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逆命菩提 > 第191章 圣城朝圣

逆命菩提 第191章 圣城朝圣

作者:万灵咏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2:21:29

(时间:公元1622年,春,万物生抵达维滕贝格约六个月后)

春日的暖阳慵懒地洒向大地,但在德意志中部,一片前所未有的景象正沐浴在更为耀眼的金色光辉之下。

一支由十几辆破旧马车和更多徒步者组成的小型队伍,正沿着一条明显被拓宽、平整过的道路,向着传说中的圣城维滕贝格艰难前行。他们是来自最北端波罗的海沿岸的新教信徒,历经数周跋涉,终于接近了目的地。

为首的是一位名叫奥托的老木匠,脸上刻满了风霜与疲惫,但眼神中却燃烧着炽热的期盼。他的妻子安娜紧紧挨着他,手中攥着一枚小小的木质十字架,嘴里不住地祈祷。他们的儿子,年轻力壮的汉斯,则警惕又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越是靠近维滕贝格,周遭的环境变化就越是惊人。原本因战乱而荒芜的田野,此刻被整齐划一的翠绿麦苗和各类前所未见的蔬菜覆盖,长势喜人,远超寻常。

田埂边有农人正在劳作,他们并非单纯弯腰耕种,时而会停下,闭目凝神,周身隐隐有微光流转,仿佛在与土地和作物进行着无声的交流——那是《神愿法》基础应用于农耕的迹象。

远处的山峦苍翠欲滴,林木葱郁,连空气都变得格外清新,蕴含着淡淡的生机。

道路两旁,原本稀疏破败的村庄已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规划整齐、样式统一却坚固实用的新建村落。还有各处山野,现在都是房屋和食物种植地。

白色的墙壁,棕色的屋顶,每户门前都有一小片精心打理的花园或菜畦。孩子们在村口的空地上嬉戏,笑声清脆,脸上不见饥馑的菜色。更远处,还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新村”如同珍珠般散落在广袤的、被金色光辉笼罩的原野上。

奥托向路旁一位正在修缮篱笆的村民打听,得知像这样的“圣城附属新村”,如今已超过两百个,井然有序地分布在核心区外围。

天空中,那巨大的十字架虚影已经庞大到难以估量,其柔和而威严的金色光芒笼罩范围,据引路的管理人员说,已达上千里之广!在这光芒之下,人心似乎天然倾向于秩序与平和。

在进入核心区域前,他们被引导至一个繁忙的登记处。这里由一些较早抵达、修行有成的原新教神职人员和管理者负责。

奥托一家惊讶地得知,如今直接受圣城庇护和管理的总人口,已突破八十万!并且还在以每日数千人的速度增加。

圣城并没有传统的国王或选侯,而是形成了一套基于修行和贡献的管理体系:最小的单位是家庭和修行小组,之上是村长(通常由修行境界较高—最低炼心二重,或德高望重者担任),管辖二十个或更多新村或一个大型居住区的是区长(最低炼心三重),而整个圣城的日常运转,则由一个由万物生指定、各区区长和主要圣堂负责人组成的议事会协同管理。

至于军队,圣城称之为 “圣光护卫军”,人数目前约一万四(大部分还是最早维滕贝格之人),并非强制征兵,而是从修行《神愿法》锻体部分有成的青壮年中选拔。

最低要求是锻体达到三重境界,并且炼心境界不得低于二重,以确保其拥有足够的力量与坚定的意志,而非单纯的杀戮机器。

也知道目前圣城及附近区域,各种交易最多地以贡献度—积分形式结算,包括进入圣堂修行的时间。

登记完毕,领取了代表临时居民身份的木质铭牌后,奥托一家怀着朝圣般的心情,终于踏入了没有城墙阻隔的圣城核心区域。

首先映入眼帘的,并非繁华的市集或宏伟的宫殿,而是城市边缘耸立着的十根巨大的黑色石柱——十诫恶力场。

十诫石柱:它们并非光滑的圆柱,而是十根粗粝、嶙峋的巨型黑色方尖碑,如同从地狱深处直接刺入人间的罪恶化身。

每一根都高达数十米,材质非金非石,表面布满天然形成的、扭曲而诡异的纹路,仿佛凝固了无数痛苦挣扎的灵魂。

靠近细看,石柱比想象的大得多,力场范围也是更大,能笼罩数千人。

那些纹路竟似在缓缓蠕动,散发出对应各自本质的、令人心神摇曳的邪恶光晕——暴虐石柱蒸腾着灼热的深红雾气,贪婪石柱流淌着粘稠的浊黄流光,傲慢石柱则散发着冰冷刺骨的惨白微光……

