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 第234章 元嘉草草 陇右观波

当北秦全境紧锣密鼓地备战,以应对来自北方北魏泰山压顶般的威胁时,从遥远的东南方向,再次传来了震动天下的消息——南朝宋,又一次吹响了北伐的号角。

江南,建康城。

经过宋文帝刘义隆近二十年的经营,“元嘉之治”使得刘宋国力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恢复。府库充盈,户口滋盛,文化昌明。朝野上下,尤其是那些对北方故土念念不忘的士大夫和渴望军功的将领中,弥漫着一股“恢复中原,雪靖康之耻”的强烈情绪。

刘义隆本人,虽无其父刘裕的雄才大略和赫赫军功,但内心深处同样渴望通过北伐成就一代明君的美名,摆脱父亲巨大光环的笼罩,证明自己并非守成之主。

于是,在并未做好万全准备的情况下, primarily 基于政治考量和经济上的自信,刘义隆下达了北伐的诏令。此次北伐,兵分数路,主力由名将到彦之、王玄谟等人率领,意图收复黄河以南的河南之地,兵锋直指洛阳、虎牢等战略要冲。

消息传至北秦秦州,陈衍和麾下文武的反应却并非兴奋,而是深深的疑虑和凝重。

王府议事厅内,气氛相较于应对北魏威胁时的同仇敌忾,显得复杂得多。

“陛下,南朝北伐,北魏必分兵应对,此乃我军天赐良机啊!”有年轻将领兴奋道,“或可趁势东出,与宋军呼应,共击魏虏!”

然而,更多老成持重的官员,尤其是亲身经历过刘裕时代那次功败垂成北伐的老臣们,却纷纷摇头。

徐祚捻着胡须,忧心忡忡:“元嘉之治,虽称富庶,然兵者国之大事,岂可轻启?观其用人,到彦之虽稳,王玄谟却好大喜功,恐非拓跋焘对手。且南朝承平日久,士卒岂如当年北府锐气?”

另一位文臣补充道:“更为可虑者,南朝北伐,其志未必在我。若其得志,收复河南,下一个目标,难道不会是我陇右?与其说是盟友,不如说是又一潜在之敌。”

陈衍沉默地听着,目光始终停留在巨大的地图上。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场“元嘉北伐”的结局——历史上,它将以惨败收场,徒耗国力,成为“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的悲凉注脚。

但他不能明言,只能基于现实进行分析。

“诸位所言皆有道理。”陈衍终于开口,声音沉稳,“南朝北伐,短期内确实会吸引北魏主力东调,缓解我正面压力,此乃其利。”

“然其弊更大:其一,刘义隆非其父,南朝军旅已无当年血勇,仓促北伐,胜算渺茫。其二,即便偶有小胜,亦难改大局,最终必激怒拓跋焘,使其在解决东方之后,以更猛烈的怒火扑向我等。其三,正如刚才所言,南朝若强,对我绝非福音。”

他顿了顿,做出决断:“故我北秦,对此番北伐,方针如下:”

“一, 严守中立,绝不主动卷入。不派一兵一卒,不公开表态支持任何一方。”

“二, 严密监视战局,尤其是北魏主力动向。利用北魏无暇西顾之机,加速完成我之战备,加固城防,囤积粮草。”

“三, 允许边境与南朝进行有限度的、以我为主的物资交易,但严格禁止军械流出,也绝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调令’或‘同盟’。”

“四, 趁机向东部、南部边境试探性扩张,挤压北魏因兵力东调而出现的真空地带,但行动需谨慎,规模要控制,切忌贪功冒进,以免过早激怒北魏。”

“总之,”陈衍总结道,“南朝之事,于我如镜花水月。可借其势,不可依其力。我们的生死存亡,终究要靠我们自己打出来!抓紧这短暂的时机,壮大自身,方是根本!”

战局的发展,果然如陈衍和最悲观者所预料的那般。

南朝宋军初期凭借兵力优势和突然性,确实收复了一些城池,但很快便暴露出诸多问题:诸将协调不力、步骑协同生疏、尤其是王玄谟等人顿兵坚城之下,师老兵疲。

而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则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他冷静判断形势,暂时忍耐了西线和北线的压力,亲率精锐骑兵,如同雷霆般千里奔袭,反击宋军。

秋高马肥之际,北魏铁骑纵横驰骋,宋军连连败退,先前收复的失地迅速丢失,损失惨重,一路南逃,溃不成军。“元嘉北伐”虎头蛇尾,以一场惨败告终。

在此期间,北秦严格遵循了陈衍的策略。

边境线上,北秦军偃旗息鼓,但警惕性提到了最高。探马如同流水般撒向东面和南面,将北魏的兵力调动、宋军的溃败情况源源不断传回秦州。

内部,战备工作以惊人的效率进行着。府兵完成了最后的集结和装备配发,粮草物资被运往前线各个据点,秦州、安定等核心城市的防御工事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同时,几支精干的北秦小部队,如同敏锐的猎犬,小心翼翼地渗透进入北魏因主力东调而防御薄弱的边境区域,成功地控制了几处具有战术价值的山口、河谷,稍稍拓宽了北秦的战略纵深。

当南朝北伐惨败的消息最终确切传来时,秦州王府内,众人皆默然。没有欢呼,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沉重和愈发紧迫的危机感。

他们知道,北魏很快就要回头了。而且,是被南朝的挑衅彻底激怒、携大胜之威的、更加可怕的北魏。

陈衍登上秦州城楼,远眺东方。那里,曾经响彻着北伐的鼓噪,如今只剩下一片溃败的狼藉和北魏铁骑震天的凯歌。

“结束了。”他轻声对身边的慕容月说,“看完了别人的戏,接下来,该轮到我们自己的舞台了。拓跋焘,快要来了。”

南朝的北伐,如同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虽在江北激起巨大波澜,但对于陇右的北秦而言,它更像是一阵从远处吹来的风浪。北秦巧妙地利用了风浪之间的间隙,努力加固着自己的堤坝,等待着真正属于自己的、那场决定命运的滔天巨浪。

喜欢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