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404章 疾风劲草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404章 疾风劲草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听闻皇帝发问,甄像应道:“臣知王叔治之名。”

曹睿微微颔首,又转头看向身侧后方的司马懿:“司空知朕之意吗?”

司马懿拱手道:“王叔治实乃忠贞之士,其子王宁在黄初元年被先帝封为郎中,现居于邺城,并未得实际任命。”

曹睿知晓司马懿猜到了自己的意思,扬起马鞭指向前方:“走吧,先登铜雀台再论。”

白马徐徐向前,身后一众臣属随即跟上。

邺城占地广大,东西长七里,南北宽五里,北临漳水,城西北自北而南有冰井台、铜雀台、金虎台三台。

铜雀台高十丈,上有亭台楼阁,可以总览邺城全貌与漳水之景。

进入邺城后,毌丘俭的中领军营接管了城防,余下骁卫军的一万步卒、羽林左军和五校尉营的一万五千骑兵悉数留在了城外。

虽然从黄初元年到太和四年,前后两任皇帝一直都未来过邺城,但邺城毕竟是魏五都之一,铜雀台的维护还是日常进行着,并未有丝毫荒废之感。

曹睿勒住缰绳缓缓下马,沿着台前斜坡长长的台阶,拾级而上。阁臣、侍中、枢密院左右监、余下的五名尚书,都在后面跟随着。

还有甄像、吕昭、郑浑三人。

铜雀台上的主殿唤作飞光殿,坐北朝南,正对着不远处的金虎台。此时正值二月初,天气转暖柔风清凉,吹得袍服衣角微微飘荡。

闭眼感受了几瞬后,曹睿开口说道:“司空,给诸卿说一说王叔治之事吧。”

司马懿躬身一礼:“遵旨。”

皇帝与司马懿二人这一对话,在场众人听得云里雾里,不知其意。

方才来铜雀台的路上,众人都是随在陛下身后的。陛下与甄像交谈、提到王叔治,众人也都听见了。

在场的都是九卿、刺史、太守,为何要提到早在建安年间就故世的一个旧臣呢?

满宠若有所思的盯着司马懿看了几瞬,心中大略有了猜测,却不确定陛下是不是这个意思。

枢密院的二王只是束手肃立,尚书们也都盯着自己的顶头上司,作出认真聆听之状。

并无一人说话。

司马懿走到众人前面,略一拱手:“诸位可还记得相府的王长史?”

王长史,说的就是武帝曹操的丞相长史王必。

早年曹操初任兖州牧的时候,王必就是州中从事。曹操领了将军号,王必便是主簿。而当曹操成为大汉丞相之后,王必又做了丞相长史,相当于幕僚长的位置。

重臣中的重臣,心腹中的心腹。

当年吕布被曹操所擒,是杀是留犹疑不定之时,就是王必进言将吕布斩杀。

而后中原平定,汉帝长居许昌,而曹操长居邺城,并不与汉帝同城而居。王必作为丞相长史,长期驻扎许昌‘护卫’天子,权责极重。

既然说到王必,那么谈及王修王叔治的用意也就很明显了。

满宠瞳孔微微睁大,不过几瞬,又微不可查的叹了声气。

为何他司马懿就能如此通晓陛下心意?

这是一种本事。

一种在朝堂之上非常稀缺和重要的本领。

司马懿当着众人的面,缓缓说道:“建安二十三年时,乱贼吉邈、耿纪、金祎等人在许都纵火,王长史平乱因伤身死。”

“事毕,武帝召汉官皆前往邺城,就在此地、就在铜雀台下令汉官悉数站好。”

“当吉邈在许昌纵火之时,救火者站于左,不救火者站于右。多数之人以为救火者无罪,皆选在左侧而站。”

说到这里,司马懿微微抬头、似乎带着请示的眼神看了一眼皇帝。

曹睿微微颔首。

司马懿道:“在诸位同僚之中,当年超过半数都在邺城为官,后面的事情你们大都也听过。”

“武帝以救火者乃是助贼,不救者必不助贼,将站在左边之人悉数杀之。”

当年曹操盛怒之下,借着王必之死,将许昌城内的汉官‘清理’了许多。

虽有些悚然听闻,但对于现在站在司马懿面前的大臣们来说,彼时他们都是魏国之臣,祸不及己,因而感慨也就算了。

但今日司马懿再提此事,此地又是铜雀台,就不免会让人多想一些。

见皇帝没有叫停,司马懿继续说道:“而就在此案的三月之后,邺城有一贼人唤作严才,因心生不满率贼众攻打宫门。”

“闻得警讯后,邺城内众臣都安居本府、不敢外出。惟有王叔治一人率属下官吏,步行赶到宫门营救。”

“当时武帝正在铜雀台上,远远望出发现有官来救,就断定此必王叔治也。”

“钟太傅当年问王叔治,国家已有旧例不得外出,为何违例而行。王叔治以临危赴难之语对答。”

说罢,司马懿朝着皇帝拱了拱手:“陛下,王叔治之事臣已陈述完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