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 第272章 长远布局安人心

李怀德在东来顺的那顿庆功宴,排场不算大,但意义非凡。

后勤处几个核心骨干,加上何雨柱,围坐在铜锅旁,羊肉鲜切,炭火正旺,蒸腾的热气模糊了一张张带着笑意与谄媚的脸。

李怀德显然是席间的中心,几杯白酒下肚,脸上泛着红光,话也多了起来。

他虽未明说,但言语间不断暗示着此次“立下大功”、“上面十分满意”,享受着下属们敬仰的目光和恰到好处的奉承。

他尤其多次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语气亲昵:“柱子这次也是出了力的,眼光毒,脑子活,是咱们后勤处的福将!以后大家要多跟何科长学习!”

何雨柱面上带着谦逊得体的微笑,应和着,举杯,涮肉,说着“全凭处长领导有方”的场面话,心里却冷眼旁观。

他知道,自己抛出的那个“跛脚”线索,经过李怀德的“加工”和“上报”,已然成了李怀德仕途上金光闪闪的一块垫脚石。

而李怀德将他推出来,既是安抚,也是捆绑,更是一种宣告——这是他李怀德提拔的人。

宴席散场,已是星斗满天。

何雨柱推着自行车,慢慢走在清冷的街道上,胃里的羊肉温暖实在,但心头的思绪却如这夜色般冰凉深沉。

“狐狸”的威胁暂时解除,那位区计委的“吴处长”想必已悄然落幕(李怀德话语间的暗示已十分明显),西山坳的特务窝点被端,苏青禾的怀表危机也随之化解。

厂内,他借李怀德的势,初步站稳了脚跟,后勤革新稳步推进,话语权日渐加重。

这似乎是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甚至是一个可以趁势而上的节点。

但何雨柱没有丝毫放松。

他知道,李怀德并非可靠的盟友,其人的贪婪与投机本质未变,如今的“赏识”全然建立在利益与利用之上。

而那个神秘的敌特组织“狐狸”是否真的被连根拔起?

西山坳是否就是全部?

他空间里那两辆卡车和物资,如同烫手的山芋,既是对付敌人的利器,也是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

更重要的是,时代的艰难并未过去。

1962年的春荒虽稍有缓解,但物资匮乏的阴影依旧笼罩着每一个家庭。

轧钢厂的食堂,依旧在精打细算地应对着严格的定量,工人们碗里的油水依旧少得可怜。

这种普遍的匮乏,是动荡和危机的温床。

他不能只满足于在后勤处内部搞搞流程优化,节流固然重要,但开源才是根本。

必须想办法,为厂里,也为他自己,开辟一条更稳定、更可持续的物资来源渠道。

一个酝酿已久的念头,在这寒夜归途上,变得异常清晰和迫切——筹建轧钢厂自己的农副业生产基地!

这个想法并非凭空而来。

早在去年最困难的时期,他就动过利用空间灵泉偷偷培育作物、改善伙食的念头,但个人力量终究有限,且风险极高。

而若是能推动厂里正式建立副食品基地,一切便可放在明处,规模化、制度化,不仅能切实改善职工生活,稳定人心,更能为他在后勤系统乃至全厂,积累下深厚的威望和实实在在的根基。

这步棋,关乎长远,关乎未来可能到来的更大风浪中的生存资本。

接下来的几天,何雨柱表面上一切如常,甚至比以往更加勤勉地投入到后勤处的日常管理中,将“三级台账”、“定额领用”等新制度推行得一丝不苟,让李怀德越发觉得他“踏实可靠,可用之才”。

暗地里,他却开始大量查阅资料。

利用去图书馆、以及通过吴教授的关系,他搜集了能找到的所有关于机关单位、大型厂矿创办农场的文件、报道和经验介绍。

从选址、土地性质、作物选择、畜禽养殖、管理模式到政策风险,他默默地进行着研究和梳理。

他注意到,上面确实有鼓励“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风向,不少兄弟单位已经走在了前面,只是规模大小、成效好坏不一。

轧钢厂作为万人大厂,若能成功办起自己的基地,其政治意义和实际效益都将十分显着。

时机成熟了。

这天下午,何雨柱拿着一份精心准备的、关于近期后勤物资保障工作的汇报材料,敲开了李怀德办公室的门。

例行公事地汇报完毕后,何雨柱话锋一转,神色变得略显凝重:“李处长,工作虽然按部就班,但有个根本性的问题,我心里总是没底,想着还是要跟您汇报一下,请您指点。”

“哦?什么问题?说吧。”李怀德心情颇佳,靠在椅背上,拿着茶杯吹了吹气。

“还是老问题,物资来源太单一,太被动。”

何雨柱语气诚恳,“全靠上面计划调拨和少量采购,量卡得死,质也没保证。眼下是稍微缓过气了,可谁知道下半年、明年光景怎么样?万一再有个天灾**,或是计划指标收紧,咱们厂这上万张嘴,可是说断顿就断顿啊。到时候,咱们后勤处首当其冲,压力太大了。”

李怀德闻言,放下茶杯,眉头也皱了起来。

这话戳到了他的痛处。后勤保障不出事则已,一出事就是大事,他刚立了“功”,可不想因为吃饭问题栽跟头。

“这是个现实问题。你有什么想法?”李怀德看向何雨柱,他知道这个下属脑子活,不会无的放矢。

何雨柱拿出另一份他私下准备的、写得密密麻麻的草案,双手递了过去:“处长,这是我业余时间查了些资料,瞎琢磨的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关于咱们厂自己筹建一个副食品生产基地的可行性初探,您看看能不能行?”

“副食品基地?”李怀德愣了一下,接过草案,饶有兴致地翻看起来。

草案写得条理清晰:

一、背景分析:当前国家经济形势和物资供应状况,指出依赖单一计划调拨的风险。

二、政策依据:列举了近期上级鼓励机关厂矿开展农副业生产、改善职工生活的相关文件精神。

三、初步规划:

1. 选址建议:优先考虑厂区周边废弃或低效使用的零星土地、或与附近公社协商租赁贫瘠土地,成本低,易获批。

2. 生产内容:初期以种植高产蔬菜(如土豆、南瓜、萝卜)、耐粗饲的生猪养殖和蛋鸡养殖为主,技术门槛低,见效相对较快。

3. 管理模式:建议由后勤处牵头,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抽调少量职工为骨干,主要利用工人家属、闲散劳力和职工义务劳动解决人力问题。

4. 预期效益:估算若能建成,即便规模不大,一年也可为食堂提供数万斤蔬菜、相当数量的肉蛋,显着改善职工伙食,稳定人心,甚至可有余力补贴困难职工。

四、潜在困难与应对:土地审批、初期投入、技术指导等问题的初步解决思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