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叶念之回话。
走出来的叶国源,倒是冷哼了一声。
“你二哥出息了,眼睛都往钱眼里钻了。”
这话说出来稀奇,叶明珠越发好奇。
叶念之被叶国源说的脸红,但还是无奈的辩解了一句,“爸,反正我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现在这样,说不定也是一个契机。”
叶国源吹胡子瞪眼,“工作我不是一直在帮你看着么,你觉得扫大街的工作不体面,难不成你现在这样就体面了?”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听得叶明珠很是疑惑。
她赶紧道:“爸,二哥,你们两个先别争论,赶紧和我说说,到底怎么了。”
叶国源面对女儿,稍稍缓了神色,但是觉得羞于启齿,“你自己问你二哥吧,反正他现在也不去扫大街了。”
难不成二哥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了?
叶明珠不由担心。
不会是跟刘晓云有关吧。
那刘晓云都和朱宣在一块了,难不成私底下还吊着自己二哥?
叶明珠越想越紧张。
好在叶念之很快给出了答复,“九妹,我最近在摆摊。”
“摆摊?!”这倒是出乎叶明珠意料之外。
一旁的叶国源一听就来气,道:“这就是在投机倒把,到时候万一被抓起来,我看你直接在牢里面过完这辈子得了。”
叶念之只好道:“爸,我早就打听过了,现在是可以卖一些东西的,我也办理了临时许可,你看这段时间,不都没事么,真要有事,我早就出事了。”
叶国源还是觉得不同意,“我看你是昏了头,哪怕扫大街的工作不好,但也比你这样摆摊的好,谁家里会愿意自家孩子出去摆摊卖东西的,你现在是觉得挣了点钱,好像比我们这些在厂里上班的职工多,可你想一想,你摆摊除了这部分收入,还有其他的福利待遇么?”
“你摆摊能给你分房子么,能管你孩子的教育么,能管你生病么,再说了,你每个月都能保证挣这么多么,你全都不能,因为这行就是不稳定的,不小心还有人来赶你,你还真以为多好呢。”
老一辈有老一辈的想法,现在就属于两代人的概念发生了碰撞。
叶国源这番话,确实也是为了叶念之好。
不过叶明珠听了,却是来了兴致,询问起叶念之来,“二哥,那你都卖些什么,挣了多少?”
叶念之道:“我一般就卖点小吃,上个月不是秋收么,我去了一趟乡下,拉了一些水果和红薯来。”
叶明珠问:“卖得怎么样?”
叶念之苦笑,摇了摇头。
这就不对了。
叶国源分明说叶念之是挣到钱了,叶明珠有些好奇了,“二哥,后来呢,后来你是怎么挣到钱的?”
这事情其实在叶家很少有人关心,大家都觉得叶念之这是疯了,被刘晓云伤的够厉害,就开始自暴自弃了。
有正经工作的,难免看不上这种个体户工作。
因此这些事情,叶念之还真没和叶家人说过,本来还怕叶明珠听了也嫌弃自己,没成想她竟然一点都没有,反而很感兴趣。
这让叶念之多了几分谈兴,“我从乡下进货来的是柿子和红薯,柿子一斤是一毛钱,红薯一斤是六分钱,如果我拿去卖,除去市场摊位费的一分钱,我柿子一斤卖两毛钱,红薯一斤卖一毛五,这样我自己去拉,不算运输费,就是费点功夫,那我卖出柿子和红薯各一斤的利润,就是在一毛八分。”
“我每天费点功夫,花四五个小时去运回来,我最多能背一百斤,这样我要是能全部卖出去,那利润就有九块钱,我但凡能在五天内卖掉,再这么去背,一个月下来,那就是能有五十多块钱了。”
这是他一开始的想法。
想的挺好的。
虽然辛苦,但到底能挣到点钱。
不过没想到的是,叶念之想的太简单了,一百斤卖的没那么快,跟他卖差不多东西的摊贩,周围到处都是。
人家是老手,东西背回来的比他多,而且叶念之不会挑柿子和红薯。
他是个外行。
人家的红薯和柿子,又大又甜,而叶念之是农户给自己多少,他就直接拿了。
等背回家一看,那一百斤里面,上面是好的,下面全都是残次品,有些柿子都还是麻舌头的。
这样的东西,怎么跟人家比。
叶念之算是出师不捷。
叶念之花了八块钱买的这些,原本就不怎么够的私房钱,又缩水了。
看他这样,叶家也只能安慰他,叫他先好好扫地,回头帮他找工作,可叶念之还是不甘心,他又想到去烤红薯,可烤出来的红薯,没有那么的甜。
叶念之就去找老四问,有没有什么办法。
叶家老四手艺好,在美食方面推陈出新,见二哥都求到自己面前来了,就帮着想了个办法。
他把红薯烤好后对半切,又把柿子去皮,熬煮成了浓稠的果酱,涂抹上这个柿子酱。
叶念之一吃,惊为天人。
柿子酱的甜味和烤红薯的焦香结合在了一块,竟然给了味蕾一种神奇的中和味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