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136章 护羌校尉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36章 护羌校尉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第136章 护羌校尉

刘晔在门口看到陆逊走过来后,连忙向前走了几步迎了过去,显得分外热情。

陆逊倒是先站定,而后拱手行礼说道:“子扬兄,今日在下冒昧来访,还请子扬兄见谅。”

若按照年龄来论,刘晔生在灵帝时的光和二年,陆逊生在灵帝时的光和六年,确实是刘晔年长陆逊四岁。

而此时的魏蜀吴三国,朝堂之上的栋梁之才几乎都是这般四十多岁、五十岁左右的年龄。除了陈群年龄大些,曹休、曹真、司马懿也都是这般年纪。而蜀汉的诸葛丞相生在光和四年,也几乎是差不多的同龄人。

刘晔见陆逊不称呼官职、而是直接称字,心中也明白陆逊刚刚归顺大魏、尚且还存了几分纠结之意,随即笑着说道:“是伯言啊,快快请进。”

两人一左一右的走进了屋内。黄权见陆逊进门,自然也起身打了个招呼。就这样在同一个房间之内,刘晔、黄权、陆逊这三人坐而论事,魏、蜀、吴三国的精英都齐在这里,属实称得上是群英荟萃。

陆逊坐定之后主动开口说道:“子扬兄,我既为朝廷效力,陛下也让我后天就动身出发先至洛阳、后至凉州赴任。我乃是扬州人士,对凉州之事知之甚少,今日特来寻子扬兄求教,还望子扬兄提点一二。”

刘晔倒也不推三阻四。有黄权这个从蜀汉而来、却又得了圣眷的案例在前,看来皇帝对敌国投降而又有能力之人还是看重的,因此直接说道:“伯言有什么问题要来问我?只要我知晓的,定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陆逊想了想说道:“敢问子扬兄,这个护羌校尉到底是个什么官职?在下赴任后又该怎样为官?”

刘晔反问道:“伯言是问官阶职责,还是问传承沿革?”

陆逊语气诚恳的说道:“在下都想问一问,劳驾子扬兄了。”

刘晔见陆逊有求于己而又语气谦卑,神情满意的点了点头:“护羌校尉一职由来已久,早在汉武帝的时候便设了。数百年来,随着凉州羌乱时起时伏,护羌校尉一职也近乎常设。”

“自武帝执政以来,先后有杜畿、杨沛二人担任过护羌校尉。文帝执政之后,则是有苏则、温恢二人领过护羌校尉之职。”

“子扬兄,”陆逊问道:“杜尚书、杨京兆,这两人的事迹我都听说过。苏则苏文师平定凉州乱局、温恢温曼基也曾任过扬州刺史,不过这两人不是都为凉州刺史吗,身上的护羌校尉乃是兼领的?”

刘晔点头应道:“自文帝践祚之后,先后两任护羌校尉都是由凉州刺史兼领的,算的上是公私两便。就在去年年底,陛下刚刚任命夏侯霸为凉州刺史,但并没有让夏侯霸兼领护羌校尉一职。”

“看来,陛下有意将凉州刺史与护羌校尉这两个职位分开。”

这时黄权在一旁插话问道:“子扬兄,当今的护羌校尉是对外还是对内?”

刘晔见黄权也问了一嘴,笑着回答道:“公衡所问的事情,正是接下来我要说的。”

“汉也分先汉和后汉,先汉时羌人远在凉州边境之外,护羌校尉所辖羌人之事,也主要是面对边境之外的羌人。”

“而自后汉的永初、永和两场羌乱之后,羌人向凉州州郡内附的趋势再也难以避免,从最西边的敦煌,到靠近三辅的安定北地数郡,已经遍地都是羌人了。”

“而光和七年、与黄巾贼几乎同时发起的凉州羌乱,又一次将凉州搅得天翻地覆。而后韩遂、马超、宋建这些人动乱不宁,接下来的事情公衡和伯言应该都清楚了。”

听闻刘晔讲述着羌人进入凉州各郡的时候,陆逊也在同时想了颇多事情。光和七年,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韩遂等人在凉州作乱,这不正是自己出生的那一年吗?

护羌校尉这个职位传承了三百余年,如何才能解决凉州边陲羌人的问题呢?虽然陆逊是扬州吴郡人,但两汉四百年之间,大多数名将都是在西疆和北疆用武,此时也是存了些效仿先贤之意的。

当年曹操未做权臣的年少之时,不也是有着想成为‘大汉征西将军’的英雄梦吗?

陆逊听得愈发认真了,思考几瞬之后说道:“既然子扬兄说凉州羌人内附,那么护羌校尉的职责也包括凉州境内的羌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