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逆命菩提 > 第25章 心流暗涌

逆命菩提 第25章 心流暗涌

作者:万灵咏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2:21:29

仁泽生物的实验楼,带着一种混合了陈旧与专业的气息。墙壁是略显斑驳的米白,部分墙皮有些卷翘,但地面打扫得很干净。

通风系统发出低沉的嗡鸣,空气里弥漫着消毒剂、培养基和化学试剂的复杂气味。灯光是冰冷的白色,照亮一排排略显老式但擦拭得锃亮的实验台和设备。

张立峰亲自带路,脚步急促却带着一种久违的轻快。他引着万一乐、星儿和陈树清穿过略显空旷的公共实验区,走向里面相对独立的核心研发区域。

路上遇到几个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他们脸上都笼罩着一层散不去的浅灰色(焦虑),看到张立峰时,眼神里带着询问和不安。张立峰只是简单点头,没有停下解释,但眼神中的那点土黄色(坚韧)和淡金色(希望)的光芒,似乎让这些员工眼中的灰暗稍微淡去了一丝。

核心研发区里,人员更少,气氛也更压抑。几个穿着白大褂的人或在仪器前发呆,或在电脑前无意义地敲打,或在低声交谈,每个人身上都缠绕着或深或浅的深灰(绝望)和浅灰(焦虑)。

张立峰的出现,让他们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带着探寻和一丝麻木。

“大家先停一下手头的事。”张立峰清了清嗓子,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他侧身让出陈树清,

“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陈树清教授,国内抗体药物工程领域的顶尖专家!从今天起,陈教授将作为我们仁泽的首席科学官,带领我们启动全新的研发项目!”

人群一阵小小的骚动。惊讶、怀疑、茫然的目光交织着落在陈树清身上。陈树清的名字,圈内人多少听说过,但也仅限于“听说”。

首席科学官?在这种时候?绝望的深灰在众人心头并未散去,反而添上了几分疑虑的浊黄(愚昧)——公司都要倒了,还请大佛?有用吗?

万一乐的目光平静地扫过这七八个核心研发人员。业力的色彩在他们身上清晰地呈现:

李工(男,约35岁,细胞培养组): 厚重的深灰(绝望)为主,夹杂着明显的浊黄(对前景的愚昧悲观),核心处只有微弱到几乎熄灭的浅绿(技术兴趣)。

王姐(女,40岁左右,纯化组组长):深灰(绝望)中透出压抑的暗红(对不公待遇的愤怒),一丝土黄(责任心)在艰难维持。

小赵(男,27岁,分析检测):相对“干净”,浅灰(焦虑)为主,带着点初生牛犊的浅绿(求知欲),但也被整体的绝望氛围压制。

老孙(男,50岁,制剂开发):浓郁的浊黄(固守经验,抗拒改变)和深灰(混日子等遣散)。

刘工(女,32岁,分子构建):核心有明亮的墨绿(对技术的执着),但被深重的深灰(项目失败打击)和浅灰(家庭压力)死死包裹。

“新项目?”李工忍不住出声,声音带着质疑的浊黄,“张总,我们现在…还有钱做新项目吗?之前的项目都…”

“钱的事我会想办法!”张立峰打断他,语气斩钉截铁,身上土黄色的坚韧光芒亮起,试图驱散员工的疑虑,

“新项目不是空中楼阁!陈教授带来了突破性的技术方向!直接针对贝林妥欧单抗和诺西那生钠这类天价药的工艺瓶颈!目标只有一个——把它们的生产成本,降到现在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十分之一?!”

“贝林妥欧?诺西那生钠?!”

“这怎么可能?!”

人群瞬间炸开了锅。震惊、难以置信、甚至觉得荒谬的情绪在弥漫。

深灰的绝望中,炸开大片的浊黄(怀疑)和惨白(惊惶于可能的再次失败)。老孙更是直接摇头,嘟囔着:“天方夜谭…年轻人不懂行…”

陈树清上前一步,推了推眼镜。万一乐强大的心神力量早已悄然覆盖全场。一股温和、坚定、令人心神安宁的力量如同无形的潮汐,瞬间淹没了整个核心研发区。

翻腾的浊黄(怀疑)、惨白(惊惶)如同被投入净水中的泥沙,迅速沉淀、淡化。深灰的绝望虽然顽固,但也被强行压制下去,不再那么令人窒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强行拉回的、前所未有的专注感。

陈树清的声音在愿力场的加持下,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和说服力:“我知道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请给我,也给你们自己,一个证明的机会。”他没有长篇大论,直接指向旁边一块白板,

“李工,请把你们现有用于单抗表达的cho细胞株的常规表达量数据写在这里。王姐,贝林妥欧类似物你们之前做纯化摸索时的收率是多少?主要损失在哪一步?小赵,现有工艺下抗体的关键质量属性(cqAs)批次间波动有多大?老孙,现有制剂在加速稳定性测试中最突出的降解途径是什么?刘工,你们之前尝试优化载体构建遇到的最大表达瓶颈是什么?”

