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逆命菩提 > 第198章 未竟之痕

逆命菩提 第198章 未竟之痕

作者:万灵咏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2:21:29

万物生——或者说,万一乐的第三个分身“万物生”——在目睹星瞳等人于星空神殿立下追寻星空的宏愿后,那缕维系着明末时空的意识便如抽丝剥茧般,缓缓收回,跨越无尽的时间迷雾,重归于悬浮于时空长河之外、心海虚莲之上的本体。

本体依旧保持着亘古不变的盘坐姿态,周身愿力如烟似雾,流转不息,与下方奔腾咆哮、承载着无数历史支流与可能性浪花的时空长河隐隐共鸣。

三分身所经历的一切——南宋的挣扎与新生,明末的颓败与中兴,欧陆的烽火与皈依——如同三部厚重的史诗,瞬间融入他浩瀚的识海,带来磅礴的感悟与……一丝难以言喻的违和。

他静静体悟着,对比着。

万弘济在南宋播下的“百业修行法”与“御灵诀”种子,理论上应在后续历史中生根发芽,逐步改变华夏走向,甚至影响后世元气;

万物生在明末重塑国运,以斩龙剑为基构筑新的修行秩序,其影响更应直接延续至近代。

然而,当他以超越时空的视角,试图在时间长河的中下游寻找这些“改变”所理应激起的更大涟漪时,却发现……没有。

历史的洪流,在分身介入的节点之后,似乎只是轻微地偏转了一个微不足道的角度,随即又被一股无形的、强大的惯性拉扯着,朝着某个既定的、充满业力与苦难的轨迹滑行而去。

他未能看到修行盛世在南宋之后崛起,也未能看到以国运修行的明朝能避免后来的神州陆沉。

欧陆的圣光似乎也未能彻底净化后续数百年依旧不断爆发的战争阴云。

心念微动,他将其余十几个分身的经历也一并纳入感知。

他看到第四个分身化作一道清风,降临在十五世纪的美洲海岸。

在那片即将被血与火染红的大陆上,他并未直接对抗即将到来的殖民者,而是悄然点化了数位有灵性的原住民萨满与部落首领,传授了契合自然、与大地共生的原始修行法门(类似强化版的御灵诀与百业法结合)。这帮助他们能更敏锐地感知危险,更强健地生存,甚至能小范围引动自然之力进行防御和迁徙。

他以此增强原住民的抵抗力和凝聚力,避免那场持续数个世纪、导致数千万人死亡的殖民屠杀惨剧。

他看到第五个分身如同一缕悲悯的月光,照进1914年风雨飘摇的奥斯曼帝国。

在针对亚美尼亚人的系统性迫害初现端倪之时,他影响了关键位置的几位官员与军官的心智,植入对和平与共存的微弱渴望。

同时暗中庇护引导亚美尼亚社区的迁徙,试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化解那场在1915至1917年间导致百万人丧生的种族灭绝危机。

他看到第六个分身带着凛冽的肃杀之意,踏入1940年阴云密布的欧洲。

面对即将席卷整个大陆的纳粹狂潮与对特定族群的系统性灭绝,他的手段更为直接。

他并非大规模杀戮,而是以无上神通,精准地“抹除”了纳粹核心层中最为极端、最为高效的几名刽子手的部分关键记忆与决策能力。

并在集中营体系建立之初,便以其和星空的伟力,悄然破坏了数处关键节点的运输线路与指挥系统,延缓、打乱了屠杀的步骤,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

他还看到第七个分身投身于1974年的东南亚,在红色高棉政权崛起前夕,于柬埔寨的乡野民间传播坚韧生存、互帮互助的信念修行法。

增强了普通民众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几率和互助网络,以期在那场1975至1979年间夺走近两百万人生命的疯狂清洗中,能多保留一丝人性的火种与生命的希望。

…… ……

十几个分身,前往不同的历史惨剧节点,或潜移默化,或直接干预,都以巨大的愿力消耗为代价,试图扭转那最黑暗的业力凝聚。

每一个分身回归,都带来了那个时空节点暂时被“修正”的反馈,挽救了无数的生灵,消散了海量的业力。

然而,当所有这些分身的经历与感悟如同百川归海,尽数汇于本体时,万一乐(本体)那古井无波的心境,终于泛起了一丝深刻的涟漪,继而化为浓重的疑惑与沉思。

没有影响!

后世的历史长卷上,他竟找不到这些分身努力留下的深刻痕迹!

