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逆命菩提 > 第132章 初窥星海

逆命菩提 第132章 初窥星海

作者:万灵咏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2:21:29

离开地球大气层的瞬间,万一乐感受到的并非想象中的绝对寂静,而是一种更深邃、更宏大的“声响”。

那是充斥在行星际空间中的各种能量和粒子流穿梭不息所形成的宇宙背景韵律,只是人类的耳朵无法捕捉。

他回头望去,地球如同一颗巨大的、镶嵌在漆黑天鹅绒上的蓝宝石,白云缭绕,海洋蔚蓝,大陆板块的轮廓清晰可见。一种难以言喻的壮丽与脆弱感同时涌上心头。

在这无垠的黑暗中,它是如此珍贵而孤独的家园。与他离开时内部正发生的万物启灵的蓬勃生机相比,这片包裹着生机的宇宙空间,显得格外冷冽、空寂,却又蕴含着难以想象的能量。

近地轨道 - 离开地球后1小时

在地球之内,他掌控的“天地之力”——呼风唤雨、引动雷霆、感应地脉——是基于行星自身的大气循环、海洋运动、地壳活动和磁场交互。而一旦脱离了这个温床,置身于真正的宇宙空间,万一乐立刻感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天气”与“天象”。

这里没有空气,因此没有风,也没有雨。但这里有更本质的力量:

太阳风:持续不断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从太阳表面喷射而出,以每秒数百公里的速度刮过行星际空间,冲击着行星的磁场,这才是宇宙尺度下的“风”。

它无声却狂暴,能撕裂脆弱的大气,也能在两极点燃绚烂的极光——那不再是神话,而是粒子流与磁场碰撞激发的物理现象。

引力潮汐:不再是地球上日月引起的微弱潮汐。在这里,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太阳、月球、乃至其他行星的巨大引力源如同看不见的旋涡,拉扯着空间本身,影响着每一个天体的轨道和姿态。行星间的引力博弈,才是塑造太阳系格局的根本力量。

宇宙射线:来自太阳系之外乃至银河系深处的极高能粒子,它们以近乎光速穿行,是宇宙中无处不在的背景辐射,也是生命演化潜在的威胁和契机。

辐射:太阳的电磁辐射覆盖全波段,从温和的可见光到灼热的紫外线、x射线,能量强度远超地表所见。所有这一切,共同构成了宇宙空间的“恶劣天气”。

而他之前所调动的“风雨雷电”、“日月星辰”之力,在此刻他的感知中,开始了惊人的蜕变和溯源。

那呼风唤雨之力,褪去了表象,显露出其本质——是对能量流动的掌控。

宇宙中最大的能量源是恒星,风雨雷电不过是恒星能量驱动下,行星局部能量循环的具体表现。

他现在能直接感知并尝试引导的,是更本源的宇宙能量流:太阳辐射能、粒子流的动能、引力势能、甚至空间本身微弱的波动。

那感应到的“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力,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本质进化!

他的愿力感知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穿透物质表象,直溯其宇宙学起源:

水(h?o):氢,来自宇宙大爆炸的最原始元素;氧,是大质量恒星内部核聚变的产物,在超新星爆发中洒遍星际。水,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分子之一,是生命之源,也是彗星的主要成分,它承载着恒星的生与死。

火:这不再是简单的燃烧现象,而是恒星核聚变的代名词!是驱动整个宇宙能量循环的引擎。太阳每秒将数百万吨氢转化为氦,释放出巨量的光和热,这才有了地球的光明、温暖和天气系统。“火”之力,在此晋升为对聚变能和高能等离子体的初步理解和感应。

木:在地球上代表生命和生长。宇宙视角下,它代表了复杂分子的形成。碳、氧、氢、氮、磷……这些构成生命的关键元素,无一不是在恒星熔炉中锻造,并通过超新星扩散,最终在适宜的行星上组合成有机分子。木之力,关联的是宇宙物质走向复杂化的进程。

金:并非特指黄金,而是泛指所有重元素。铁、金、铀……这些比氦重的元素,几乎全部来自于垂死恒星的最后辉煌——超新星爆发,或者更极端的宇宙事件,如中子星合并。金之力,象征着恒星的死亡与馈赠,是宇宙炼金术的终极产物。

土:代表大地、固态物质。在宇宙中,它是星际尘埃、小行星、行星核心。这些固体颗粒凝聚自星云中的重元素,是行星形成的基石。土之力,关联着物质的凝聚与固化,是引力将分散物质塑造成天体的过程。

“原来如此……”万一乐心中明悟,“五行并非地球独有,它描绘的是整个宇宙物质循环的壮阔图景:氢(水基)在恒星(火)中聚变,生成碳氧等元素(木),恒星死亡爆发抛出重元素(金),这些物质冷却凝聚形成新的天体与尘埃(土)……循环往复,永恒不息。”

五行轮转,相互转化。

他的力量核心,从那依托于一方天地的“天地之力”,真正进化为了能初步感应和引动微观粒子与宏观宇宙能量的宇宙五行之源力。虽然只是初窥门径,但前路已然不同。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片光芒与能量的源头——太阳。

那不再是一个温暖的光盘,而是一个充斥着他整个视野的、沸腾燃烧的等离子球体。日冕层如同燃烧的毛边,延伸出数百万公里,巨大的日珥如龙蛇般腾起又落下,黑子区域仿佛深渊之眼,其内部进行着惊心动魄的核子舞蹈,释放出难以计量的光和热。