由于来之前张立峰已经大概介绍了实验室情况,因此快刀斩乱麻,一连串专业、精准、直指核心的问题,如同手术刀般切开了混乱的表象。在万一乐愿力场的强力维持下,所有人心头翻涌的杂念(浊黄、惨白、暗红)被最大程度地压制,大脑被强行拉入一种高度理性、专注的状态。

对技术的本能(李工微弱的浅绿、王姐的土黄、小赵的浅绿、刘工被压抑的墨绿)被前所未有地激发出来。

李工愣了一下,下意识地走到白板前,写下一串数字。王姐皱着眉,努力回忆着失败的数据,也开始补充。

小赵立刻调出电脑里的历史检测报告。老孙虽然脸上还带着不情愿的浊黄,但制剂稳定性是他的专业领域,习惯性地指出了几个关键降解点。

刘工更是眼睛一亮,飞快地说出了困扰她许久的载体优化问题。

实验室里的气氛陡然一变。绝望和焦虑暂时退居幕后,专业的讨论、数据的碰撞开始占据主导。白板上很快写满了问题和初步数据。

“好!”陈树清看着白板,眼中墨绿色的光芒大盛。他指向李工写的表达量数字,又调出自己笔记本上的数据投影,

“请看这里!我们筛选的新工程化细胞株,在特定培养条件下,表达量是你们现有基础的两倍以上!而且质量属性稳定!”

“两倍?!”李工失声叫道,之前的质疑(浊黄)瞬间被震惊和一丝被点燃的技术好奇(浅绿)取代。

“再看纯化!”陈树清指向王姐列出的低收率痛点,调出自己的层析图谱和工艺方案,“采用这种新型混合模式填料和优化的洗脱策略,结合我们提出的两步纯化法,理论上收率可以提升百分之三十!杂质去除更彻底!”

王姐死死盯着图谱,作为经验丰富的纯化组长,她一眼就看出了其中蕴含的精妙和可行性,压抑的暗红(愤怒)被纯粹的兴奋取代,土黄(责任)和浅绿(兴趣)燃烧起来:“这个峰…这个分离度…有道理!真有可能!”

陈树清语速飞快,思路清晰得可怕。他针对每个人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研究,抛出一个个经过深思熟虑、或大胆或精妙的解决方案。他不再是那个被学术圈排挤的失意者,而是一个掌握着关键钥匙、充满自信的开拓者。

万一乐的愿力如同最高效的催化剂和稳定剂,不仅持续净化着众人心头的负面业力,更将陈树清的技术灵感(墨绿偏执)和逻辑思维推升到极致,同时确保他输出的信息精准、有条理,直击听众的理解核心。

“刘工,你提到的载体表达瓶颈,问题很可能出在启动子序列的优化和mRNA稳定性元件上!我这里有几种非主流的调控元件组合方案,数据表明能显着提升难表达抗体的产量!”

“老孙,制剂稳定性问题,传统的糖类稳定剂效果有限且成本高!试试这几类新型多肽\/小分子复合稳定剂,我们初步的加速稳定性数据非常好!”

一个个困扰仁泽许久的技术难题,在陈树清精准的“诊断”和“处方”下,仿佛看到了解决的曙光。实验室里的气氛彻底变了。

深灰的绝望被不断涌现的技术可能性驱散,浊黄的怀疑被专业的数据和逻辑说服,惨白的惊惶被逐渐增强的信心取代。李工、王姐、小赵、甚至起初最抗拒的老孙,眼中都开始闪烁起专注的浅绿(求知、好奇)和重燃的土黄(工作热情)。

刘工身上那被深灰包裹的墨绿(技术执着)更是彻底挣脱了束缚,变得无比明亮,她几乎要扑到陈树清的电脑屏幕前。

“陈教授,您那个稳定剂配方里,组分c的浓度梯度实验数据能给我看看吗?”

“张总!我们那台闲置的AKtA pure系统,完全可以用来做这个新纯化工艺的小试验证!”

“李工,细胞培养室立刻准备,按陈教授给的参数,启动新细胞株的复苏和适应性培养!”

“小赵,把分析检测Sop准备好,重点监控陈教授强调的这几个新cqA指标!”

指令和讨论声此起彼伏,带着久违的活力和急切。实验室仿佛从沉睡中苏醒,冰冷的灯光下,是重新被点燃的技术热情。

张立峰看着眼前这一幕,激动得眼眶都有些发红。他知道,技术突破还远未成功,资金困境依旧如山,但至少,这支濒临溃散的队伍,找回了魂!

那核心的土黄(坚韧)和淡金(初心)前所未有的明亮。他看向万一乐,眼神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感激和敬畏。

万一乐只是微微颔首,目光落在被众人围在中间的陈树清身上。他能清晰地“看到”,陈树清身上那层厚重的深灰(失望)和暗红(愤怒)业力,正在被他自己重燃的技术热情(明亮的墨绿)和实现理想的希望(温暖的淡金)快速净化、转化。那颗被尘封的“钥匙”,正在绽放出它应有的光芒。

星儿安静地坐在实验室角落一张闲置的椅子上,晃荡着小腿。她不太明白叔叔阿姨们在激动地讨论什么,但她能感觉到,这个原本灰蒙蒙、让人有点喘不过气的地方,现在充满了明亮、暖和的气息,就像阴了很久的天突然放晴了一样。她喜欢这种气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