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别人提醒,他也清楚这件事的重要性。
对他的未来来说,这是一步关键棋。
王政现在是常务副,下一步,要么是三把手,要么直接上二把手。
不管哪个位置,大概率还是在中江省内。
省里的经济越好,他的路就越宽。
所以他比谁都更想把这件事办好。
一路上,他不停地和骆山河、祁同伟聊天,嘴里不停地喊着“骆组长”“祁总监”,
他就是在刻意强调祁同伟的“总监”身份。
他希望祁同伟能够真正坐实这个“经济专家”的头衔,给绿藤市留下点东西。
骆山河和祁同伟配合得很自然,谈笑自若。
而严良和林奇,则有意和他们保持距离。
其实飞机上的空间就那么大,又能躲到哪去?
但他们下意识地不愿靠近。
两人清楚王政的背景。
应付可以,但像这样打心底里的客气……他们真做不到。
严良轻声摇头,低声说:
“我真佩服老大。”
林奇也叹气:
“他是真能扛住压力。”
严良深表认同。
他望着不远处和王政有说有笑、脸上毫无破绽的祁同伟,心中满是敬佩。
他们都了解祁同伟的为人。
他对犯罪分子向来是毫不留情。
而王政的问题,几乎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可祁同伟还能稳住情绪,像个普通朋友一样交谈。
这种定力,实在难得。
换作是他们,勉强应付一阵还行,要像祁同伟这样长时间保持状态,不露马脚,几乎不可能。
“绿藤市现在什么情况?”
“李成阳人呢?”
林奇表情复杂,压低声音说:
“你居然不知道李成阳去哪儿了?”
严良一脸疑惑:
“怎么了?”
林奇轻声道:
“他在看守所!”
严良一愣:
“他不是新帅集团的首席法律顾问吗?怎么去了看守所?”
他马上反应过来:
“谁进去了?”
林奇笑了笑:
“马帅!”
“听说是涉嫌寻衅滋事,被关进去了。”
严良若有所思。
林奇冷笑一声:
“躲也没用,我们是特殊案件调查处。”
说到自己单位,林奇语气里带着一股自豪。
没错,就是自豪。
刚调到哈市那会儿,她还不清楚特殊案件调查处到底是做什么的。
只知道这是部里五局下面的一个机构。
等真正加入了,才知道这个单位的分量。
这个单位就是个无孔不入的存在!
只要在公安系统范围内,它都能插上一脚。
换句话说,整个公安部,浓缩成了一个单位。
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任何地方公安的力量,权力之大,几乎没边。
林奇刚知道这事的时候,差点不敢相信。
部里怎么会允许这样一支“特例”存在?
后来一想到这个单位的领导——首任处长祁同伟,她就明白了。
不是这个单位特殊,是祁同伟这个人特殊!
这个单位,就是为了让他能发挥能力而专门设立的。
祁同伟的能量,外人根本无法想象。
以中江省为例——
只要特殊案件调查处有任务下来,从省委书记王为民、省长刘鲁豫开始,全省资源随便调。
这是什么样的权限?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祁同伟提出要调取绿藤市历任干部的资料,王为民一句话没多说,直接给批了。
换个人,能调齐这些资料吗?
哪怕是一线刑侦单位,如果没有组织背景,想都别想!
祁同伟要查十二年前的旧案资料,王为民照样痛快答应。
而且是在最短时间内把资料集中起来。
别忘了,那可是十二年前。
那时候档案全靠手工录入,想整理齐全几乎不可能。
可只要祁同伟有需要,中江省立刻行动,毫无保留。
王为民和刘鲁豫虽然日理万机,但只要有风吹艹动,就会亲自过问——
是不是支持得不够到位?
这种调动资源的能力,别的单位敢想吗?
老刑侦里流传一句话:
只要资源足够,就没有破不了的案子!
问题是……
那案子值得重点查吗?
破案是讲代价的。
每位警察都希望手里的案子能顺利侦破。
但现实中,破案率总会受各种因素影响。
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投入和回报难以匹配。
现实里不好类比,容易引发争议。
那就说一个港片桥段。
陈家驹是出了名的猛探,屡立奇功,本该被视作楷模。
但他的上司却总对他不满。
原因在哪?
每次他一出任务,总要撞烂几辆车。
抓一个小罪犯,砸了一辆豪华跑车,警察局得赔钱吧?
办案预算有限,你这边花多了,其他组就少了。
陈家驹风光无限,其他人怎么办?
只能干看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