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年,他们连这样的侧写都没有。
社区排查像在碰运气——想找到目标,却连基本的资料都没有。
没有方向,群众又怎么可能提供有用的信息?
效率低、成本高,收效却微乎其微。
有了这份侧写,至少有了一个切入点。
哪怕用最原始的社区走访方式,也能筛出几个重点对象。
祁同伟清了清嗓子:
“大家听一下,我们现在开始案情分析。”
“首先要确认一点,这个案子,就是四年前突然消失的‘雪人杀手’干的。”
“不是别人模仿作案。”
“我建议,把之前‘雪人’犯下的三起案子并案侦查!”
众人纷纷点头,没人提出异议。
祁同伟继续说:
“既然是连环杀人案,那凶手一定遵循固定的模式。”
“我们在四个现场,找到了几乎一致的特征。”
赵铁民和林奇互相对视,
“没线索也算线索?”
……
哈市警队三人一时语塞。
祁同伟毫无察觉地说:
“这四起案件,有相同的特征。”
“雪人、一排脚印、留有指纹的纸条、还有骨头!”
祁同伟转头对严良说,
“你发现的牛骨绝非偶然。”
“之前几起案子,都出现过同样的东西。”
“这肯定是凶手刻意留下的某种记号!”
严良眉头一挑。
祁同伟继续说:
“更关键的是,凶手从未留下别的身份线索!”
林奇忍不住开口:
“祁处,不是在现场的A4纸上提取到指纹了吗?”
祁同伟反问:
“是,指纹是留下了,可这都过去四年了,你查到是谁的了吗?”
林奇沉默,轻轻摇头。
那指纹是在A4纸上找到的。
一枚右手食指印。
这条线索,祁同伟和严良谁都没怎么提过。
严良分析:
“凶手非常谨慎,几乎没在现场留下任何东西。”
“连A4纸都经过冷藏处理。”
“这么小心的人,怎么会主动留下指纹?”
“怎么看都不对劲。”
祁同伟接着说:
“我翻了四起案件的资料,发现一个怪事。”
“四次提取到的指纹,完全一致。”
“大小、形状、纹路,一模一样。”
“就跟复制出来的一样!”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代表什么?”
林奇皱眉思索:
“挑衅?”
严良摇头:
“我觉得,他是在故意让我们去找指纹的主人。”
林奇疑惑:
“A4纸已经够明显了,我们当然会查。”
“再留指纹,不是多余吗?”
祁同伟提醒:
“雪人想让我们找的人,也许不是凶手自己。”
林奇震惊,眼神愤怒,语气压抑不住:
“他是要找人,就接连杀了四个人?!”
“这得有多狠?!”
祁同伟补充:
“这只是推测。”
严良点头认可。
林奇却看得清楚,两人对这枚指纹都不是很在意。
他们认定,指纹不属于凶手,而是某个第三者。
否则,他们不会对这么直接的线索如此冷淡。
祁同伟解释:
“指纹当然是重要线索,但我之所以暂时搁置,是因为这四年里,根本查不到指纹主人的任何信息。”
哈市三人陷入沉默。
祁同伟继续说:
“从现场来看,我们只能知道凶手大概的体貌特征,别的什么也查不到。”
“所以,我们必须从死者身上下手。”
赵铁民摇头:
“我们已经查得很细了,但什么都没发现。”
祁同伟却说,
“所有连环杀人案件的作案者,其实都有某种心理层面的问题。”
“他们从来不会随机选择目标。”
“他们的选择,往往基于自身的行为逻辑,在潜意识中就完成了筛选。”
“他们可能觉得自己没有刻意计划,但实际上,每一个决定都是有意为之。”
“我们目前无法锁定嫌疑人,但可以通过受害人的特征来反推凶手的目的。”
祁同伟停顿了一下,随后特别强调了一句话:
“请大家清楚一点,连环杀人是一种会上瘾的行为。”
“如果不能尽快将此人抓捕归案,迟早还会有新的命案发生。”
赵铁民、严良、林奇听后,神色都变得凝重。
祁同伟继续说道:
“每个连环杀手都有固定的作案规律。”
“像前两年古都市的连环凶案,凶手专挑单身、穿红色衣服的女性下手。”
“还有香江雨夜连续发生的命案,受害者都是从事特殊行业的出租车乘客。”
他话锋一转,语气低沉:
“那么……”
“这个‘雪人’的目标,又是什么?”
赵铁民立刻追问:
“有什么特定的特征?”
祁同伟神色冷静地答道:
“这个凶手的选人方式,有些特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