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逆命菩提 > 第38章 基石与蓝图

逆命菩提 第38章 基石与蓝图

作者:万灵咏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2:21:29

6月22日,晚八点。

仁泽临时总部大楼顶层的小会议室,再次成为风暴中心。窗外,园区灯火通明,新入职的员工们仍在熟悉环境或进行初步培训,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初创期的蓬勃与忙碌。室内,灯光将张立峰、陈树清、万一乐三人的身影投在墙面的巨大投影上。

张立峰面前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正显示着银行账户的余额页面。那串长长的数字,代表着足以让任何药企疯狂的资本力量。

“各位,”张立峰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喜悦和压力,“截至今日下午五点,‘维髓元’(诺西那生钠优化版)16.8亿转让金,已全额到账!加上之前贝林妥单抗的14亿,我们账上能动用的现金,总计30.8亿人民币!”

他切换投影,一份极其详尽的资金分配规划表呈现在眼前:

“资金分配如下(单位:人民币):

1. 研发大楼建设(两栋):首期投入¥400,000,000(4亿)。支付鼎和建筑公司前期款项(设计深化、场地平整、基础施工、首批建材采购)。确保主体结构按计划推进。

2. 中试车间建设(四栋)及旧厂房改造:作为最高优先级,首期投入 ¥700,000,000(7亿)!支付鼎和公司更大比例前期款,并要求其调配最优资源,确保中试车间主体结构同步甚至略快于研发大楼封顶。其中旧厂房改造首期投入 ¥200,000,000(2亿),务必在1-2个月内完成Gmp适应性改造,形成初步中试\/小生产能力。

3. 尖端科研仪器采购(首批): ¥300,000,000(3亿)。根据陈教授团队梳理的四大新项目(脑卒中、糖尿病、肺癌、慢阻肺)核心需求清单,以及现有项目(ALL、SmA)深入优化所需的关键设备(如超高分辨率质谱、冷冻电镜使用权、高通量筛选平台、类器官培养系统等),立即启动全球采购流程。

4. 人员薪酬福利及运营保障(未来12个月):¥500,000,000(5亿)。覆盖现有87人及新招聘628人共计715人的薪资、奖金池预留、五险一金、办公耗材、水电网络、安保、日常维护等。确保团队无后顾之忧。

5. “星辰计划”成就奖金池: ¥100,000,000(1亿)。用于激励突破性成果(无论大小项目)和杰出个人,细则由陈教授牵头制定。

6. 新项目启动种子基金: ¥240,000,000(2.4亿)。专款专用,支持四大新项目及未来可能立项的其他方向,用于前期探索性实验、特殊试剂、小型设备、专利申请等。

7. “仁泽之光”救助基金(一期): ¥100,000,000(2亿)。

8. “薪火相传”感动基金(一期): ¥100,000,000(2亿)。

9. 风险预备金:¥200,000,000(2亿)。应对突发状况、汇率波动、原材料涨价等。

总计支出:¥2,840,000,000(28.4亿)。剩余:¥240,000,000(2.4亿)作为机动储备。

“鼎和方面已收到通知,明日即可启动首批款项支付,中试车间和研发大楼将同时破土动工!”张立峰语气斩钉截铁,“物资和人力将优先向中试车间倾斜,确保其按期甚至提前交付,这是我们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患者希望的命脉!”

他接着汇报了人员招聘的辉煌战果:

“过去五天,我们组织了史无前例的线下面试马拉松!累计面试人数:3127人!最终录用:628人!录用率约20%,宁缺毋滥。”他点开人员结构图:

行政、后勤、安保:原计划100人,已招52人(优先保障核心职能,例如食堂20人,保安24人,部分岗位如前台、普通文员等暂缓,由现有人员兼任)。

研发体系(两栋实验大楼):

西医大楼(9层满编规划):已招募317人。

ALL项目组(优化):10人(含陈树清等核心)

SmA项目组(维髓元后续优化):10人(含小赵)

脑卒中及心脑血管项目组(理论准备):33人(由陈古、李乐领衔)

肺癌及恶性肿瘤项目组(理论准备):33人(由许冬、刘欣领衔)

糖尿病及肾衰竭、干细胞疗法项目组(理论准备):33人(由徐涛、李存领衔)

慢阻肺及尘肺病项目组(理论准备):33人(由张望、林薇领衔)

