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249章 后继有人(本卷完)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49章 后继有人(本卷完)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七月中旬,洛阳。

宁光殿外,曹睿正在台阶旁略显焦虑的徘徊着。

夕阳将宫殿的影子在大地上拉长,殿内伺候着的侍女们、来回走动着的声音,让曹睿更加着急了起来。

西阁和东阁的四位重臣,此时都一并候在皇帝身边。

见皇帝如此神态,曹真轻咳一声说道:“陛下还是莫要着急。毛嫔吉人天相,定然会无虞的。”

司马懿也拱手说道:“此事乃是人伦常情,陛下第一次或许会不安一些,以以后多经历几次就好了。”

曹睿站定,伸头向殿内张望了一下,身边伺候着的内侍官毕进当即侧步拦了一下:“男子进产房不吉,不若奴婢遣人将太医唤出来问问?”

曹睿盯着毕进看了一瞬,随即摇了摇头,走回了几位臣子的面前。

此时的宁光殿内,怀胎十月的毛嫔即将生产。

曹睿作为大魏第二个皇帝,即将迎来第一位后嗣,无论对于皇室、还是朝局政局,都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曹睿在殿外等候,西阁、东阁的四位臣子也一并候在皇帝身边。

曹睿开口问道:“朕倒是有一事想问,你们给自家子嗣取名,都是怎么取的?”

几人对视一眼,司马懿拱手说道:“回陛下,所谓取名一事,实际并无一个可依的准则。男子取名刚健向上,女子起名柔美得体,几乎均可。”

曹睿随即问道:“司空现在有三个儿子吧?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上个月还新得了儿子、唤作司马伷?”

“司空为何要取这三个字?”

司马懿这下尴尬了起来,想了半晌才答道:“臣当时取名时,也颇费了一番周折。臣族中人口多,首要之事是避免重名,其次是要寓意良好。”

“臣的长子师、是建安十三年出生的,当时臣在荆州随在武帝军中,故以‘师’为名。”

“臣的次子昭、是早晨太阳初升时出生的。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讲,昭为日明,故有此名。”

“至于臣上月刚得的三子伷,伷又通胄,乃是希望他富贵延绵之意。”

曹睿听后点头说道:“董公的儿子就唤作董胄!此名取得好啊,董公一家可以富贵延绵了。”

董昭尴尬一笑:“臣富贵与否,全赖陛下鸿福,臣年老体衰,只求能附于骥尾、沾一沾陛下的福分了。”

“大将军呢?”曹睿的目光挪向曹真:“大将军的四个儿子,又是如何取的名?”

曹真答道:“也与司空差不多,大略上总是相同的。臣的长子昭伯也如司空的次子一般,生于清晨。”

“‘训明’曰爽,‘日明’为昭。因此臣给他取名为爽,取字为昭伯。”

曹睿点头,仰首看了看洛阳的天空,又看了眼宫殿上方,确认没有什么天地异象后,缓缓说道:“既然都是这般,无论毛嫔此番生男还是生女,朕都各准备了一个名字。”

曹真打趣的问道:“陛下取名,定然比臣等更有深意。敢问陛下取何名字?”

曹睿笑着摆了摆手:“是有些含义,也是个吉利的字罢了。”

“若今日得子,朕就唤他为曹启。如若得女,就唤作曹淑好了。”

卫臻已经在旁沉默了半晌,难得开口问道:“陛下说的是哪个启?”

“开启的‘启’。”曹睿答道:“正值太和元年,讨个口彩,希望能开启盛世吧。”

启?

司马懿听了此字,心中开始了盘算起来。

大禹之子名启,汉文帝之子、汉景帝唤作刘启。

陛下这是要做铸九鼎的大禹,还是铁了心要做汉文帝呢?

没过多久,卞太皇太后、郭太后也一并从各自宫中赶来,与曹睿等人站在一处。

就在几人闲谈之时,殿中女子的疼痛声中,突然夹杂了一缕婴儿高亢的哭声。

曹睿闻声,连忙转身走到殿门处欲要进去,却被郭太后拉住了袖子。

虽然着急,但曹睿这时也猛地反应过来,自己确实不应再进去了。

以这个年代的卫生条件,不让男人进入产房中的习俗规则,的的确确能减少一些感染的风险。

没过几瞬,毛嫔身边的贴身侍女就迅速跑了出来,跪地叩首道:“皇子!陛下,是皇子!”

曹睿反问道:“毛嫔现在如何了?”

侍女答道:“贵嫔一切都好,只是身子虚弱,还需静养。太医说,现在外人还不能进去。”

曹睿笑道:“不让进朕就不进了。”

“来人!”

身旁四名大臣纷纷拱手应道。

曹睿看了他们几人一眼:“司空,河内是你本郡。那就由你亲自替朕去一趟,到毛嫔族中替朕报喜,赏其父兄黄金千两!”

“遵旨!”司马懿拱手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