它们静静矗立在圣城边缘,如同十位沉默的拷问官,既是诱惑,也是试炼,是所有修行者锻体炼心之路上必须直面和跨越的障碍。

离得最近的一根,缭绕着令人心悸的深红色气息,那是“暴虐”力场。只见场中,数十名身着统一轻甲的圣光护卫军战士,正咬紧牙关,抵御着无形无质却真实存在的怒火冲击,他们周身愿力光芒闪烁,显然在借此磨砺心志,锤炼体魄。

远远望过去,旁边还有其他石柱,散发着贪婪的浊黄、绝望的灰暗等不同气息,都有修行者在其中苦苦支撑,场面肃穆而震撼。

依据十根石柱,划分十个大区,每个大区规定平民每天自愿最多同时进入石柱力场一千人,而后轮换进入。(另外,护卫军每天必须进入,且最好是每天进入不同力场锻体)

穿过这片锻体区域,前方出现了三座风格迥异却同样庄严的圣堂。

三大圣堂:它们呈品字形拱卫着更中心的区域,风格迥异,却又和谐统一在十字架的金色光辉下。

信之圣堂:宛如一座巨大的、坚不可摧的白色堡垒。建筑线条刚硬笔直,几乎没有曲线,通体由某种散发着微光的白色玉石砌成,严丝合缝,浑然一体。

高耸的墙壁上没有任何浮华的装饰,只有深深镌刻的、古老的经文符号,每一个字符都仿佛蕴含着千钧重量,象征着信念的不可动摇。

圣堂顶端并非尖塔,而是一个巨大的、朴素的平顶,仿佛在宣告信仰的基石无需过多粉饰。

内部庄严肃穆,光线明亮,墙壁上刻满了圣经中关于信念与坚守的篇章。众多修行者在此静坐,面容坚定,周身散发着沉稳如岳的气息。

望之圣堂:建筑风格充满了向上的动感与绚烂的色彩。它的主体结构由轻盈的乳白色石材构成,但支撑起巨大的、如同绽放花瓣般的彩色琉璃穹顶。

那穹顶由无数块精心烧制的蓝、金、紫、绿等色彩的琉璃拼接而成,在日光下折射出如梦似幻的斑斓光雨,夜晚则仿佛能自行吸收星光,内部透出温暖明亮的光芒。

整个圣堂的线条都带着一种优雅的弧度,引导人的视线和心灵不由自主地向上攀升,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内部气氛昂扬,隐约有圣歌般的回响,修行者们眼神明亮,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活力。

爱之圣堂:造型最为柔和温暖,仿佛大地的拥抱。建筑呈流畅的圆形,墙体采用暖黄色的细腻石材,触手温润。

屋顶是低缓的圆穹,覆盖着生机勃勃的绿植,甚至有细小的藤蔓和花朵从墙壁的缝隙中探出,随风轻摇。

圣堂周围环绕着清澈的流水与精心打理的花园,几座小巧的喷泉喷洒着晶莹的水珠,折射出彩虹。

整座圣堂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只有一种令人安心、愿意倾吐心声的包容与慈悲。

内部温暖祥和,充满了怜悯与宽恕的气息,许多修行者在此冥想,脸上带着慈悲的微笑,致力于抚平内心与他人的创伤。

星空神殿:这是圣城最神秘、最宏伟的建筑,位于三座圣堂拱卫的中心。

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墙壁,取而代之的是十二根巨大的、仿佛由星光凝聚而成的乳白色光柱,支撑起一片浩瀚无垠的穹顶——那并非实体,而是一片永恒变幻的深邃星空投影。

星云流转,星河流淌,五大行星(金木水火土)的虚影尤其清晰,各自散发着纯粹而磅礴的天地本源之力光华,时而化作咆哮的火龙,时而化作温润的水波,时而凝聚为锋锐的金铁之气……

神殿的地面光滑如镜,倒映着穹顶的星辰,行走其上,宛如漫步于宇宙中央。这里没有神像,没有祭坛,唯有星空与五行真意,是追求超越、窥探法则本源的终极殿堂。

这些建筑(除神殿基本无人外),以其无声却无比强大的存在,共同构成了圣城维滕贝格的脊梁与灵魂,每日吸引着无数朝圣者在此驻足、惊叹,并投身于这前所未有的修行洪流之中。