感染性疾病层:6人(项目不明确,无负责人,自由探索)

遗传性疾病层:4人(同上)

脂肪肝项目组:23人(由林诗负责,6月19日招募)

腰椎病及脊柱疾病项目组:33人(由唐立志负责,6月20日招募)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项目组:33人(由李海棠负责,6月20日招募)

肝硬化及病毒性肝炎项目组:33人(由余秦负责,6月22日招募)

公共技术平台(大型仪器共享、细胞库等):33人(由周敏负责统筹)

在大楼未建成以前,根据项目组划分实验室,归属其他实验室的先挂名加入项目组。

中医大楼(计划先启用5层):已招募 100人。

方剂配伍中心:19人(方哲领衔)

中医基础理论与古籍数字化中心:21人(由孙靖负责)

中药资源与炮制:15人

针灸经络研究:20人

中医内科研究:15人

中西医结合探索:10人

中试生产体系:已招募 159人。

细胞培养与上游工艺:45人

下游纯化与制剂:50人

分析检测与qc:40人

工程与设备维护:24人

目前可支撑两栋中试车间(8个车间单元)的初步运行!

“总计研发与生产核心人员:417 159 = 576人!”张立峰强调,“除感染、遗传等少数层实验室人数略少于10人目标外,其余各项目组、各技术平台均已搭建起大框架,可以立即展开理论研究和部分前期实验!四大新项目组(脑卒中、肺癌、糖尿病、慢阻肺)已配备45-42人不等的理论攻坚团队,由四位准负责人带领。”

陈树清接话,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科研统帅的光芒:“是的,大楼和车间空间有限是现实瓶颈。因此,我们目前的策略是:”

“1. 八大新项目组:立即启动深度理论研究与路径规划。利用现有数据库、文献、计算模拟,结合刚采购的首批尖端设备,聚焦各自领域的关键瓶颈(如脑卒中的神经保护靶点筛选、肺癌的耐药机制与联合疗法、糖尿病的长效智能胰岛素设计、慢阻肺的抗炎肺修复材料),梳理出清晰、可行的突破路径和技术难点清单。目标:一个月内,完成理论可行性报告与初步实验方案。”

“2. 贝林妥单抗与诺西那生钠(维髓元)项目组:任务不变,继续深入优化,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稳定性与疗效。特别是维髓元的缓释微球工艺,是重中之重。”

“3. 其他人员(约200人): 目前无法立即进入实验室或车间核心位置的员工,安排如下:”

自由探索:鼓励他们根据自身专长和兴趣,挂名自己想了解或者参与的实验室。在公司开放的数据库、临时搭建的小型讨论区,进行前期理论准备。可以研读文献、构思项目草案、进行初步计算模拟。当然带薪! 仁泽鼓励任何可能孕育突破的火花。

轮岗学习:安排参观现有实验室、临时中试线、了解公司核心技术和理念。

参与公共平台建设:协助周敏的数据团队进行文献挖掘、数据库构建等工作。

“4. 仪器采购:清单已根据四大项目核心需求最终确认,明日即可向全球供应商发出标书。优先保障脑卒中(神经电生理、**成像)、肺癌(高通量测序、类器官培养)、糖尿病(代谢组学分析、微流控芯片)、慢阻肺(肺部功能模拟、炎症因子检测)自己其他所需的关键设备。”

万一乐静静地听着,心海中虚莲沉静。他早已在无声无息间,完成了更重要的布局。

会议接近尾声。张立峰和陈树清仍在为一个月内达成“新车间部分投产、八大项目理论完成”的目标感到压力巨大时,万一乐开口了,声音平静却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

“资金和人才,基石已筑。方向,也已指明。”他目光扫过二人,“在这里,只要你们,只要每一个加入仁泽的人,真心实意地想研究出来,想为那些被病痛折磨的生命打开一扇窗…” 他顿了顿,语气带上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就一定能找到那条路。”

张立峰和陈树清心头一震,仿佛有一股无形的暖流注入,驱散了疲惫和焦虑。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过去两天,万一乐已悄然行动。

凭借净尘圆满对愿力精微到极致的操控,他如同最高明的匠人,为仁泽的核心骨架注入了“心印”:

