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门作为传承悠久的古老门派,对于门下弟子的考核向来以严苛着称,近乎不近人情。无论是心性、根骨、悟性还是毅力,都需要经过层层筛选和漫长考验,方能得到真传。无数慕名而来的少年英才,都在那繁琐而艰难的入门考核前铩羽而归。
然而,这条铁律在年仅七岁的杨德高面前,似乎失去了效力。
当门长杨前方亲自领着这个虎头虎脑、眼睛滴溜溜转的小家伙来到三一门重地,并宣布将亲自教导他修行时,门中老一代的那几位长老——包括以严肃古板着称的陆瑾、性情温和却眼光毒辣的水云、长青,以及精于算计推演的诸葛——竟然罕见地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甚至,在李慕玄(杨前方亲传弟子)提议是否需要按惯例对杨德高进行入门考核时,几位师兄互相看了一眼,竟然都露出了不以为然的神色。
陆瑾长老捋了捋胡须,虽然脸上依旧没什么笑容,语气却带着难得的缓和:“考核?我看没那个必要。杨家的孩子,几百年来,出过败类吗?家风摆在那里,比什么考核都管用。”
水云长老微笑着点头附和:“是啊,陆师兄所言极是。我看这孩子,眼神清亮,灵台通透,天性纯良中又带着一股机灵劲,绝非奸恶之徒。他认准的事情,自然会一心一意做下去,这股‘诚’性,正是我辈修行之人最难得的品质。”
诸葛长老更是掐指一算(也不知道算没算),摇头晃脑道:“此子与我有缘……不是,是与我们三一门有缘。天赋异禀,心性质朴,考核不过是走个过场,何必浪费彼此时间?直接跟着前方师叔修行便是。”
他们之所以如此放心,不仅仅是因为杨家的赫赫声名和几百年如一日的良好家风(杨家人在异人界是出了名的家庭观念重,出恶人的概率极低),更是因为他们一眼就看出了杨德高那堪称妖孽的修行天赋!
那浓郁精纯的先天之炁,那对天地灵气超凡的亲和力,那一点就透、举一反三的悟性……无不昭示着这是一个百年难遇的修道奇才!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在杨德高那看似跳脱活泼、甚至有点“社交牛逼症”的外表下,感受到一颗极其罕见的“诚”心。
这份“诚”,并非愚钝的死板,而是对自己认定事物的极致专注和坚持。他答应太师叔祖好好修行,就真的能压下玩闹的心思,沉浸在枯燥的练气打坐中;他学习功法口诀,不懂就问,懂了就反复练习直至完美;他虽然会跟刘仁勇插科打诨、忽悠客户,但内心深处对“道”的敬畏和追寻却是真实不虚的。这种发自内心的“诚”,是任何严苛考核都无法真正检验出来的,却又是修行路上最重要的基石。
杨家的人,仿佛天生就是修行的好苗子,他们血脉中似乎就流淌着某种与“道”亲近的特质。只是杨家历代更注重家族传承和现实责任,像杨前方这样一心向道、甚至保持童子之身追求仙途的,反而是极少数。
因此,对于杨德高这个意外展现出惊人修道天赋、且心性纯良的杨家子弟,三一门的这些长老们简直是如获至宝,呵护还来不及,哪里还舍得用那些繁琐的考核去磨灭他的灵性?他们巴不得杨前方师叔能倾囊相授,早日将这块璞玉雕琢成器。
而杨德高也确实没有让他们失望。正式跟随杨前方修行后,他的进步速度简直一日千里。那晦涩难懂的“逆生三重”心法,他听太师叔祖讲解一遍,再自己琢磨一会儿,竟然就能隐隐把握住其中关窍,引动体内先天之炁开始按照玄奥的路线运转。
短短一个暑假过去,当其他同龄孩子还在玩泥巴时,杨德高已经成功将“逆生三重”的第一重修炼入门!周身炁息变得愈发纯净凝练,皮肤偶尔会在运功时呈现出一种极其细微的、如玉般的光泽——这是逆生第一重初成的标志!
这等修炼速度,再次让所有知情人震惊不已。连杨前方都忍不住抚须感叹,说自己可能真的捡到了一个足以光大三一门的绝世奇才。
于是,在三一门,就出现了这样一幅奇景:一个七岁的小道童,可以免去所有入门考核,直接由辈分最高的门长亲自教导,还能得到所有长老的青睐和纵容。而这个小道童,平时修行时一本正经、悟性超绝,一下山回到杨家或者跟着刘仁勇出去“社会实践”时,又能瞬间切换回那个嘴皮子利索、能把死人说话了的“社交牛逼症”患者。
这种反差,让了解内情的人都不禁莞尔,同时也更加确信——这孩子,未来的成就,绝对不可限量。他的“诚”,让他能坚守道心;他的“灵”,让他能洞察世情;而他的天赋和家世,则为他铺就了一条通天大道。三一门的未来,或许真的要着落在这个看似矛盾却又和谐统一的小家伙身上了。
几个星期后,彻底混熟并且建立起深厚兄弟情谊的杨德高和杨德杰两兄弟,竟然突发奇想,手拉着手一起跑去找刘仁勇道长,嚷嚷着要“做兼职”赚零花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