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341章 坐而论道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341章 坐而论道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毌丘俭递出手中书信之时,在场三人都愣了几瞬。

曹睿瞳孔微张,迅速在脑海中查找起了王朗的年龄。

去年请王朗去邺城的时候,曹睿大约问过一嘴,彼时王朗说他自己已经七十有二了。

在古稀之年病逝算不得什么怪事。所谓三公,就是年高德劭的代名词。三公死在任上,在过去的上百年里已经成了常例。

可旁边还有一个王肃呢!王司徒可是他亲爹!

曹睿恍然一般,明白了毌丘俭为何朝着王肃拜了一拜。

传达丧讯,理应如此。

“王卿,还请节哀。”

曹睿转身看向王肃,出言安抚起来。同时伸出了右手,毌丘俭知趣的向前半步,将文书递了上来。

王肃一言不发,也没回应皇帝的话,就这样直愣愣的坐在马上。

至亲离世,人的第一反应往往并不是悲伤,而是由于难以置信、带来的短暂宕机。

王肃显然就是这样。

曹睿大略看了眼卫臻的亲笔文书,叹了口气,将书信递给王肃。王肃这才缓过神来,伸手接了过来,然后无声的泪流满面。

司马懿也一脸哀戚的劝道:“子雍节哀顺变吧,王公薨年七十有三,已是高寿。”

王肃还是没有说话,翻身下了马后,先是朝着传来丧讯的毌丘俭回拜了一拜,而后流着泪朝着皇帝拱手道:

“陛下,待班师回朝后,臣自请丁忧三年为父守丧。”

曹睿丝毫没有拒绝,而是叹气回道:“就依王卿所请,切勿悲痛过度损了身体。”

“司徒乃是国之重臣大魏楷模,朕就遣王卿即刻返回洛阳、为朕使者致礼可好?”

王肃躬身拜道:“臣、臣多谢陛下眷念!”

曹睿翻身下马,挽住了王肃的手臂:“王公薨逝,朕也心中哀伤。朕会命太常常林主持丧仪,在京两千石以上文武官员齐去致哀。”

“臣谢陛下恩典。”王肃又是一拜。

“仲恭,”曹睿朝着毌丘俭招手:“你陪着王卿一同即刻驰回沔阳吧,丧事不宜久拖。”

“遵旨。”毌丘俭答道。

王肃和毌丘俭走后,曹睿也没有了什么观景的兴致,等到曹真、夏侯和、姜维一行返回之后,就掉头回往沔阳。

若按常理,王肃陪同皇帝、随大军一同出征,即使遇到服丧这种事情,也是要等到回军后再开始的,不能离开军伍回返。

但曹睿巧妙的找了个折衷的办法。

三公去世,皇帝虽远在边地,也是要遣使者去参加丧礼的。

王肃身为司徒王朗之子,又是随行驾前的侍中。

以王肃为使者,可谓公私两便。

这种事情上,曹睿从来不吝惜与人方便。

而王朗的薨逝,又代表着大魏空出了一个三公之位,而且是排在第二的司徒。

回程的路上,司马懿不住的思索着。今日在定军山下,皇帝与王肃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不知又将给大魏的格局带来多大的冲击。

至于司徒的位子,司马懿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无论是出于年龄上的考虑、还是出于朝政的平衡,都肯定轮不到自己身上。

那还能由谁来做?

九卿六部里面,年龄最长的也就只有卫觊、和洽、常林、董昭四人了。

卫觊的民部尚书刚做了没满一年,和洽和常林又与陛下往来甚少,算不得什么近臣。

莫非要落在董昭的头上??

司马懿猜测董昭是有道理的。董昭以卫尉之身,居西阁协理天下军务,从实际上成为了朝廷不可或缺的股肱之臣。

与此同时,曹睿也在考虑着司徒的职位。

并非人走茶凉,而是朝廷制度、不可或缺。

人事即政治,司徒之位的确无法空着。

与司马懿出奇的一致,曹睿的脑中也浮现着董昭的身影。

但想着想着,曹睿却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三公死后,一定要增补其他人履职吗?

六部尚书以及九卿都是有实职的,可三公却没有。

同样是三公,王朗、华歆二人都只是在朝会上露个脸,或者牵头组织一下修律这种事务。

自汉末以后,三公坐而论道、在国家政事中并无半分权柄,只不过作为朝中老臣的象征,坐镇朝中罢了。

若是借着这个机会,让三公死一个少一个呢?

曹睿只是这样想着,却并未与任何人说起。

直到第二天,侍中辛毗从长安出发、抵达了汉中的沔阳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