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134章 凉州风物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134章 凉州风物

作者:李一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7 13:58:08

第134章 凉州风物

汉末之乱,首起凉州。

夏侯霸在以凉州刺史的身份,参加了黄初七年十二月的大朝会之后,便即刻准备前往凉州上任。但身为一州刺史,想去上任并不是自己单人独骑走马向西就可以的,还要做很多其他的准备。

单单这个准备,就准备了数日之久。其中,熟悉凉州的军情民情就是其中最难的一项。

若夏侯霸只是一名普通士人,即使将为朝廷大员,想在洛阳获得足够多的关于凉州的信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年头山川远隔,传达个消息都十分不便,更不必说中原士人又轻视凉州。

但好在曾任武威太守的毌丘兴,此时正在洛阳担任将作大匠。而毌丘兴又是毌丘俭的父亲。

当日在酒席上,皇帝金口玉言钦点了夏侯霸为凉州刺史后,夏侯霸当晚就找到了同在酒宴中的毌丘俭。

皇帝带毌丘俭参加洛中曹氏和夏侯氏诸将的酒宴,明摆着是存了几分提携毌丘俭的意思,酒宴之上就连大将军曹真和卫将军曹洪,言谈之中都对毌丘俭多了几分赞许之意。

夏侯霸也当然看得出来。

而当夏侯霸找到毌丘俭的时候,毌丘俭也乐于当这个好人、与夏侯氏增进增进私谊,因此也极为痛快的将夏侯霸引荐给自己的父亲毌丘兴。

毌丘兴先任安定太守、后任武威太守,先后在凉州也有七八年的时间。毌丘兴对夏侯霸也算是掏心置腹,讲了很多凉州为官的要领。

毌丘兴认真讲了,夏侯霸也认真听了。但是当夏侯霸在十二月底亲自来到凉州、来到武威郡的姑臧城时,才发现毌丘兴讲的那些凉州行政的难处绝非虚谈。

夏侯霸不到四十岁,骨子里仍是个武将多于文官。等到一月下旬司马孚才抵达凉州郡治武威之后,可算是找到个差不多身份的人来说说话了。因此二人今日约好了要在入夜后来到姑臧城中的酒肆一同饮酒。

武威位于河西走廊的最东端,也是河西四郡最靠近内地的一郡。此地拥有河西走廊面积最大、又连成一片的绿洲,同时受到祁连山脉的河流灌溉,农牧皆宜、盛产谷畜。

武威作为西域、河西连接中原的要道,商业也颇为繁盛。加之武威乃是汉人与羌胡杂居,又有西域客商来此贸易,也算是在曹魏难得一见的商业都会了。

夏侯霸与司马孚二人身着便装,沿着热闹的街市向前走着。不远处,就是姑臧城中最高档、也最灯火明亮的酒楼。

夏侯霸笑着说道:“叔达兄,此地唤作‘姑臧楼’,我也曾来此处饮过几次。今日你初来姑臧,正是要感受一下凉州风物。因此就不在府中摆宴,而是邀你到此处来饮酒了。”

司马孚捋了捋胡子:“凉州风物确实与中原有大不同。我长在河内,仕官在中原,又何曾想过会来凉州任职呢?仲权,请!”

夏侯霸点了点头。身为凉州刺史,夏侯霸的政治地位确实比司马孚的度支校尉要高一些。都是官场中人,若再推让就显得虚伪了。

夏侯霸和司马孚进了姑臧楼,自有侍者将两人及随行的护卫引入了二楼雅间。

随着二人入席坐定,门外缓缓走入了四个戴着面纱的侍女。一人端着银盘,上面托着两个银色的酒杯、一人捧着个形制颇怪的酒壶,剩下的两人各自端着些干果蜜饯之类的点心。

侍女倒酒的时候,司马孚瞄了一眼袍服边露出的雪白的手腕,随即又看向银酒杯中酒的颜色:“仲权,这是葡萄酿?”

夏侯霸微笑着点了点头:“正是葡萄酿。如今商路已通,虽然葡萄酿在洛阳依旧少见,但在这凉州、在这姑臧城中,你我二人却是也能饮到了。”

汉末三国之人极少有不饮酒的,无论士人还是武将,都以豪饮作为一种值得褒扬的气度来看待。司马孚也并不例外,也是个能饮酒的。

司马孚右手端起银酒杯,轻轻摇晃了一下,看着杯中绿色的葡萄酿,端至嘴边抿了一口,随即放下酒杯说道:“这等佳酿,我在洛阳确实没有饮过,此番是沾了我们夏侯方伯的福气了。”

夏侯霸哈哈一笑:“一些葡萄酿而已,算不得什么。凉州风物颇多,日后再慢慢领教就是。”

司马孚问道:“仲权,今日你我在此饮这葡萄酿,我倒是想起了一桩典故。”

夏侯霸来了兴致:“什么典故?说来听听。”

司马孚想了片刻,轻咳了一声后说道:“仲权,你可知晓孟达孟子度?”

夏侯霸饮了一口葡萄酿后说道:“如何不知?孟达在上庸给自己卖了个好价钱,还得了个安西将军号呢。”

司马孚笑着摇了摇头:“我要说的不是这个。孟达的父亲孟佗,在前汉灵帝的建宁年间就曾任过凉州刺史。孟佗得了这个位子,就和葡萄酿有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