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他所说:
说,是我的事;听,是你的事。
他已经尽了提醒的义务,至于戴天要不要一头撞南墙,他也没办法。
但这件事倒是提醒了祁同伟。
最近,东南亚恐怕要有大动作了!
天大的事!
祁同伟看向严良,开口问:
“李局那边调来的统计组,数据有没有整理出来?”
严良摇头:
“还没!”
“历年资料堆积如山,光是翻阅就铺满了整个会议室,组里兄弟全都在加班加点处理,估计还要七八天。”
祁同伟听后略一点头:
“你和林队继续在这边跟进,我出去一趟。”
严良神情凝重:
“老大,你放心去办你的事,这里交给我。”
祁同伟没再多说,离开驻地,直奔李维民。
见到李维民后,他直接开口:
“给我安排一条最安全的线路,我要打个电话。”
李维民问:
“打给谁?”
祁同伟语气平静:
“工作组。”
李维民立刻回应:
“马上准备。”
半小时后,他带祁同伟进了一间密闭小屋:
“你放心说,这里没人能监听。”
祁同伟道谢后,拨通了工作组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
“小祁啊,多久没给我打电话了?还在忙案子?”
祁同伟恭敬回应:
“是。”
“前辈,我刚收到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老人语气一沉:
“什么消息?”
祁同伟缓缓开口:
“有家国际金融机构盯上了泰国,正在准备对他们的货币进行市场操作。”
老人微微一震:
“那机构真能成?”
祁同伟语气低沉:
“我觉得,可能性很大。”
“他们背后有顶尖的资本团队,过往做成的案例不少。”
“对这种团队来说,货币政策有漏洞的国家,很容易成为他们的目标。”
老人继续问:
“他们只盯着泰国?”
祁同伟语调沉重:
“不是。”
“泰国只是第一站,整个东亚的情况都差不多,一个国家金融出问题,很容易牵连到其他国家。”
“这些国家普遍有相同的问题,外债规模大,财政政策偏宽松,最关键的是,没有系统的长期货币政策。”
“他们用短期外债还长期债务,外汇储备又远远不够……”
老人顿时明白: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经济主动权,其实没在自己人手里?”
祁同伟点头:
“正是如此,真正能影响走向的,是那些国际金融市场参与者。”
老人沉吟片刻:
“那伙人的胃口不小吧?”
祁同伟停顿了一下才说:
“不亚于之前那些大型金融波动事件的影响。”
老人冷笑一声:
“那就是说,他们处理完东亚,下一步,要盯着东亚了?”
祁同伟语气坚定:
“没错。”
老人笑了:
“如果他们突然动手,咱们或许会措手不及。但现在既然发现了动向…… 小祁,你给我整理一份情况说明!”
祁同伟领命后,把自己关进一间小屋,开始为上级工作组起草文件。
作为参与工作组相关事务的人之一,祁同伟每年都会提交一两份材料。
工作组这边从没设过限制,全凭他个人工作安排。
照惯例,他会在年初和年中各写一份,但这一次,完全是临时决定。
更要命的是,他们找对了突破口,只要动手,十有**能成!
一旦泰国这边扛不住,周边国家也会跟着不稳。
若不及时应对,整个亚地区都可能陷入金融波动。
祁同伟绝不会让咱们这边陷入混乱。
于是他提笔写起来,把邻国金融体系、政策漏洞一一分析,全写了进去。
要不是他身在岗位,不方便直接参与金融市场事务,恐怕他早就亲自上手应对了。
《经济发展二十年观察》和《经济学前沿研究》里,对这类金融波动有过深入分析,一直是祁同伟常看的资料。
对这套应对思路,他早就记熟了。
一旦进入工作状态,他就彻底忘了时间。
他思维缜密,精力也足,好像有使不完的劲。
仅仅一个上午,他就写完了一整份厚厚的手写材料。
看着这份沉甸甸的稿子,祁同伟却犯了难 —— 这东西怎么送过去才稳妥?
刚走出门,他就看见一个没想到的人,顿时露出惊讶的神色:
“领导,您怎么会在这?”
站在门口的,正是临江省前地方工作负责人叶继新!
叶继新笑道:
“听说你又回临江做事,就想着找机会跟你请教请教……”
祁同伟连忙摆手:
“领导,这可不敢当。”
叶继新不以为意:
“学问没尽头,谁擅长谁就是老师。”
“三年前,你就已经在相关团队的小会议室里,给工作组的前辈、相关事务负责人讲过课。如今你的见解更深,教我,肯定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