每一个新抵达圣城的人,都会被引导至三座圣堂前感应,确定自己内心最契合的特质,然后登记加入相应的圣堂,接受更有针对性的引导。

奥托感受到“信之圣堂”的召唤,安娜则对“爱之圣堂”充满亲近,而年轻的汉斯,则被“望之圣堂”蓬勃的朝气所吸引。

除了收到一本纸质版的《神愿法》以外,还有一本来自各自圣堂主教们(炼心三重及以上)的修行感悟。

圣城内部,道路宽阔整洁,人流如织却秩序井然。人们衣着朴素但干净,面色红润,眼神清澈。

没有乞丐,没有巡逻的士兵,一种发自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弥漫在空气中。城市中心,那座奇异的星空神殿高耸入云,穹顶流转的星辰与五行之力令人望而生畏,显然不是他们这些初来者能够靠近的。

据说,每月一日,圣者将会在神殿高处讲道,圣音会响彻整个圣域(十字架笼罩范围),每个人都能清晰听见……

与此同时,远在罗马的梵蒂冈,气氛却与圣城的祥和形成了尖锐对比。

教皇格里高利十五世坐在宝座上,面容比几个月前更加憔悴。他面前站着几位核心枢机主教和皇帝的特使,人人脸上阴云密布。

“统计出来了吗?”教皇的声音带着疲惫。

一位负责情报的枢机上前一步,语气沉重:“陛下,根据各地回报,自新教势力……‘撤离’已有四个月。目前,帝国境内原新教控制的城市、邦国,十之七八已在我方掌控之下。表面上,我们恢复了秩序。”

“但是,”他话锋一转,声音更低,“这四个月里,通过各种渠道前往……维滕贝格的人口,根据不完全统计,已超过六十万!而且还在持续增加!这还不包括原本就生活在萨克森及周边地区的人口。我们派出的探子,前后共计七波,仅有沃尔夫审判官等寥寥数人返回,其余……皆如石沉大海,据信都已‘皈依’那邪说。”

另一名枢机补充道:“根据拼凑起来的情报,那维滕贝格已非寻常城市,他们称之为‘圣城’。没有城墙,内部有诡异的力场锻体,三座分别对应不同邪念的圣堂蛊惑人心,还有一座能引动星辰异象的神殿……他们甚至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管理体系,拥有数万修行邪法的军队!至于那个圣者,据说现在每个月出现一次,我们的人见过一次,却怎么也说不清容貌”

皇帝特使忧心忡忡:“教皇陛下,最棘手的问题在于物资和人心。原本新教地区的人口大量流失,导致田地荒芜(虽然后期圣城周边似乎在恢复生产,但远水不解近渴),手工业停滞。我们接手的许多城市,几乎成了空壳,税收锐减,维持驻军和行政的成本高昂。而且,留下的平民也大多人心浮动,关于圣城神迹的传言愈演愈烈,我们的牧师布道效果大不如前。”

议事厅内一片死寂。他们赢得了土地,却失去了人心和财富,更要面对一个无法用常理理解、在不断膨胀的“圣城”。一种无力感和深切的忧虑,扼住了每个人的喉咙。

……

在原本属于新教、如今被帝**队占领的爱尔福特城,气氛同样压抑。

城市总督,一位名叫冯·埃斯贝克的天主教伯爵,正烦躁地在原本属于新教市长的办公室里踱步。窗外,城市显得萧条冷清,街道上行人稀少,且大多面带菜色,行色匆匆。与维滕贝格的勃勃生机相比,这里死气沉沉。

“粮食储备还能支撑多久?”他问他的副官。

“伯爵大人,最多……两个月。而且价格飞涨,市民怨声载道。”副官小心翼翼地回答,“更麻烦的是,征召来的士兵也开始听到那些传言,军心有些不稳。昨天又有十几个士兵趁着夜色逃跑了,方向……大概是东南边。”

另一名将领啐了一口:“该死的东方妖术!他们不用刀剑,却比任何军队都可怕!我们现在占领这些空城有什么用?就像守着一堆逐渐风化的石头!”

冯·埃斯贝克伯爵停下脚步,望向窗外维滕贝格的方向,尽管相隔甚远,什么也看不到。他沉重地说:“他们不是在毁灭,他们是在……吸收。吸收人口,吸收希望,吸收未来。而我们,却在不断地失血。教皇和皇帝必须尽快拿出对策,否则,不等我们组织起新的十字军,整个德意志的人心,恐怕都要被那所谓的‘圣光’吸干了!”

房间内陷入沉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显得格外刺耳的教堂钟声,仿佛在为一个即将逝去的时代敲响丧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