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446章 何物可恃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446章 何物可恃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第446章 何物可恃

非仅诸葛瑾一人为此惊讶。

全琮双眼瞪大、胡综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孙权更是双手承在桌案上前倾。

一直在殿中端着姿态的的吴王孙权,此时终于开口:“叔平方才所说,曹丕在延康元年曾辞让二十余次,能否细细论之?”

隐蕃微带笑意的从容躬身一礼:“下臣从敌国慕名归义而来,还未受至尊半点恩赏。容臣斗胆向至尊讨樽酒水润润喉咙,再细论也不迟。”

毕竟是孙坚之子、孙策之弟,孙权骨子里的豪气是抹不掉的,闻之欣然大笑,连微微发紫的须髯都在颤动:

“孤观天色渐晚,今日孤与子瑜、子璜、伟则一道,宴请公琰与叔平!”

“来人,速速去准备宴席!今夜孤与诸位不醉不还!再将朱子范与郝子太一同请来!”

殿中侍从连忙安排了下去。

所谓朱子范与郝子太二人,说的就是即将成为孙权三女婿的建义校尉朱据,以及昔日自蜀汉归降、现为吴国廷尉的郝普了。

孙权成了吴王以来,位高权重如此,偶尔见到一个这种有才略、有胆色气度的年轻人,第一反应就是欣赏。

当然是要欣赏了!

这种最高端的政治议题,除了隐蕃自称知情,东吴众人听都未听说过,甚至做梦都脑补不出来。

东吴毕竟离洛阳这一天下政治的风暴眼太远了,孙权自己出身不高,所倚重的臣子们也无这等家学传承。

加之隐蕃又是自己投奔吴国、并非降人。

虽说要防着一些,但孙权岂又真会以为自己无德、不值得人远来归义呢?

蒋琬在一旁看着隐蕃与吴国君臣攀谈,平静如水的面孔下早已为隐蕃此人下了定义。

巧言令色,鲜矣仁!

蒋琬自诩汉室纯臣,看着隐蕃与吴国君臣谈论汉朝末帝的禅让之时的眉飞色舞,又岂会不起半点念头?不过是以使臣之身暂且忍耐罢了。

入夜,殿中。

孙权先提了三樽酒。堂中众人三次齐齐回敬孙权之后,宴席才正式宣告开始。

诸葛瑾看向隐蕃,右手轻轻抬了下铜质酒樽,笑道:

“叔平少年俊才,方才饮了至尊亲赐酒水,不知喉咙可曾润好?”

隐蕃笑着拿起酒樽一饮而尽,而后转头看向孙权:“大王有命,将军有邀,臣请为大王细言禅让之事。”

“请!”孙权放下象牙箸,伸手朝向隐蕃示意,殿中侧边奏乐的乐师也知趣的停下演奏。

隐蕃渐渐严肃起来:“尧舜上古之事已不可考,王莽篡汉之举又终致败亡,是以曹操临终前始终未敢迈出最后一步,到了曹丕才行此禅让。”

孙权叹了一声:“曹丕不当皇帝,华歆、王朗之辈又如何能做到三公呢?桓阶又如何做到尚书令呢?”

蒋琬心底冷笑一声。

孙策曾待华歆以上宾之礼,又击败并流放了王朗,此二人先后被曹操征召。桓阶更是被孙坚举荐为孝廉,在孙坚战死后从刘表处讨得孙坚尸首归葬。

结果华歆、王朗成了魏朝首任三公之二,桓阶成为魏朝第一名尚书令。孙权常常深恨此三人在心。

隐蕃拱手道:“曹丕推辞了二十多次,其中大多都是各色臣子劝进,媚上之言臣不一一赘述,只为至尊谈论汉末帝四次下诏、曹丕三次辞让之事。”

孙权轻轻颔首,并未多说。堂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盯在了隐蕃脸上。

隐蕃道:“十余次臣子劝进,点缀杂糅在汉末帝四次下诏之间。初次下诏到曹丕接受禅让,只用了十六日。”

“十六日?”孙权下意识的重复了一遍,还计算出了汉帝大约四日一诏的频率。

而一旁的全琮则出言感慨道:“汉家四百年历数,十六日而消亡,实可叹也。”

“全子璜何出此狂言?我大汉陛下尚在成都!”蒋琬用力将手中竹箸拍在桌上,起身指着全琮大声怒道。

全琮先是被蒋琬的激烈姿态弄得一愣。在想到了吴、汉两国本为盟友后,本要下意识的拱手道歉,可在看清蒋琬含着几分不屑的怒容之后,心底也起了一丝愤意,伸手摸向了腰间。腰间本应挂着宝剑的,却在入殿时被收缴了,探了个空。

在陆逊降魏、朱桓身死之后,全琮隐隐已有吴**界领军之势,岂能当着吴王的面被辱?

全琮还未来得及发作,蒋琬即刻走到堂中,朝着孙权拱手行礼:“外臣饮酒已醉,还望吴王恩准返回馆驿休憩一二。”

孙权将两人行状都看在眼里:“好,伟则去送一送公琰。”

“遵令。”胡综应下,同蒋琬二人一同走了出去,只留全琮情绪不上不下的难受着。

蒋琬不是愣头青,不会做出对大局不利的事情,也真不愿意听这些禅让之事,只是借故离开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