那是力量的终极源泉,是太阳系所有能量和大部分元素的故乡。

一股强烈的冲动促使他想立刻飞向那颗伟大的恒星。但他按捺住了这份冲动。在前往那终极熔炉之前,他需要先看看自己的同胞们,在这片新拓展的疆域里,走到了哪一步。

近地轨道 - 离开地球后2小时

他的感知首先覆盖了地球附近的太空设施。

原本的“天宫”空间站已被一个庞大无比、结构复杂的银白色组合体所取代——“凌霄殿”。

它不再只是一个科研前哨,而是一个大型轨道船坞和科研中枢,无数小型工程艇如同工蜂般在其周围忙碌,进行着维护和扩建作业。透过巨大的观测窗,可以看到内部穿着轻型宇航服或甚至只穿着便服(意味着内部环境已完全地球化)的科研人员,在各种先进的仪器前工作,研究领域显然已从微重力实验扩展到了材料科学、能量传输、乃至初步的宇宙生态学。

不远处,另一个更加宏伟的设施——“南天门”——正在运行。

这是一个专门的大型轨道拼装工厂,其核心区域,正躺着数艘初具雏形的星舰骨架!最大的一艘,长度恐怕超过千米,代号正是“盘古号”。

巨大的机械臂正在为其安装装甲板和疑似推进模块的设备。万一乐能感受到那巨舰内部蕴含的庞大能量反应,以及运用了部分愿力传导技术进行结构强化的痕迹。这里,是人类走向深空的起航码头。

月球 - 静海基地 “广寒宫”

他的意识降临月球,巨大的透明穹顶之下,是成片的绿色植物区、生活区和工业区。“广寒宫”基地已然成为一个可以长期自持的中型城市,常驻人员预计超过五千人。

他看到人们在低重力环境下行走、工作,甚至有不少人在专门的区域进行着业力锻体或愿力炼心的修行,低重力环境似乎对某些阶段的锻炼有独特的加成效果。

但他也“听”到了一些问题:

部分封闭生态系统循环效率仍需优化,有轻微的异味;

长期低重力环境对部分非修行者的身体状况仍有影响,需要依赖旋转舱模拟重力;

水资源循环虽能保障,但依旧珍贵;

以及,部分人员产生了远离地球家园的心理孤寂感,尽管有高速量子通讯,但这种距离感是实实在在的。

太阳系行星概览 - 离开地球后3小时

万一乐的感知以超越光速的速度(通过愿力直接感应宇宙信息)扫过整个太阳系,瞬间掌握了人类目前的大致开发情况和各行星的生命状态:

水星:无人永久基地,仅有数个自动采矿机器人实验站,开采稀有金属。环境极端恶劣,无生命迹象。

金星:浓厚的硫酸云大气层之下,有数个耐高温高压的无人探测器和科研气球在持续工作,研究温室效应极限和地质活动。如同地狱,无生命。

火星:人类除月球外重点开发对象。已有三座大型科考站(“祝融站”、“荧惑站”、“希望站”),常驻人员约八百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地球化改造前期研究,包括融化极地冰盖、引入特殊藻类和地衣改造大气。火星土壤深处是否存在过原始微生物仍是争论焦点,但目前未发现现存的复杂生命。

木星系统:一艘名为“夸父”的大型核聚变动力探索舰正长期驻留在木星轨道,对其大气、磁场和卫星群进行深入研究。巨大的木星本身是气态巨行星,无固体表面,但其强辐射场和风暴系统本身就是巨大的能量源。

在其卫星木卫二(欧罗巴) 的冰层之下,确认存在全球性液态水海洋!一座小型、坚硬的“破冰”科考站已建立在冰面上,正在钻探探索,怀疑其海洋中存在厌氧微生物或更复杂的生命形式,这是太阳系除地球外最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地方。

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均设有无人或极少人轮换的自动化科考站,主要研究行星环、奇特的气候现象及其冰卫星。环境严酷,无生命迹象。

冥王星及柯伊伯带:是人类无人探测器前沿阵地,负责太阳系边疆的探测和预警。

总体状况:截至此刻,常驻在地球以外太空的人类总数约为六千五百人,其中月球五千,火星八百,其余分布在空间站和各探测舰上。几乎所有人都在不同程度地修行业力九锻法和愿力九炼法,以适应太空环境。修为高深者(如部分驻站军官和科研领头人)已达到净尘初阶或中阶水平,可在太空环境中短时间生存,并运用愿力辅助工作。

至于其他国家的航天发展:他们仍在努力追赶。得益于“伏羲”智能和“玄甲”机器人的部分技术共享(通过“澄心”平台有限开放),他们的空间站建设速度和探测器成功率大幅提升。

但像“凌霄殿”、“南天门”、“夸父舰”这样的核心工程,以及基于愿力修行的太空适应体系,仍由华夏主导。一种基于实际贡献和能力的新一代国际太空合作秩序正在形成,但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俯瞰着这波澜壮阔的太阳系开发图景,万一乐心中充满了欣慰与期待。人类的脚步已经迈出,虽然只是蹒跚学步,但方向正确,未来可期。

最后看了一眼那颗孕育万物也正被万物改变的蓝色星球,以及远方那光芒万丈的太阳,万一乐下定决心。

下一站,他将不再停留于观看。他要去往那力量的源头,亲身体验恒星的伟大与威严,去验证他新生的、源于星辰的五行之力。

他的身影化作一道细微的流光,脱离地球轨道,调整方向,义无反顾地朝着太阳系的中心——那颗熊熊燃烧的恒星——加速飞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