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 第206章 深挖洞,广积粮

屋顶种菜,可以包装成“学习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克服困难”。

甚至……如果可能,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是否能用极隐晦的方式,给张建军那样被压抑的技术人才一点点无声的支持?

这很难,像是在刀尖上跳舞,在悬崖边行走。

需要极高的智慧和定力,以及……运气。

何雨柱缓缓直起身,深吸了一口冰冷而真实的空气,眼神中的迷茫和愤怒渐渐褪去,沉淀为一种更深沉的、带着警惕的冷静。

他整理了一下被风吹乱的衣服,将脸上所有不该有的情绪全部收敛干净,重新变回那个沉稳可靠的何主任。

他迈步离开废弃料场,走向食堂的方向。

脚步沉稳了许多。

然而,就在他即将走出这片区域时,眼角的余光无意间瞥见,不远处一堆废弃的耐火砖后面,似乎有个影子极快地缩了回去!

何雨柱的心猛地一凛,脚步瞬间停住,全身肌肉下意识绷紧,锐利的目光如电般射向那个方向。

那里只有错乱的砖垛和枯黄的杂草,在风中轻轻晃动。

仿佛刚才那一瞥,只是光影造成的错觉。

但何雨柱几乎可以肯定,刚才绝对有一双眼睛,在暗处窥视着他!

从他独自一人来到这里抽烟、沉思、表情变幻,直到最后恢复冷静……整个过程,可能都落入了那双眼睛里。

会是谁?

是易中海派来盯梢的?

是王胖子残余的同党?

还是……那个在庆功宴窗外、在公审大会水泥柱阴影下窥伺的神秘人?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攫住了何雨柱的心脏。

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可以短暂喘息、整理思绪的隐秘角落,却原来,从未脱离过某些阴影的注视。

刚刚下定的“谨慎蛰伏”的决心,在这一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在眉睫的威胁。

暗处的眼睛,究竟看到了多少?又想到了多少?

轧钢厂废弃料场那一眼瞥见的阴影,像一根冰冷的针,深深扎进了何雨柱的后颈,寒意瞬间蔓延至四肢百骸。

他猛地转身,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扫过那片错乱的耐火砖垛和枯黄杂草。

风声呜咽,卷起几片碎屑和尘土,那里空无一人,只有死寂的破败。

不是错觉。

何雨柱的心脏沉沉地跳动着,血液冲上头顶又迅速冷却。

他强迫自己维持着表面的平静,甚至没有再多看那个方向一眼,只是脚步略作停顿,便仿佛无事发生般,继续朝着食堂的方向走去。

但内心的惊涛骇浪,只有他自己知道。

吴教授的警言犹在耳畔回响,张建军空洞绝望的眼神近在眼前,此刻又加上这如影随形的窥视……

这一切都像一把不断收紧的钳子,提醒着他所处的境地是何等凶险。

“思想的动向,最需警惕……”

“稳住心神……”

“独立思考是最招祸的浮木……”

他反复咀嚼着这些话,每一步踏在厂区坚硬的地面上,都像是在夯实自己的决心。

硬碰硬是取死之道,随波逐流又违背本心。

唯一的生路,便是在这狭缝中找到一种平衡——表面上顺应洪流,暗地里,必须为自己,也为身边值得守护的人,筑起一道足以抵御风浪的堤坝。

而这道堤坝,需要实实在在的砖石——那就是粮食,是物资。

食堂主任这个位置,看似管的是烟火灶台,但在眼下这光景,握住的却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人心的权柄,也更方便他接触到物资流动的脉络。

回到食堂办公室,那扇薄薄的门板暂时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和窥探。

何雨柱反手关上门,背靠着冰凉的门板,长长地、无声地吐出一口浊气。

桌上,苏青禾赠送的两本营养学书籍安静地躺着,深蓝色的俄文封面像一片沉静的深海。

他走过去,手指拂过书脊,那冷静而专业的支持感,稍稍驱散了心头的寒意。

不能乱。越是这种时候,越要冷静。

他坐下来,摊开食堂的账本和报表,眼神却逐渐变得深邃,焦点并未落在那些数字上。

意识,悄然沉入了那片与2025年链接的奇异空间。

农家小院依旧静谧,古井无波,井口氤氲着淡淡的、令人心安的玉色雾气。

井边那点被灵泉滋养的土地上,蔬菜瓜果的长势依旧超乎寻常,绿意盎然,硕果累累。

但这里太少了。

对于应对一场可能持续数年的全国性困难,这点产出无异于杯水车薪。

它最大的作用,是作为“引子”,是改善关键餐食品质、必要时救急的底气,以及……培育优化作物种子的试验田。

他的目光扫过空间角落里那些之前零星囤积的物资——少量小米、白面、干货、还有那条金华火腿和几串腊肠。

它们安静地呆在那里,是之前黑市之行的成果,也是他最初的危机意识的体现。

但现在看来,远远不够。

“深挖洞,广积粮。”

这句古老谚语在他脑中浮现。

明面上的“洞”和“粮”,是为轧钢厂。

暗地里的,是为自己和至亲。

他收敛心神,将意识从空间退出,目光重新聚焦在食堂账本上,一个清晰的计划开始在脑中成形。

第一步,明修栈道——合理化增加食堂储备。

他拿起钢笔,在一张新的报告纸上开始书写。

标题是:《关于第一食堂响应号召、深挖潜力、增加应急储备的初步方案》。

笔尖沙沙作响,字斟句酌。

“……鉴于当前严峻形势,为保障生产攻坚期间的后勤供应不间断,稳定工人队伍情绪,建议第一食堂在现有基础上,合理利用边角料及非热门食材,尝试制作更耐储存的应急食品……”

“……利用食堂屋顶闲置平台,进行小范围‘南泥湾精神’实践,种植耐寒耐旱蔬菜(如菠菜、胡萝卜),以期略有补充……”

“……请求后勤处支持,在定额之外,若能协调少量黄豆、绿豆等,可尝试自发豆芽,改善伙食结构……”

理由冠冕堂皇,全部紧扣“响应号召”、“克服困难”、“保障生产”这些政治正确的大主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