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152章 视死如归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52章 视死如归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第152章 视死如归

曹植感慨道:“臣虽说是从幼年开始学经,数十年下来却从未想到这一层。陛下思虑深远,臣敬佩万分。”

“朕只是思考的角度与皇叔不同罢了。”曹睿摆了摆手:“皇叔既然想明白了,那译五经为白话一事开始做了吗?”

“已经开始做了。”曹植说道:“诗经、尚书、礼、易、春秋这五经,臣从诗经开始译为白话,已经译了二十余篇了。”

“周南十一篇、召南十四篇,这二十五篇臣都已经译好了。而且臣此次来陈留面圣,将这些译稿都放在马车中带过来了。”

曹植问道:“陛下,臣命人将这些译稿取来请陛下御览?”

“不必。”曹睿摆了摆手:“朕就先不看了,待皇叔将诗经都译好之后,朕再细细看一遍。”

曹植点头:“臣知道了。陛下,臣还有一问想请陛下解惑。”

“什么问题?”曹睿看向曹植。

曹植说道:“洛阳太学外有一排石经,太学的学子们从此可以以石经来作为依据。但即使臣将五经译为白话,朝廷又要如何推广呢?”

曹睿嘴角带了一丝笑意:“皇叔是想问如何普及?”

“臣是有此疑惑。”曹植回应道。

曹睿轻轻点头:“皇叔问的极好。”

“所谓经学的推广,固然需要士族及名士大儒的教学,但还是需要朝廷去真正在后面出力的。”

“司隶、冀青幽并、兖豫徐扬、还有雍州凉州,天下也不过百余郡罢了。五经译成白话文后,先由朝廷抄送各州,再由各州给所属郡国各再抄送一份就是了。”

“到了各郡国之后,无论是郡中出资使人抄送、或者再择其中的重要篇章书写于影壁之上,这些都是可以的。”

曹植拱手说道:“臣大略懂了。若有这样一部通行于世的五经译解在各郡之中的话,各地学问的中心就会从大儒开设的私学处,转移到郡中开办的官学。”

“推行教化的同时,从而也使各地学子明白,他们所学知识的来源是朝廷而非某个名士。”

“看来皇叔和朕想到一起去了。”曹睿笑着点头:“汉朝的时候有东观和兰台,如今朕也想在洛阳设立一个机构来弘扬儒学、传习诗赋,就叫它崇文观吧。”

当然,曹睿还计划着回京遣人改进造纸及印刷之术,只是没必要在此时与曹植说罢了。

曹植好奇道:“陛下这是要在洛阳设立一个经学的中心?”

曹睿点了点头。

一直以来,曹睿所虑之事只有两个,短期的掌权和长期的集权。

想要短期之内掌权,多半还是要从做事的角度来看。

无论是朝中的人事任免和淮南的对吴用兵,都是让权不外散、增强自己这个皇帝的权威而已。

若是从长期来看,世家大族的威胁无疑是最大的,把持选举、阶级固化、结党营私……

而在当今的时代,世家大族与士族几乎可以等同。

曹睿说道:“皇叔,先帝不是说过吗,文章乃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若是要开创我大魏的盛世的话,不仅需要统一天下之武功,也需要文治。”

曹植看向皇帝,小心而又带有试探的问道:“陛下,臣此番为五经译解,这个职能是否也要归于这个崇文观内?”

曹睿看了一眼曹植跃跃欲试的表情,心知曹植又存了不安稳、想做事的心思,随即说道:“崇文观之事,朕也只是有这样一个想法。具体之事,待朕回洛阳后再定。”

曹植故作平静的点了点头,眉宇间似乎有些失望之意。

曹睿仿佛没注意到一般,自顾自的笑着说道:“朕先前在东宫之时,皇叔的许多文章朕都熟读,甚至有些还能背诵。”

“哦?”曹植似乎又来了些兴致,挑眉问道:“臣所作诗文众多,陛下可有喜欢的篇章?”

曹睿点了点头:“皇叔文才如此之好,朕自然是有喜欢的诗篇,而且两篇都与‘白马’二字相关。”

曹植微微思考一瞬,也露出笑容说道:“陛下说的是《白马篇》和《赠白马王彪》这两篇?”

“正是这两篇。”曹睿说道:“无论从文采还是意蕴来说,朕以为这两篇都是皇叔诗赋文章中的首选。”

对待武将,就要谈战绩、谈军旅、谈功业。对待文人,拉近距离最好的方式,就是聊他最得意的作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