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370章 幽州边讯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370章 幽州边讯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洛阳南北两宫沿袭汉时旧址。

与汉时不同的是,如今的大魏皇帝常居于北宫,并不常来南宫。

尚书台左近的空地,在今年、也就是太和三年的春天,修筑了一个约尚书台一半面积的办公场地,号为枢密院。

所谓枢密院,其实是在前将军满宠上任西阁之后,在今年春天得了皇帝旨意,弄出来的新机构。

西阁领枢密院,掌天下枢机军情。

东阁领尚书台,总揽各州郡政事。

文武并列,颇有相得益彰之感。

枢密院的上下官吏,与原本的大将军府保持一致。

太和三年,九月二十九日。

下午时分,枢密右监王昶王文舒正坐在值房内、审理着秦州今年防冬的预案。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从外传来,走着走着、离得越近时却还跑了起来。

“禀右监,这是安北将军从幽州发来的急报。”

一名年纪约有三旬的青袍吏员施了一礼,小步走到王昶身前,恭敬的将军报递了上去。

王昶接过军报,验看了火漆的完整之后,将其打开读了起来。一字一句阅读之时,眉头也皱得愈发紧了。

青袍吏员束手候在王昶桌前,并不敢发出响动。

王右监为人严厉,枢密院内吏员稍有做事不妥之处,便会受到王昶的斥责。

枢密院有‘二王’。

右监王昶王文舒,严厉勤勉,从中书侍郎任上被皇帝选中、派到新成立的枢密院主持工作。

左监王观王伟台,和善大度,从范阳太守的职位上调任回京,与王昶同理枢密院之事,颇得枢密院吏员拥戴。

王昶重重的呼出一口气,又看了一眼军报后,将其叠好放入袖中。

站起身后,王昶指了指门外:“你且回去吧。此事我已知晓了。”

“属下告退。”青袍吏员告辞、小步退走。

而王昶此时也郑重其事的向外走去。

北宫离南宫并不远,王昶身长体健、健步如飞,不过一炷香的时间就到了皇帝的书房外。

“钟侍郎,烦请通报一声、本官有紧要军情要报与陛下。”王昶略微拱手。

“右监稍待。”钟毓拱手回应。

除了西阁、东阁的四人之外,其余臣子见到钟毓之时,就没有不客气的。

当今陛下撤了散骑常侍一职,只有散骑侍郎。侍中权重,连带着同为内官的散骑侍郎也渐渐煊赫起来。

或许,也和钟毓有个好爹有关。

皇帝去年七月返回洛阳后,到今年九月、长达一年多的时间,一直待在洛阳中并未外出。

太和三年与元年、二年不同,四方并无重大边衅。

钟毓看到王昶凝重的表情,心里也有了些许猜度。

枢密院跳过了西阁、这般紧急的直接将军报送来,上一次还是四月时、蜀国诸葛亮进犯沓中之时。

如今不知又是哪里出了问题?

曹睿坐在书房的桌案后,接过王昶呈上的军报,看了片刻,竟大声笑了起来。

“拙劣,真是拙劣!”

曹睿将军报用力拍在桌案上,笑着说道:“王卿,你说孙权怎么会傻到这种地步?”

王昶拱手答道:“禀陛下,臣以为孙权固为大患,公孙渊虽言辞恭顺、却也是大魏东北的锢疾。”

曹睿摆了摆手:“朕的这个便宜岳丈,怎么就这般不智呢?平白给公孙渊送了这么多东西。”

“稚叔,去将西阁东阁唤来议事。”曹睿对着钟毓说道。

“遵旨。”

钟毓刚刚出门,司马懿几乎在同一时间不请自来。

“禀陛下,幽州刺史刘晔急报,孙权欲册封公孙渊为燕公,公孙渊斩杀孙权使者、将使者头颅送至幽州。刘晔已将吴使头颅送来。”

司马懿在看到王昶的时候,大约就知道何事了。

文武两条线。

幽州得知如此重大之事,刘晔与夏侯献二人都向洛阳派出使者。幽州路远,又加上是在国境之内,因而两人的使者都是同时出发、同路而行。

只不过进了洛阳城后,一队前往尚书台、一队前往枢密院罢了。

曹睿点头道:“王卿已经和朕说了。”

“你们先坐吧,等人齐了再议。”

“遵旨。”司马懿与王昶齐齐拱手,而后坐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