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逆命菩提 > 第143章 砺刃

逆命菩提 第143章 砺刃

作者:万灵咏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2:21:29

太阳系内轨道 - “螣蛇-07”号快速运输舰 - 2026年11月3日

幽暗的舰舱内,并非一片沉寂。低沉的引擎嗡鸣是永恒的背景音,混合着空气循环系统轻柔的嘶嘶声。淡蓝色的指示灯带镶嵌在舱壁和甲板上,勾勒出简洁而高效的内部结构。

六十名玄武军战士,身着暗黑色作战服,绝大多数静坐在自适应减震座椅上,闭目养神,周身气血内敛,但那股经过千锤百炼的煞气依旧若有若无地弥漫开来,让舱内温度都似乎比外界低了几度。

这是前往水星的“螣蛇-07”运输舰。舰长龙三,金狼,第七大队队长。

如同一尊铁铸的雕像,坐在舰桥指挥席上,目光锐利地扫过面前的多幅全息星图和数据流。

他身后,坐着这支精锐小队的核心:

左一,龙五,灰熊,中年男子,沉稳如山,双手抱胸,七锻后期五炼后期,任第七大队第一分队队长;

右一,龙七,幽影,身形苗条,短发女子,面容清冷,眼神锐利如刀,气息却近乎完全隐匿,七锻后期五炼后期,任第七大队第二分队队长;

右二,龙九,随意地靠在靠背上,迷彩服勾勒出结实流畅的肌肉线条,几处磨损更显硬朗。面容尚带几分青涩,但沉静中透着一股久经磨砺的沉稳与警惕,即使静坐,也散发着随时能投入战斗的压迫感。七锻后期五炼初期,任第七大队第三分队队长。

后面依次坐着:龙十一,正是之前前往日本处理红莲事件的中方负责人。男,精悍机敏,脸上有一道淡淡的旧疤,七锻中期五炼中期,任第二分队副队长;

龙十四,男,斜倚着靠背,军靴随意交叠,迷彩服领口松开两颗扣子,露出锁骨处一道浅疤。他左手夹着半截没点燃的烟,右手无意识摩挲着战术手套上的磨损纹路,眼角的皱纹里积着风沙,看人时总半眯着眼,像只假寐的老狼。七锻中期五炼中期,第一分队副队长。

龙十七脊背挺得笔直,双膝分开与肩同宽,右手虎口正卡在能量兵器上。他下颌线绷成冷硬的直线,鼻梁高挺如刀削,左额角贴着块渗血的纱布,却丝毫不影响眼神的锐利——那目光像两道激光,正扫过前方三百米外的林线,喉结每十分钟滚动一次,是在无声地计数。七锻中期五炼初期,第三分队副队长。

龙二十,帽檐压得很低,只露出一截挺直的鼻梁和微微扬起的下巴。手指在膝盖上打着节拍,偶尔扯动嘴角吹声轻哨,帽徽在树影里明明灭灭,像颗不安分的星子。七锻初期五炼初期,任第二分队副队长。

除了这些最早一批特设建立的“龙”字号强者,舱内还有前身出自狼牙、深蓝等同样资深的特种兵,以及更多后期选拔上来的七锻好手。

他们是一个整体,一架为征服恶劣环境而打造的战争机器。

舰舱一侧,固定着数个武器架,上面是造型简洁却充满力量感的单兵能量武器和实体弹药武器(应对不同环境),以及特制的冷兵器——这些对于高锻强者而言,有时比能量武器更可靠。

医疗舱位于舰腹,配备了基于愿力和纳米机器人的快速治疗仪,足以处理绝大多数外伤和内环境紊乱。

通讯阵列不断尝试与地球、“南天门”及其他行星的兄弟部队建立稳定连接,但水星附近的太阳风暴干扰强烈,信号时断时续。

雷达系统则全力工作,扫描着前方可能存在的微陨石带或异常能量波动。

舰艇中段,堆放着此次任务的关键物资:模块化的高强度复合材料板、数个密封的“中型业力熔炉”和更多“小型业力熔炉”核心、环境改造装置、以及足以支撑六十人数月消耗的浓缩食物、水循环系统和备用聚变能源核心。

在一个角落里,一个看起来略显文弱的年轻人正低头看着手中的数据板。

他叫孙立文,是这支队伍里唯一一个六锻六炼的存在,也是全军仅有的两位达到此境界的非七锻成员之一(另一位被派往了更遥远的冥王星)。

他并非战斗力见长,但其强大的心神计算力和对愿力的精细操控,使他成为了任务中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和“人形雷达”。

龙十一活动了一下脖颈,走到孙立文旁边坐下:“秀才,紧张不?这鬼地方可比训练营的模拟舱刺激多了。”

孙立文推了推眼镜,笑了笑:“还好,数据模拟了七百多次了。倒是十一哥,你脸上的疤,好像淡了点?”

