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年年都在大手笔投入。”
“村办工厂、厂房建设、材料采购、人工支出,哪一项不花钱?”
“鱼塘改造、统一养殖模式,这些都得砸钱。”
“每年七月都要去一次?”
“雷打不动?”
林奇点头:
“是,每年一次,时间差不多一周。”
严良皱眉:
“这不像是一般生意人的节奏。”
“更像是……某种固定流程。”
祁同伟沉思片刻,缓缓开口:
“七月,是个特别的月份。”
“很多事,都在这个时候发生。”
林奇低声说:
“我查了一下,林耀东每次去港澳,都会见几个人。”
“这几个人,背景复杂,和一些境外资本有联系。”
严良眼神一紧:
“继续查。”
祁同伟冷笑:
“看来,这七月的行程,不是去谈生意,是去交账。”
林奇补充道:
“还有,林耀东的建筑公司,账面上的资金流动,每次他回来之后,都会有一笔不明来源的进账。”
严良低声道:
“这不是建筑公司能有的节奏。”
“这是洗钱公司的操作。”
祁同伟看向窗外:
“一个村子,办起了幼儿园、养老院、学校。”
“表面上看是为民造福,实际上,是把黑钱洗成‘正当支出’。”
“发工资、搞基建、分红……哪一项不是洗钱的好借口?”
林奇叹气:
“难怪这些项目都做得这么‘扎实’。”
严良冷笑:
“不是扎实,是必须看起来没问题。”
“因为,这些项目,就是他们漂白的‘证据链’。”
七月的那两个地方,正是最闷热难耐的时候。他说如果是一月或者二月去,倒还能理解。
“七月份过去?是要烤熟吧?”
林奇也是一脸困惑。
祁同伟眼神微微一动:
“有没有可能是这样,林耀东是去参加集团财年会议的?”
嗯?
严良和林奇愣住,齐刷刷看向祁同伟:
“财年会议?”
祁同伟缓缓解释,
“财年并不一定从一月开始,它可以是一年中任何一个月。”
严良赶紧插话:
“老大,我们不是质疑这个,我们是想说……”
“林耀东如果真是那个毒贩头子,他怎么会搞什么年会呢?”
两人脸上写满了不信。
他们并不是相信祁同伟的推测,而是实在无法接受——毒枭居然也搞起了公司化运作!
祁同伟语气沉稳地说道:
“世界在变,犯罪方式也在变,毒贩当然也更懂得藏身。”
“我刚进卧底时查的第一个大案子,就是郭小鹏干的——他用海州药业当掩护,走的是集团化、公司化的路子。”
“不只是他,兆辉煌、高明远这些人,也都是一样。”
“林耀东这种做法,一点都不稀奇。”
严良和林奇听后,心里顿时沉甸甸的。敌人已经升级了,他们也必须更快进化。
祁同伟笑了笑:
“别太紧张,记住,我们可是特殊案件调查处。”
……
香江这边,赵嘉良的秘书关欣正在汇报接下来的安排:
“总部刚刚否决了一个五十亿的投资项目,我们调查部门的任务明显加重了。”
“戴先生的意思是,让我们把重点转向大陆市场。”
赵嘉良皱眉摇头:
“没有明确目标,怎么查?”
关欣轻声说:
“也是没办法的事,我查过了,原本投向暹罗的这笔资金,是风投部忙了一整年的成果,几乎已经要启动了……”
赵嘉良不解地问:
“这么大的项目,已经走到这一步,人力物力投入都不小,为什么突然叫停?”
关欣小声回答:
“听说是首席经济师的意见。”
“他认为暹罗有金融风暴的风险。”
赵嘉良一愣:
“祁总监只是提了一句,这个酝酿了一年的大项目就黄了?”
关欣点点头:
“没错,就是这样。”
“祁总监在公司里,威信非常高。”
不只是有威信,简直是一锤定音!
五十亿的投资,说停就停。光是前期投入恐怕都上千万了。祁总监一句话,就让整个项目彻底搁浅……
光是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赵嘉良低声问:
“风投部那边,有没有人对祁总不满?”
“没有!”
赵嘉良终于放松下来,语气平静地提醒关欣:
“别忘了,我们可是祁总监的人。”
关欣认真地点头。
赵嘉良所在的这个调查部门,确实一直属于祁同伟的体系。
不管外界怎么说,他能有今天的位置,全靠祁同伟的提携,他从头到脚都贴着祁同伟的标签。
虽然赵嘉良心里清楚,祁同伟本人并不在意华龙集团这个平台,但他赵嘉良,就必须全力维护祁同伟的权威。
关欣低声问:
“老板,我们还要继续干下去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