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衍脚步沉重地踏进孤儿营的破败院落。刘裕的密召短暂而充满无形的压力。枭雄并未立刻对盐路图做出决断,只是目光如炬地审视着他,反复询问了几个关于盐路图细节和来源的尖锐问题(尤其是“鬼水道”的凶险程度和补给点的可靠性),并再次提及铠甲修补处的“微光”和铆钉的“异感”。最终,刘裕只丢下一句冰冷的话:“盐路之事,干系重大,容某思之。然军中缺盐,迫在眉睫!卿既精于‘机巧’,可有解燃眉之急之法?若不能…哼。” 那未尽之言,如同悬顶之剑。
陈衍知道,这是最后的考验,也是最后的期限。在刘裕下定决心启用那条充满未知风险的“鬼水道”之前,他必须证明自己哪怕在绝境中,也能为这支军队创造生机!
他的目光扫过那些在寒风中徒劳刮取墙根白霜的孩子,心头猛地一震!那灰白色的霜状物…是硝土!(主要成分硝酸钾,但也混杂着钠、镁、钙等可溶性盐类)。一个尘封在现代记忆角落的知识瞬间被点亮——土法熬硝制盐!虽然无法得到纯净的食盐(氯化钠),但通过熬煮、过滤、反复结晶,可以分离出含有一定氯化钠的粗盐,足以缓解致命的缺盐症!
“阿毛!带人,把所有能找到的锅、瓦罐、破陶盆都拿来!”陈衍眼中爆发出绝境求生的光芒,声音嘶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快!刮!把这些‘墙霜’、‘地霜’都刮下来!越多越好!”
孩子们虽然不明所以,但对陈衍有着本能的信任。他们立刻行动起来,如同觅食的小兽,更加卖力地刮取着墙壁、墙角、甚至厕所附近泛着咸硝味的灰白结晶体。很快,几个破瓦罐里就堆积起一层灰扑扑的硝土。
陈衍亲自动手,指挥孩子们在避风的角落用石块垒起简易灶台。一口豁了口的破铁锅架了上去。他将收集的硝土倒入锅中,加入珍贵的清水(从结了薄冰的水洼里凿取),用力搅拌成浑浊的泥浆。
“烧火!小火慢熬!”陈衍命令道。阿毛和几个大孩子小心翼翼地点燃了捡来的枯枝败叶,微弱的火苗舔舐着锅底。
泥浆在锅中翻滚、冒泡,散发出更加浓烈刺鼻的土腥和硝石气味。陈衍目不转睛地盯着,待水分蒸发近半,浑浊的液体开始析出晶体时,他迅速将上层液体小心地舀出,倒入另一个垫了多层破麻布(充当简易过滤器)的瓦罐中。浑浊的液体透过麻布,滤掉了泥沙和大部分杂质,流入罐中的液体呈现出一种诡异的黄褐色。
“继续熬!把这些水熬干!”陈衍指着滤液下令。孩子们轮流照看着小火,锅中的黄褐色液体越来越少,锅底渐渐析出一层混杂着黄色、白色和灰黑色的结晶混合物,散发着苦涩咸腥的气味。
“成了!”陈衍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的激动。他用木片小心地刮下这些粗粝的结晶。这就是土法熬制的“硝盐”!它含有氯化钠,但也含有大量苦涩的硝酸钾(火硝)和其他杂质,味道极差且有轻微毒性,长期食用有害,但…在眼下,它是救命的“盐”!
“阿毛,取一点,用温水化开!”陈衍吩咐。阿毛照做,一碗浑浊苦涩的盐水端了过来。陈衍毫不犹豫地喝了一小口,一股难以形容的咸、苦、涩瞬间充斥口腔,喉咙火辣辣的,胃里一阵翻腾。他强忍着呕吐的冲动,感受着那股咸味带来的、久违的力量感在虚弱的身体里微弱地扩散。
“快!给最虚弱的孩子,每人分一小撮,化在水里喝下去!不要多!”陈衍沙哑地命令,同时将一些结晶递给抬着老魏的孩子,“给老魏叔也喂一点!”
孩子们虽然被那气味和颜色吓到,但看到陈衍喝了,也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舔舐分到的一点结晶,或者喝下浑浊的盐水。立刻,此起彼伏的咳嗽和干呕声响起,小脸都皱成了一团。然而,很快就有孩子虚弱地喊道:“陈…陈叔…嘴里…有咸味了…好像…有点力气了?”
老魏躺在担架上,被喂了几口盐水后,急促的喘息似乎也稍稍平缓了一丝,他浑浊的眼睛望着忙碌的陈衍和孩子们,干裂的嘴唇动了动,无声地吐出两个字:“…盐…活…”
这一幕,被不知何时悄然出现在破败营门阴影下的刘裕和何无忌,尽收眼底。
刘裕披着玄色大氅,面沉如水。他看着陈衍在泥泞中指挥若定,看着孩子们刮取污秽的墙霜,看着那口破锅里熬煮出的、散发着刺鼻气味的粗粝结晶,看着孩子们喝下后痛苦却带着一丝希望的表情…更看到了陈衍毫不犹豫以身试“盐”的决绝。
何无忌低声道:“将军,此法所得之‘盐’,苦涩有毒,恐非长久之计…”
“但能活命!”刘裕打断他,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震动。他亲眼目睹了在绝境之下,这个被自己猜忌、压制的人,是如何在最卑微、最污秽的地方,为这些被遗忘的孩子、为这支濒临崩溃的军队,硬生生从墙壁的硝霜里榨出“咸味”和生机!这比任何华丽的誓言都更具冲击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