“嘿,锻体境界上来了,肉身自愈力强。”龙十一摸了摸脸颊,随即目光瞥向不远处一个正在检查装备的女兵,

“看到没,吴意。上次去樱花国处理红莲那摊子事,她还是个刚有点苗头的新兵,现在也七锻初期五炼初期了,进步贼快。” 吴意似乎感受到目光,抬起头。

她剪着一头利落的短发,脸庞线条分明,眼神坚定。她对着龙十一微微点头示意,算是打过招呼,又继续手中的工作,一丝不苟。

水星 - 卡洛里斯盆地边缘 - 11月5日

经过数日航行与谨慎的轨道切入,“螣蛇-07”号最终选择在一片相对平坦、但背靠巨大悬崖的环形山边缘降落。

这里日照时间极长,但悬崖提供了宝贵的阴影区,并且地质扫描显示下方有稳定的大型空洞结构,或许可作为未来基地的扩展区域。

更重要的是,旁边就是一片巨大的、因陨石撞击形成的扭曲裂谷,那里充满了狂暴的太阳风粒子流、极端温差和强烈的地磁异常,环境恶劣到足以让普通探测器瞬间失灵——正是绝佳的天然锻体场所。

舱门打开,一股干燥、没有任何气息的热浪(虽然防护服隔绝了温度,但心理上能感受到)扑面而来。

眼前是锈红色的无尽荒原,天空是永恒的墨黑,巨大的太阳悬挂其中,散发出令人不敢直视的刺目光芒。远处的地平线因高温而扭曲。

“行动开始!”龙三的命令通过内部通讯频道响起,简洁有力。

任务一:构筑前哨

(龙三亲自带队,包括龙五、第一分队20人和第三分队10人)

战士们迅速行动,投放建筑材料和机器人,告知要求。模块化建筑材料被工程机器人精准投放、展开。

十个预制的、约五十平米的银白色房间地基很快铺设完成,每个房间内部都开始安装一个小型业力熔炉核心。

它们将吸收并转化水星恶劣环境中弥漫的“死寂”、“荒芜”、“极端”等负面业力,转化为可供修行者吸收锤炼自身的特殊能量流。

中央,一个更大的空间被留出,用于安装那座中型业力熔炉,它将作为整个锻体平台的核心,调节能量输出,并连接未来的永久性设施。

同时,一间简易实验室被快速搭建起来,同行的唯一一位五炼科学家(一位材料学专家)带着孙立文和两名助手,开始将带来的精密仪器安装调试。

并开始着手分析现场采集的岩石和土壤样本,为三个月后大型运输舰带来的封闭生态系统建设做准备。

实验室的墙壁很快挂满了初步的数据图谱。

任务二:方圆探索

(20人,龙七、龙十一、龙十四、龙二十各带一队,共计四队)

龙十一和吴意被分在同一小队,负责东南方向扇形区域探索。

“跟紧我,菜鸟。”龙十一检查了一下手臂上的环境传感器和肩扛式探测仪,对吴意说道。

虽然吴意已是七锻,但在他这位老牌“龙组”成员面前,依旧带着看新人的调侃。

吴意没说话,只是默默调整了一下手中能量步枪的功率输出,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周围嶙峋怪石和深邃的阴影。她的炼心境界让她对环境的感知尤为敏锐。

他们一路留下信标,记录地形地貌,采集异常矿物样本。探测器不断扫描着生命迹象,结果一如既往——毫无生机。

但他们发现了一条富含稀有金属的矿脉,以及一处奇怪的地热异常区(可能是远古火山活动的残留)。

“这鬼地方,真是…干净得让人发毛。”龙十一踢开一块石头。

“极端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资源。”吴意轻声回应,她正在记录一处岩石上奇特的风蚀纹路,“对于锻体和精神锤炼,这里比地球任何地方都高效。”

任务三:极地建站(龙五,龙十七带着10人,乘“螣蛇-07”前往两极)

运输舰再次起飞,低空掠过水星表面。下方是连绵的环形山、陡峭的悬崖、一望无际的平原,景象单调而壮丽。

由于没有大气,阳光照射处亮得刺眼,阴影处则漆黑如墨,界限分明。偶尔能遇到巨大的断层悬崖,落差数千米,蔚为壮观。

他们先抵达北极。

这里拥有水星上罕见的永久阴影区,坑底温度极低,可能存在水冰。

战士们穿着巡天-II型防护服,依然能感受到刺骨的寒意(相对于日照区的极端高温)。他们迅速选址,部署了自动化太阳观测站和深空监测阵列。

这些设备将持续监测太阳活动,为地球和太阳系内航行提供至关重要的预警。 随后他们又飞往南极,重复了类似的工作。

站在水星极地,仰望星空,太阳变得不再那么庞**人,而银河则如同一条璀璨的光带横贯天穹,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更加清晰、震撼。这种孤寂与宏大并存的感觉,让每一位战士都心生敬畏,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开拓的决心。

一个月后,水星前哨站“砺刃”。

短短一个月,“砺刃”前哨已初具规模。十间锻体室和中型训练室全部投入使用,业力熔炉稳定运行,将原本致命的环境业力化为了战士们锤炼自身的“磨刀石”。

实验室已取得了初步成果,确认了数种水星特有矿产的价值。 探索小队绘制了周边上千平方公里的详细地图,标注了多处资源点和潜在风险区域。 极地观测站也传回了大量宝贵的太阳活动数据。

龙三站在前哨最高的观测平台上,看着在恶劣环境中挥汗如雨、借助熔炉能量疯狂锻体的战士们,又看了看远处那艘静静停泊的“螣蛇-07”和更广阔的、死寂而壮丽的水星大地。

八大行星,将是人类进军深空的第一处真正意义上的“磨刀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