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 > 第196章 “留镇关中”之议

长安皇宫的偏殿内,烛火将刘裕的身影拉得悠长,投在绘有九州疆域的巨幅屏风上,微微晃动。经过一夜的痛苦权衡与深思熟虑,他眼中最初的彷徨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决绝、无奈与深沉算计的锐利光芒。他召集了最核心的几名文武重臣,包括王镇恶、沈田子、檀道济以及沉默旁听的陈衍。

“诸君,”刘裕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凝重的气氛,“拓跋嗣狼子野心,江东掣肘不断,关中百废待兴。三者如同三把枷锁,套在我军项上,若同时应对,力有未逮,必为所困。”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长安的位置,然后缓缓向东移动,越过潼关,划过漫长的黄河与淮水,最终落在建康。

“故而……我意已决。”他几乎脱口而出的自称微妙地顿了一下,“必须有所取舍,分而治之!”

众将精神一振,知道主帅已有了决断。

“首要之敌,非在北魏,而在江东!”刘裕语出惊人,目光扫过众人惊疑不定的脸,“建康阴云不散,粮饷寸断,此乃我心腹之患,根基动摇之危!若后方不稳,我等便如无根浮萍,纵有百万雄师,亦终将倾覆。因此,我必须即刻南返建康,肃清朝堂,稳固根本,打通粮道!”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无人可以反驳。后方不稳,确是前线大忌。

“然则,关中乃将士们血战所得,岂能轻弃?”刘裕话锋一转,手指回到长安,“故此,我决意留精兵良将,镇守此地!以我儿义真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都督关中诸军事,坐镇长安,以示我朝永据关中之心!”

“什么?义真公子?”沈田子失声惊呼。刘义真年仅十一岁,还是个懵懂孩童,让他总督关中?这简直是儿戏!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连最为持重的檀道济也皱紧了眉头。

刘裕抬手压下议论,眼神深邃:“义真年幼,自是挂名,需文武辅佐,方可无忧。”他的目光扫过王镇恶、沈田子等人。

“王镇恶!”

“末将在!”王镇恶出列。

“你骁勇善战,深谙关中情势,加你为安西司马,领冯翊太守,总摄军政,辅佐义真,御外安内,不得有失!”这是将实际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了王镇恶。

“沈田子!”

“末将在!”

“加你为安西中兵参军,领始平太守,与镇恶同心协力,共保关中!”这是用沈田子来制衡王镇恶。

“此外,”刘裕继续点名,“以毛德祖、傅弘之为副将,王修为长史,共同辅佐。”

这是一个精心安排的平衡结构:年幼的刘义真为象征性的主帅,勇猛但性如烈火、且与王镇恶早有嫌隙的沈田子掌部分兵权,老成持重的王修掌民事,其他将领分守要地。其核心目的,绝非仅仅为了守住关中,更深层的用意在于:

政治象征: 留亲子镇守,向天下宣告他刘裕绝不会放弃关中,北伐成果不容置疑,极大地维护了他个人的威望和政治正确性。

权力制衡: 让王镇恶和沈田子这两个都有能力但又互不服气、甚至有所矛盾的将领互相牵制,避免一方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确保关中军队最终仍能听命于远在江东的他。

试探与代价: 关中危机四伏,留守本身就是极大的冒险。若能守住,自然最好;若守不住,损失的也是这些难以完全掌控的“骄兵悍将”,而不会过度损伤他的核心嫡系。同时,也能消耗北魏的力量。

刘裕的算盘打得极精,这是一个基于政治考量远多于军事考量的决策。他真正的目标,已经转向了江东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只有尽快回去,扫清门阀障碍,完成权力交接,他才能无后顾之忧地调配全国资源,届时再论北伐与否。

“大将军!”王镇恶扑通一声跪下,声音激动,“关中形势危如累卵,魏虏虎视,夏军窥伺,民心未附,粮草匮乏!末将等纵粉身碎骨,亦恐难保万全!恳请大将军三思,或留更多兵力,或……或另择良策!”他深知这副担子有多重,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沈田子虽未说话,但脸上也写满了不情愿和疑虑,让他和王镇恶合作?简直是火上浇油。

刘裕脸色一沉:“尔等皆乃百战骁将,莫非离了……离了我,便不会打仗了不成?兵力我会留下部分精锐,粮草我南返后必全力筹措输送!要人给人,要粮给粮!你等只需恪尽职守,谨守城池,拓跋嗣见无隙可乘,未必敢倾力来攻!待我稳定江东,必亲率大军来援!”

这话听起来是鼓励,实则空泛。留下多少兵力?粮草何时能到?都是未知数。

一直沉默的陈衍,心中泛起巨大的寒意。他看穿了刘裕的真实意图。这根本就是一场政治豪赌,赌注是关中之地和这数万留守将士的性命!为了那个至尊之位,刘裕选择了风险最高、对留守部队最残酷的一条路。

“阿衍,”刘裕的目光转向他,“工坊所出之器械甲胄,优先补充留守部队。尤其是……却月阵所需之车弩,务必加紧备齐。”他到最后,还是惦记着那可能对抗北魏骑兵的新式战阵。

陈衍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无声的叹息,躬身领命:“……遵命。”他知道,此刻任何劝谏都已无用。刘裕的心,早已飞回了建康。

决议已定,不容更改。

很快,诏令颁布。十一岁的刘义真被推到了前台,穿着特制的小号官服,接受众人的叩拜,脸上还带着一丝茫然和怯懦。王镇恶、沈田子等人面色凝重地接下将令,眼神复杂地互相对视一眼,空气中已然弥漫起一丝不安的硝烟味。

刘裕开始紧急安排南返事宜,抽调部分精锐随行,清点准备携带回建康用以“献俘告庙”、彰显功绩的姚秦宗室、礼器典籍。

长安城内,刚刚平静些许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一种被主心骨抛弃的不安感,伴随着北方越来越清晰的战鼓声,悄然在留守的将士和百姓中蔓延开来。

“留镇关中”,这个看似兼顾了政治面子与军事需求的决策,实则埋下了一颗致命的种子。刘裕为他个人的帝王之路,赌上了北伐的全部战果,也赌上了无数人的命运。

喜欢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