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 第239章 后勤新局掌资源

张干事似乎没料到这个年轻人如此镇定且条理分明,被噎了一下,扶了扶眼镜,语气稍微缓和了一点,但依旧强硬:

“你说的情况,其他厂也存在!困难时期,就是要发扬风格,克服困难!不能动不动就向上伸手!”

“我们明白要克服困难。”

何雨柱顺势接过话头,“所以这次申请,我们也附带提交了一份《轧钢厂内部物资挖潜及替代方案》。”

他从随身携带的旧挎包里拿出一份手写的报告,递了过去。

“哦?”张干事挑了挑眉,接过报告,粗略地翻看着。

报告上是何雨柱这两天熬夜整理的,详细列举了轧钢厂目前可以回收利用的废旧物资(如废钢铁、棉纱)、可以寻找的代用品(如用土碱部分替代肥皂)、以及如何通过加强管理减少不必要的消耗等一系列具体措施。

“我们计划成立废旧物资回收小组,建立更严格的劳保用品以旧换新和定额管理制度,鼓励各车间技术革新,减少对特定配件的依赖……”何雨柱简要补充道。

这份报告,既表明了轧钢厂自力更生的态度,也间接说明了厂里确实已经挖尽了潜力,实在无法解决的才来申请,使得之前的申请数额显得更为合理和必要。

张干事看着报告,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敲着,脸色阴晴不定。

他显然看懂了这份报告的分量。

如果对方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你再强行大幅压减,于情于理都说不通,万一真因此出了重大生产事故或**,他也担不起责任。

办公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良久,张干事合上报告,叹了口气,语气终于松动了一些:“嗯……你们厂自己能动脑筋想办法,这很好。看来你这个新科长,还是用了点心思的。”

他拿起红蓝铅笔,重新在那份申请单上修改起来:“这样吧,手套批一千二百副,肥皂一千五百块,工作服批二百套。至于配件……”

他沉吟了一下,似乎在权衡,“6308轴承批五个,dN50阀门批两个。这是最终意见,不能再多了!其他的,你们自己再想办法克服!”

虽然比最初的目标仍有差距,但比起第一轮的砍价,已经好了太多!

尤其是关键配件批了下来,解了燃眉之急!

何雨柱心中稍定,知道这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他立刻起身,郑重道:“谢谢张干事!我们一定用好这批物资,绝不浪费!”

张干事摆摆手,示意他可以走了,态度依旧冷淡,但眼神里那丝挑剔似乎淡了些。

何雨柱拿起批改后的申请单,仔细收好,再次道谢后,退出了办公室。

走在幽深的走廊里,他才发觉自己的后背竟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刚才那一番交锋,看似平静,实则凶险。

每一句话,每一个数据,都可能影响最终的结果。

区计委这条线,果然不好走。

这张干事,看似刻板教条,实则精明厉害,背后是否另有指示,也难以判断。

但无论如何,第一关,算是勉强闯过了。

他拿到了宝贵的批条,为厂里争取到了喘息之机。

回到轧钢厂,何雨柱立刻向李怀德汇报了区计委之行的情况,并呈上了批条。

李怀德看着那张盖着红印、数字有所增加的批条,长出了一口气,用力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好!柱子,干得漂亮!能从张阎王手里抠出这么多东西,不容易!真是派对人了!”

他原本已经做好了被狠狠削一刀的准备,没想到何雨柱竟然还能反扳回一些,尤其是那几个关键配件,简直是意外之喜。

“主要还是厂里自己先要拿出克服困难的态度,我们的方案可能起了点作用。”何雨柱没有居功,语气平静。

“对对对!你那份报告写得好!”

李怀德笑道,“这下我看科里那几个老油子还有什么话说!”

他指的是孙副科长等原本可能看笑话的人。

果然,当何雨柱回到物资科,将区计委批回的条子交给相关干事去办理后续调拨手续时,科室内原本有些微妙的气氛悄然发生了变化。

几位老干事看向何雨柱的眼神里,多了几分真正的惊讶和审视。

他们深知区计委那帮老爷的难缠,尤其是那张干事,是出了名的铁公鸡加碎嘴子,没想到这个新来的年轻科长,第一天走马上任,单枪匹马就去闯了龙潭虎穴,竟然还真能多要点东西回来!

孙副科长脸色复杂地接过批条看了看,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干巴巴地说了一句:“何科长辛苦了。”

何雨柱淡淡点头,没有多言。

他知道,这只是初步立住脚,远未到让人心服口服的地步。

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将这批来之不易、却依旧杯水车薪的物资,合理地分配下去,最大限度地缓解厂的困境,同时还要应对未来更大的缺口。

他立刻召集科室人员开了个短会。

没有空话套话,直接切入主题。

“批回来的东西就这些,大家都看到了。粮食、煤炭、劳保、配件,样样紧缺,样样都重要。”

何雨柱目光扫过众人,“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东西,像打手术刀一样,精准地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既要保障生产不停顿,又要考虑工人基本需求,还不能引发新的矛盾。大家都有什么想法?”

科室内一阵沉默。

以往,这类分配方案大多是李怀德或者老科长拍脑袋决定,或者下面车间吵得不可开交了再来和稀泥。

一位姓钱的老干事推了推眼镜,谨慎地开口:“何科长,按老规矩,是不是先保障几个主要生产车间?然后再酌情分配给辅助部门和后勤?”

另一个年轻些的办事员小声道:“可是……锅炉房、食堂、医务室这些地方也很重要,而且劳保用品他们消耗也大……”

孙副科长清了清嗓子:“要我说,还是得李科长定个大方向,我们再……”

“等领导定方向,下面车间都闹翻天了。”

何雨柱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我们现在就要拿出一个初步方案,供领导参考决策。责任,我来担。”

他拿起粉笔,走到墙边一块小黑板前——这是原来食堂用来写菜单的,被他要了过来。

“我们来算笔账。”

他边说边写,“先说煤炭。目前库存加新批的,大概能撑多少天?各车间、锅炉房、食堂的日均消耗量是多少?如果压缩非生产用电用汽,能省出多少?哪些环节可以尝试掺烧更低价的煤矸石或者寻找替代燃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