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守护何雨水,何雨柱逆袭 > 第134章 谭府余香暖寒檐

何雨柱转身,从自己带来的旧帆布工具包深处,珍重地取出一个用厚油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小包。

解开层层油纸,里面是深绿紧结的龙井茶针,散发着清冽的豆香——正是娄半城中秋家宴后所赠特级龙井中的一部分。

滚烫的开水注入两个搪瓷缸子,翠绿的茶叶在清澈的水中翻滚舒展,袅袅热气带着沁人心脾的清香升腾而起。

伊万学着何雨柱的样子,小心地吹开浮叶,啜饮了一口。

温热的茶汤滑入喉咙,初时微涩,旋即回甘,清鲜的滋味仿佛涤荡了午餐的浓郁,带来一种奇异的宁静和通透感。

他闭眼品味片刻,睁开眼时,满是惊叹:“oчehь... cвeжo! kak вecha!(非常…清新!像春天!)”

何雨柱笑了,端起自己的缸子:“Этo Лyhц3nh. 3eлehыn чan.(这是龙井。绿茶。)”他顿了顿,努力组织着词汇,“mnp. Дpyж6a.(和平。友谊。)”

“mnp. Дpyж6a!” 伊万重复着,郑重地点头,端起茶缸与何雨柱的轻轻一碰。

搪瓷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一个无声的契约。

茶香缭绕中,伊万忽然从自己工装上衣的口袋里摸索了一下,掏出一个火柴盒大小的金属小盒,打开,里面是一枚小小的、金灿灿的徽章,图案是交叉的锤子与镰刀。

“Длr тe6r, xэ.(给你,何。)”

伊万将徽章取出,郑重地放在何雨柱掌心,“cпacn6o. 3a eдy. 3a... mocт.(谢谢你。为了食物。为了…这座桥。)”

金属徽章带着伊万的体温,沉甸甸地躺在何雨柱粗糙的掌心,在厨房顶灯下折射着温暖的光泽。

这不再仅仅是对厨艺的认可,更是一份跨越国界的、朴素而真挚的友情信物。

何雨柱收拢手指,感受着徽章坚硬的棱角,抬眼对上伊万真诚的蓝眼睛,用力点了点头:“cпacn6o, nвah Пeтpoвnч.(谢谢你,伊万·彼得洛维奇。)”

夕阳的金辉透过专家楼高大的窗户,斜斜地洒进食堂。

何雨柱收拾好最后一口锅,将灶台擦拭得锃亮。

他脱下那件沾染了油烟的深蓝围裙,小心地折叠好。

离开前,他习惯性地走到小食堂那面贴着俄语常用词汇表的墙边。

目光扫过那些日渐熟悉的西里尔字母,指尖在一个新出现的词组上停留——“Дyшeвhar пnщa”。

他低声念了出来,发音还有些生涩。

旁边路过的瓦西里听到了,笑着解释:“Дyшeвhar пnщa! Этo 3haчnт ‘пnщa длr дyшn’, kak вaшa kyxhr!(心灵的食物!就像你做的饭!)”

何雨柱咀嚼着这个词组,唇角无声地向上弯起。

他拿起粉笔,在那串俄文旁,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四个汉字:

“心 之 所 飨”

墨绿色的粉笔字,映着窗外熔金般的落日余晖,沉静而温暖。

这舌尖上的纽带,连通的不仅是味蕾,更是这钢铁丛林里,一段段跨越语言与国界的理解与温情。

炉火暂熄,余温犹在。

轧钢厂专家楼小食堂墙上的“心之所飨”墨迹未干,那枚小小的、沉甸甸的锤镰徽章在何雨柱贴身口袋里还带着伊万掌心的余温,四合院的寒冬便已彻底降临。

北风卷着细碎的雪沫子,抽打着胡同里光秃秃的槐树枝桠,发出尖利的哨音。

屋檐下垂挂的冰溜子,在昏黄的路灯下泛着冷硬的幽光。

刚迈进前院月亮门,一股混合着劣质煤烟和炖白菜帮子味道的寒气就扑面而来,与专家楼里暖融的食物香气和“心之所飨”的余韵形成刺骨的对比。

“哥!”

屋门“吱呀”一声开了条缝,何雨水裹着厚厚的棉袄,小脸冻得红扑扑的,眼睛却亮得像寒星,带着期盼,“回来啦?冷吧?炉子上温着粥呢!”

炉火将小屋烘得暖融融的,驱散了外面的严寒。

何雨柱脱下带着寒气的外套,顺手从内袋里掏出那枚小小的徽章,放在条案上。

金灿灿的,在油灯下折射着微光。

“这是什么呀,哥?”雨水好奇地凑过来,小手想碰又不敢碰。

“苏联专家送的,伊万总工。”

何雨柱声音平静,盛了碗热腾腾的小米粥递给她,“谢我做饭的。”

“真好看!”雨水惊叹,小心地用指尖碰了碰冰凉的金属面,“像个小太阳!”

何雨柱嘴角微弯,没说话。

这徽章是灶台间无言的理解,是跨越语言的暖意,也是他在这钢铁丛林里扎下的又一根桩。

他端起自己的粥碗,热气氤氲了眉眼。

日子在轧钢厂食堂的烟火气与四合院清冷的算计间滑行。

年关将近,北风格外凛冽。

这天傍晚,何雨柱刚把专家们晚餐的红菜汤熬上,司机老陈那辆熟悉的“胜利”牌轿车就顶着风雪,再次停在了轧钢厂第一食堂的后门外。

老陈搓着手,带着一身寒气进来,脸上是熟稔又带着点急切的笑意:“何师傅!娄董事长家的车,请您跑一趟!还是家里的事,晚上有几位老友聚聚,点名要尝尝您的‘谭府’手艺!”

谭家菜?

何雨柱心头微动。

娄半城上次中秋家宴见识过他融汇的功底,这次直接点明“谭府”,规格和期待都不同了。

他没多问,只点点头:“成。等我把专家这锅汤收个尾。”

依旧是娄家那间窗明几净的大厨房,但气氛比中秋时更显沉凝。

案板上备下的食材,透着一股低调的奢华:

一只褪净毛、皮色油亮的三黄母鸡,是吊顶汤的灵魂;

一小包色泽金黄、形如银针的顶级官燕盏;

一块巴掌大小、厚实如脂玉的“金山勾”鱼翅,翅针粗壮晶莹;

还有一小篓水灵灵的冬笋尖,几朵形若伞盖的羊肚菌,以及一小坛泥封的陈年绍兴花雕。

没有中秋时的张扬外露,却件件都是内行才懂的门道。

“何师傅,劳您费心。”

娄半城亲自过来了一趟,依旧是那身深灰薄呢中山装,气度沉稳,只是眉宇间比中秋时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审慎,笑容也淡了些:

“都是几个念旧的老朋友,就想吃口地道的‘府上’味儿,清清静静说说话。”

话里话外,透着风雨欲来前的怀旧与谨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