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 第214章 饥荒肆虐大地寒

寒意是悄无声息地渗进来的。

先是早晚的风变得刺骨,接着是呵气成霜,再到后来,连正午的阳光都失去了温度,惨白地照在红星轧钢厂高耸的烟囱和冰冷的水泥地上,带不来一丝暖意。

但这物理上的寒冷,远不及人们心头的寒意。

一九五九年的冬天,以一种近乎残酷的方式,宣告了三年困难时期最严峻阶段的降临。

报纸上的口号依旧响亮,“人定胜天”、“节约度荒”,但现实中,饥饿的阴影已经笼罩了四九城的每一条胡同,每一个院落。

粮店门口排起的长队越来越早,越来越沉默。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一种焦灼的麻木,紧紧攥着手里那点越来越珍贵的粮票和副食本,眼睛死死盯着柜台后那日渐稀疏的粮食口袋和见底的油桶。

限量供应,一次又一次地削减。

粗粮的比例越来越高,那点可怜的白面、大米成了橱窗里的摆设,寻常人家轻易见不到了。

蔬菜更是成了奢侈品,菜站门口常常挂出“今日无菜”的木牌,空荡的菜窖里只剩下些干瘪的土豆和发芽的洋葱。

街面上的人们,脸上普遍带着菜色,脚步虚浮。

棉袄显得空荡荡的,一阵风就能吹倒几个。

浮肿病开始悄悄蔓延,先是脚踝,然后是腿,最后是脸,按下去一个坑,半天弹不回来。

学校里,课堂上的朗读声有气无力,操场上的奔跑嬉闹几乎绝迹。

孩子们最大的愿望,从一颗水果糖,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能填饱肚子的窝头。

哀鸿遍野,或许谈不上,但一种无声的、持续的煎熬,确确实实地扼住了这座古老都城的咽喉。

相比之下,红星轧钢厂,尤其是其食堂系统,竟成了这片饥馑土地上一个小小的、令人羡慕的“绿洲”。

这得益于何雨柱。

他主导的“速食面”项目,在上级的大力支持和李怀德的全力推动下,已迅速从一个试验车间,扩展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食品加工车间”。

虽然原料供应同样紧张,但凭借计划内的调拨和何雨柱千方百计“深挖潜力”,生产线始终没有完全停摆。

一箱箱“红星”牌速食面,不仅部分缓解了本厂工人,尤其是一线重体力工种和加班人员的伙食压力,更因其耐储存、便携带的特性,成为了厂里对外协调关系、甚至完成某些特殊任务的“硬通货”和“秘密武器”。

出口创汇的谈判仍在紧张进行,但国内订单,尤其是来自某些特殊部门的订单,已经稳定下来,带来了宝贵的资金和一定程度上的政策倾斜。

这使得轧钢厂在分配本就紧张的粮食定额时,拥有了一丝微不足道,却至关重要的回旋余地。

何雨柱严格执行着李怀德的指示,将这部分“回旋”来的资源,绝大部分都用在了保障基本生产、稳定工人队伍上。

食堂的大锅菜依旧清汤寡水,窝头依旧拉嗓子,但至少量上还能勉强维持,偶尔甚至能在菜汤里见到几点微小的油花,或者发现窝头里掺入了磨得极细的、不知名的干粉,似乎比别处的更顶饿一些。

没有人知道,何雨柱在夜深人静时,会将自己反锁在加工车间的小库房里,意识沉入空间,将灵泉边那些长势惊人的蔬菜——几根翠绿的黄瓜、几个红透的西红柿、一把鲜嫩的小白菜——小心翼翼地摘下,切碎,混入第二天将要使用的大锅菜食材中。

量极少,如同盐花入海,但那股微弱的生机与鲜美,却能在无形中提振着就餐工人的精神和体力。

他也会在熬制浓缩汤膏时,滴入几滴灵泉水。

这使得“红星”面自带的汤料包,味道总是格外醇厚鲜美,成为工人们艰苦劳作后的一点微小慰藉。

这些秘密行动,他做得极其谨慎,如同在刀尖上跳舞。

他知道,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但他无法眼睁睁看着身边那些熟悉的面孔,在饥饿中一点点失去光彩。

然而,厂内的相对稳定,并不能抵消外界日益加剧的残酷。

何雨柱每次上下班,穿过南锣鼓巷,都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变化。

邻居们见面时的寒暄少了,眼神里的戒备和算计多了。为了一点菜帮子、几根葱须子争吵的事情时有发生。

四合院里,更是暗流涌动。

贾家的日子越发艰难。

贾东旭秦淮茹的脸色蜡黄,身形消瘦得厉害,贾张氏的咒骂声也失去了往日的底气,变得有气无力。

棒梗和小当饿得嗷嗷直哭,声音都带着嘶哑。

易中海似乎更加沉默了,眼神深处的算计却愈发阴沉。

他依旧会偶尔接济贾家一点棒子面,但次数明显减少,量也更抠搜了。

刘海中家似乎还能勉强维持,但二大妈脸上的横肉也消下去不少。

阎埠贵算盘打得更精。

何雨柱冷眼旁观这一切,心中并无太多波澜。

他不是救世主,能守住眼前这一亩三分地,护住该护的人,已是极限。

他的核心圈很小:雨水,苏青禾,以及因雨水关系而勉强纳入范围的许大茂兄妹。

每隔一两周,何雨柱总会找一个由头,要么是雨水休息日回家,要么是借口去学校看雨水,要么是苏青禾轮休,他会精心准备一次“加餐”。

地点通常就在何家那间小小的耳房厨房里。

他会提前从空间里取出少量存货——可能是几条小鲫鱼,可能是一小块腊肉,几只风干保存的虾干,或者就是几把格外水灵的青菜。

有时,也会带上几块厂里作为“奖励”下发给他这个“功臣”的“红星”面饼,以及一小罐浓缩汤膏。

他会亲自下厨,用最简单的烹饪方式,最大限度地激发食物的本味。

一碗热气腾腾的鲫鱼豆腐汤,汤色奶白,鲜香扑鼻;

或者是一盘腊肉炒青菜,油光润泽,咸香下饭;

哪怕只是一锅用浓缩汤膏打底,加入了虾干和青菜煮出的面条,也足以让吃惯了清汤寡水的几人感受到巨大的幸福。

许大茂每次都被馋得口水直流,吃得头也不抬,连连感慨:“柱子哥,你这手艺真是绝了!厂里食堂那些跟你比,简直是猪食!”

许小凤则文静许多,但亮晶晶的眼睛和迅速消失的饭菜也显示着她的满足。

雨水总是吃得最开心,小脸鼓鼓的,还会把自己碗里的肉悄悄夹给哥哥和苏青禾。

苏青禾话不多,但她微微泛红的脸颊和柔和的眼神,显露出她的放松和享受。

她有时会带来一点医院配给的、极其有限的营养品,比如几颗维生素片,或者一小包葡萄糖粉,默默地分给雨水和何雨柱。

这种小型聚会,成了寒冷冬日里难得的温暖时光。

暂时隔绝了外面的饥荒与算计,只剩下食物升腾的热气和彼此间心照不宣的关怀。

何雨柱知道这很冒险,但他无法拒绝雨水眼中那份纯粹的快乐,也无法忽视苏青禾眉宇间偶尔流露的疲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