美洲原住民依旧几近凋零,亚美尼亚悲剧的阴影依然笼罩,纳粹的毒气室并未完全停止运转,柬埔寨的杀戮场依旧白骨累累……

他所做的一切,仿佛只是在无尽黑暗的业力之海上,投入了几颗石子,激起了一圈短暂的涟漪,旋即被更大的黑暗吞没,未能真正改变那奔涌向前的、充满痛苦的“主干”历史。

“为何如此?”万一乐的意识沉入心海深处,那部给予他一切力量源泉的《菩提》佛经静静悬浮,散发着暗金色的柔和光芒。

他以前所未有的专注与虔诚,将全部心神浸入经文的字里行间,追寻那超越时空的因果法则。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是一瞬,又似是永恒。一段隐藏于经文深处、关于“时空扰动”与“因果收束”的玄奥箴言,如同被拭去尘埃的明珠,骤然在他意识中大放光明!

“……念动缘起,行落果生。然时空如林,一木之动,非撼全林。枝杈分衍,各成其界。欲使万川归海,必引源流归一……”

刹那间,万一乐明白了。

平行世界!

他的分身每一次对过去进行有效干预,并未直接改变他所在的“主世界”的历史,而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被改变的平行世界分支!

那些被他拯救的生命,那些被他消弭的业力,存在于另外一个,或者说另外无数个,与他出身的主世界并行的时空之中!

他就像是一个园丁,不断地在时间的密林中,修剪出新的、更加健康繁茂的枝桠(平行世界),但他最初所在的那棵代表着“主世界”历史的老树,其主干上的伤痕与瘤节,并未因此而消失。

“枝杈分衍,各成其界……欲使万川归海,必引源流归一……”

他反复咀嚼着这段经文。这意味着,仅仅创造平行世界是不够的。

他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将这些因他干预而产生的、更加美好的“支流”,与充满苦难的“主干”重新融合,使世界线归一!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彻底地扭转那沉淀在主干历史中、近乎凝固的庞大业力,当然必须先得完成他那“愿世间众生皆得解脱”的第一宏愿!

这个认知,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重任与……一丝渺茫。

归一世界线,这涉及到的因果与法则,远超他目前的理解。

在理清头绪的间隙,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时间长河中的一个特定节点,一个他未曾派遣分身前往,却始终在他心海中萦绕、回响着无数悲恸愿力的地方——1937年的南京。

既然直接干预过去会创造平行世界,那么,更加细微、更加隐蔽的扰动呢?是否能像蝴蝶振翅,在主世界本身引发一场风暴?

他凝神静气,将庞大的愿力凝聚成一丝几乎不可察觉的、跨越时间的意念,小心翼翼地探向那个充满绝望与黑暗的时空节点。

他没有试图去改变日军的决策,那业力过于深重,牵扯太大。

他而是将目标锁定在南京保卫战前夕的中方守军高层与市政管理者的心念之间。

他如同最精密的工匠,以愿力为刻刀,在那几位关键人物面临抉择的瞬间,潜移默化地强化了他们脑海中关于“疏散民众”、“保存力量”、“进行巷战拖延而非死守孤城”的念头;

他影响了通讯线路,让一些关于日军真实意图和残暴行径的情报,更早、更清晰地传递到决策者手中;

他甚至微调了那段时间南京城内的天气与舆论氛围,让一种“及早撤离”的紧迫感在民间悄然弥漫。

这些扰动细微到了极致,如同在历史的关键节点吹过的一阵微风。

没有神迹,没有超凡力量的直接显现。有的,只是身处历史洪流中的人们,在某个瞬间,仿佛福至心灵,做出了与原本历史轨迹略有不同的判断和行动。

于是,在万一乐所在的这个“主世界”的历史上,南京城的命运,发生了一丝偏差。

更多的市民在城破之前,得以在守军更有组织的协助下,携家带口,仓惶却及时地撤出了这座即将沦为地狱的城市。

守军也依托城防进行了更长时间、更有章法的抵抗,为撤退争取了宝贵的时间。那场惨绝人寰、罹难人数高达三十万的大屠杀,其规模被极大地削弱了。

虽然依旧有零星的战斗、混乱中的伤亡,以及部分因信息闭塞、心存侥幸或种种缘由不愿撤离的人们,最终未能逃脱魔爪,迎来了不幸的结局。

但那个标志着人类文明耻辱柱的、特定意义上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在这个世界线上,并未以历史上那般极端和惨烈的形式发生。

做完这一切,万一乐收回了那缕跨越时空的意念,感到心神一阵轻微的疲惫。

这种繁杂而细微的扰动,对愿力的消耗与控制力要求极高,且效果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那部《菩提》佛经,以及下方那奔腾不息、枝杈蔓延仿佛无穷无尽的时空长河。

平行世界的奥秘,世界线归一的可能……前路依旧漫漫,但方向,似乎已隐现微光。

他拯救了一个悲剧,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尺度上,证明了在主世界进行“修正”的微弱可能性。但这远远不够。

他的目光,再次变得深邃而坚定,投向了那关于“归一”的、更加宏大而艰难的命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