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的皇城,七皇子龙霄志得意满,他的商业版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恰逢“金菊诗社”举办年度盛会,地点定在皇家御苑澄心湖畔的“揽月楼”。龙霄大手笔冠名赞助,以“醉仙酿”为诗会琼浆,一时间,“百味岭”的名号与风雅文事紧密相连,成为皇城新贵。
龙霄亲自到百味岭邀请伏羲:“伏羲兄!整日与铁砧火炉为伴,岂不辜负这大好秋光?随我去揽月楼,品美酒,赏金菊,会一会皇城的才子佳人!也让那些眼高于顶的家伙们,见识见识咱们百味岭的气象!” 伏羲本欲婉拒,但想到这正是观察朝堂风向、建立人脉的良机,便点头应允。
揽月楼临水倚山,楼内早已高朋满座,珠光宝气与书卷气息并存。长公主端坐主位,凤目含威,气度雍容;大皇子龙渊与三皇子龙涛并肩而至,举止沉稳,目光深邃;长孙文若,青衫磊落,谈吐温雅,是文坛翘楚;镇北大将军之孙武烈,一身劲装未脱,英姿勃发,与龙霄眼神交汇,默契尽显。此外,还有数位名动京华的才子、几位新科进士,以及依附于不同皇子派系的清客文人,济济一堂。空气中,“醉仙酿”的醇香、精致点心的甜香、名贵熏香的气息,以及一种无形的才情较劲,共同氤氲。
德高望重的老翰林周夫子主持诗会,宣布规则:五轮命题诗,现场即兴创作,限时一炷香。由在座包括周夫子在内的三位大儒匿名评点,按“立意、格律、意境、文采”四维打分,优者胜出。
金秋诗会·第一轮:咏菊
题目既出,揽月楼内顿时安静下来,只余笔尖划过宣纸的沙沙声,以及偶尔传来的低吟。金菊傲霜,历来是文人咏怀的经典题材,但要在众多才子中脱颖而出,非有奇思妙想不可。
新科探花郎率先吟道:
> “疏篱瘦影倚斜阳,冷蕊噙香拒晚霜。
> 非是孤高甘寂寞,此心只许素秋光。”
描绘菊花孤高清冷的传统形象,“拒晚霜”、“许素秋”显其气节。工稳有余,新意稍欠。引来几位老派文人的颔首赞许。
素有“菊痴”之名的老名士周清源缓缓道:
> “百卉凋零尔独芳,金心玉瓣傲寒塘。
> 西风纵有摧花力,难折铮铮铁骨香!”
强调菊花“铁骨铮铮”的内在精神,“金心玉瓣”、“铁骨香”比喻新奇有力,突出了其对抗风霜的坚韧。赢得一片“好气骨!”的赞叹。
长孙文若提笔,从容写下:
> “采罢东篱兴未央,南山悠然入我觞。
> 心随云鹤尘嚣远,一缕菊魂共酒香。”
化典无痕,意境超脱。将采菊、饮酒、观山、超然物外的心境融为一体,“菊魂共酒香”更是神来之笔,巧妙点出诗会美酒,又赋予菊花飘逸灵动的气质。顿时满堂喝彩,连大皇子都微微点头。
大皇子龙渊志在必得,朗声诵出:
> “金甲披身立晓寒,英姿飒飒映澄澜。
> 群芳俯首承秋露,独领乾坤正气冠!”
气势雄浑,帝王气象!“金甲披身”、“英姿飒飒”将菊花比作战士,“独领乾坤正气冠”更是直抒胸臆,自喻为天地正气的代表,格局宏大,极具感染力。其支持者掌声雷动,赞其“有君临天下之姿!”
镇北将军之孙武烈,豪爽,不擅文墨,但亦凑趣):
> “霜刀风剑等闲看,百战金英立阵前。
> 莫道秋深无猛士,寒香亦可破胡天!”
他以武将视角,充满铁血豪情。将菊花比作战场上的“金英猛士”,“寒香破胡天”的想象大胆奇崛,虽稍显直白,但别具一格,赢得武将勋贵们的齐声叫好。
老翰林周夫子(主评)与另外两位大儒低声交流,频频点头。显然,长孙文若的飘逸超然与大皇子的雄浑气魄,是此轮最有力的竞争者。
轮到伏羲。
他并未急于动笔,而是走到窗边,目光掠过澄心湖畔那一片金色花海。秋阳之下,那金灿灿的颜色竟与他百味岭酒坊日夜流淌、日进斗金的“醉仙酿”色泽隐隐重合。风中传来的,不仅是菊花的清冽冷香,更有那弥漫全城、无处不在的醉人酒香。他仿佛看到了“醉仙酿”旗帜飘扬的店铺,看到了食客们大快朵颐“麻辣铁甲虾”时酣畅淋漓的景象,看到了百味岭那日夜不息、象征着财富与生机的炉火……
一个绝妙的意象在他心中成型。他回身,提笔蘸墨,笔走龙蛇,一气呵成:
> “寒英淬露凝金浪,香阵冲霄斗桂芳!
> 非是东篱甘隐逸,欲燃秋色醉千坊!”
此诗一出,满座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比之前更强烈的议论!
起句奇崛:“寒英淬露凝金浪”—— “寒英”指菊花,“淬露”赋予其炼金般的冷冽感,“凝金浪”三字石破天惊!不仅描绘出大片菊花在阳光下如金色波浪般涌动的壮观景象,更巧妙地将这金色浪潮与“醉仙酿”的金色酒液、以及“黄金”的财富意象三重叠加!视觉、嗅觉(寒香)、触觉(淬露之冷)与象征意义(金浪)完美融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