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384章 方便之权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384章 方便之权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让毌丘秀做郎中?

曹睿挑眉看向毌丘俭:“仲恭怎么不让他去做个司马,反倒让他去做郎中?”

毌丘俭尴尬一笑,拱手解释起来:“臣弟叔恭自幼就喜爱文学,如今年方二十、还在河东族中没有来得及出仕。”

“叔恭不善习武,也没有臣这般带兵的本领。”

曹睿意味深长的瞥了毌丘俭一眼:“那你是生来就会习武?生来就会用兵的?”

毌丘俭一时语塞,不知该怎么答复。

军队再听皇命,本质上也是由一层层军官指挥的。

除了负责指挥用兵的大将重将,基层的曲长、司马,以及校尉这些刚摸到两千石边的武将,实际上是不需要太多才能的。

放些关系户并无多大妨碍,反而还可让军队指挥更加流畅。

老实说,曹睿是对毌丘俭的话有些失望的。

今日出了一个夏侯惠,难道人人都要像夏侯惠一般?父亲是武将、兄长也是带兵的,到了自己就转为文士了?

难道大魏还缺这些文士吗?你毌丘俭本人就是个文武兼资的,让你亲弟文武兼资不也行吗?

怎么都想着从文呢?怎就不愿为将?

毌丘俭察觉到了些许异常。

皇帝方才说话的语气,与方才应下对文钦举荐时的爽快相比,多了一丝质问的成份在内。

毌丘俭大略猜到,皇帝是想让自己兄弟二人同时为将,因而拱手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请陛下准臣弟入军中锻炼一番,就做个司马。”

曹睿淡淡说道:“做司马也行,不过就不要在中军做了。二十岁的少年,让他掌兵是害人之举。”

“让他领个司马的头衔,到朕身边当侍卫来!和朕身边的虎卫们学学规矩,磨砺一下性子。”

毌丘俭拱手道:“臣替臣弟谢陛下恩典,明日臣就派人往河东去,召他快速赶至洛阳。”

“可以。”曹睿接下来又看向桓范:“元则,你有何人可以推荐?想好了再说。”

桓范沉默片刻,思虑已定后拱手说道:“陛下,臣的情况其实与文将军仿佛,族中人口稀少。”

“建安初年动乱之时,家族离乱几成单家,因而族中并无可以举荐之人。不过,臣倒是想举荐两名与臣相善的士人。”

“士人?”曹睿微微颔首:“也对,你为朕的中护军,掌中军武官典选。若是你有眼热的武官可以举荐,也轮不到今日朕问,早就可以提拔了。”

“说吧,元则想向朕举荐谁?”

桓范的语气似乎夹了一丝犹豫,不过还是开口说道:“禀陛下,臣想举荐许允、袁侃二人!”

许允和袁侃二人,正是昔日在尚书台邀名、赶在浮华案中获罪的两人。此二人先是流放幽州,又在去年得胜的大赦后被赦免。

曹睿轻笑一声:“这两个邀名之人,朕记得他们的名字。元则想在哪里用他们?”

桓范恭敬一礼:“陛下,许士宗、袁公然二人都是才智之士,交友不慎、误入歧途,他们在大赦后都暂居于邺城。”

“自从浮华案一事后,许允袁侃已经与何晏等人割席断交、幡然醒悟,非复彼时的邀名之辈了。许允还多次从邺城给臣写信,陈述志向和国家大事,希望能继续为大魏、为国家效力。”

桓范继续道:“陛下也知臣素来脾气急躁、友人不多。许允、袁侃二人与臣相善,已是难得之人。若非他们二人的确是难得才俊,臣是万万不会提到他们的。”

曹睿看向桓范真挚的眼神,不禁感慨道:“他二人曾被朝廷流放,再次做了官后,难道不会怨恨朕、怨恨朝廷吗?”

“必不至于!”桓范连忙解释起来:“此二人蒙陛下大赦而开恩,心中只有报答陛下的一片赤诚,绝无任何妄心妄言。”

“臣可为他二人担保!”

“更何况,使功不如使过。陛下若再度用此二人,他们定当更加竭力效忠陛下。”

曹睿点头:“大赦都赦了,司马子元都在扬州做到从事了,袁侃、许允二人却还只在邺城窝着。”

“元则想举荐什么官职?”

桓范施了一礼:“臣不敢举荐官职,陛下能稍微起复二人、就已经是他们莫大的造化了。”

曹睿点头:“那好,元则去给他们二人写信、召他们火速回洛阳吧。”

“许允袁侃都做过尚书郎,朕要亲自见见他们,再行安排职位。”

“谢陛下隆恩!”

剩下没问的只有四名散骑侍郎了。

和逌、夏侯惠都是刚来,这种好事还轮不到他们。

杜恕拱手说道:“禀陛下,臣有一弟唤作杜宽,身子羸弱实在是做不来武官。”

“臣欲请陛下赏个恩典、让他入崇文观中修学治经,以全他平生之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