆州境内,从西北流至东南。江陵城不在大魏手中,襄阳就是汉水南岸的惟一重镇。樊城、江夏均在江北,对大魏来说,这是易守难攻之处。可对于吴国来说恰恰相反,乃是难守易攻之处。”

夏侯玄拱手道:“陛下,臣似乎听懂了。只要襄阳不丢,汉水北岸诸城大魏随时可以夺回。”

曹睿笑着说道:“朕就是这个意思。”

就在几人说话之时,中书令刘放带来了诏书和符节。曹睿起身走到殿中,亲手将其从刘放手中接过,放到了徐庶的双手之中。

“徐卿且回去歇息吧,朕这里议事不知要到何时,卿明日还要早些动身。”

徐庶将符节放在怀中,将诏书握在手心,深深施了一礼:“多谢陛下恩典,臣先告退了。”

曹睿颔首应下,徐庶也不是什么矫情的人,直接随刘放一同走出殿外。

曹睿望着渐渐远去的背影,看了好几瞬,才继续出言道:

“司空,还有何事?”

司马懿拱手:“还有两件事情应做,但也没此前论及的水情军情这么紧急。”

“武宣皇后此前葬于高陵,陛下既然返回邺城,在离开之前还应前去祭拜一番。”

曹睿道:“司空知会下去,朕明日就去!”

明日?

司马懿接话道:“倒也不用这般着急,陛下不如先在邺城歇息两日。”

曹睿道:“不歇息了,朕明日祭祀高陵,顺路再祭祀一番朝阳陵,后日就动身返回洛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