十一位项目\/平台负责人:万一乐以心念为引,凝聚他们核心处最精纯的那部分愿力(无论是墨绿的偏执、淡金的希望、冰蓝的纯粹追求还是乳白的悲悯),将其与自身一缕带着独特金色时光印记的冰蓝愿力相结合,化作一枚无形的“心印”,悄然融入他们的精神核心。

二十余位骨干研究员(每个核心项目组或平台2-3人):同样被种下稍弱但本质相同的“心印”。

印记特性:这心印如同沉睡的种子,在正常情况下,能持续散发微弱的清净、专注气息,稳定附着约一个月。它最大的作用在于感应与激发:

当被种印者遭遇重大研究瓶颈,内心对突破的渴望(愿力)达到极其强烈的峰值时,心印会被自动触发。

触发后,心印将释放一次强大的“顿悟”之力,持续约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内,被种印者将处于一种类似“灵台空明、思维如电”的超高效状态!外界干扰被屏蔽,灵感如泉涌,逻辑链条无比清晰,过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将被高效整合、重组,指向最可能的突破口!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一盏强光灯。

每个心印,最多可被触发十次。十次之后,印记能量自然消散。

这等于为仁泽最核心的45位大脑,安装了一个在关键时刻能强力“超频”的引擎!是万一乐在离开前,为仁泽这艘刚刚起航的巨轮,注入的最强保障和期许。

“我将离开一个月。”万一乐平静地告知。

张立峰和陈树清都愣住了:“万先生,这…?”

“有些事需要处理,也与仁泽的未来有关。”万一乐没有详说,目光转向在会议室角落安静看书的星儿,“你们按部就班,相信自己就行!”

起因,源于一次偶然的“听见”。昨天,万一乐在路过一个临时搭建的开放办公区时,听到几位新入职的数据分析员对着电脑屏幕小声抱怨:“…这海量的临床前数据,手动筛选关联性太慢了…要是有个智能点的工具辅助建模就好了…”

这句话如同钥匙,瞬间打开了万一乐的记忆闸门。他想起了张鹏——那个大学时代起就为数不多的好友,技术宅男,标准的程序员。

5月5日,正是和张鹏一起逛老市集时,他捡到了那本改变命运的“菩提”佛经。那之前某一晚,他翻看张鹏的朋友圈,其中一条动态是:“公司弱人工智能项目‘灵枢’初版上线!目标:辅助医疗数据分析,路漫漫啊…[奋斗][咖啡]”,下面配着一张代码截图和一个黑眼圈的表情。

一个念头在万一乐心中清晰起来:仁泽未来面对的海量研究数据和复杂模型,需要一个强大的“外脑”。张鹏的“灵枢”,或许就是那把钥匙。

他需要亲自去看看,同时也带星儿离开这高度聚焦的科研环境,去观察更广阔的人间百态,引导她感知业力与愿力的能力。

“基金的事,立即启动。”万一乐最后叮嘱。

“‘仁泽之光’救助基金:一期1亿。张总,你亲自抓。目标:救助罹患重病(尤其是暂无有效或可负担药物治疗的疾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的普通人。流程:”

线上收集: 开通官网和合作平台(如公益网站、社交媒体)入口,接收患者申请。

线下验证:与地方政府卫健委、民政部门、大型公立医院建立合作,委托其社工部或专门人员,对申请者情况进行实地走访、病历核实、经济状况评估。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救助标准:审核通过者,根据实际治疗费用和家庭承受能力,提供99%-100%的医疗费用支持(含药费、手术费、基础住院费等)。首期用完即止,后续视情况追加。

“‘薪火相传’感动基金:一期1亿。陈教授,你负责。目标:发现并帮助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在苦难生活中,依然闪耀着人性光辉、默默付出、坚韧不拔的普通人。范围不限(如:数十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的邻居、在贫困山区坚守的乡村教师、见义勇为的普通市民、身患重疾仍乐观助人的患者等)。方式:”

提名与核实:开放公众提名渠道(线上 线下合作媒体),组建独立评审团(含媒体人、学者、公益人士),对提名事迹进行交叉核实。

帮扶方式:根据个体需求提供帮助。可能是急需的医疗费、孩子学费、改善生活的资金、实现一个小愿望(如带重病亲人看一次海)、或是提供技能培训机会等。金额不设上限,以解决实际困难、传递温暖为原则。

“让善心链接人间,我们不是来挣钱的,而是来救人的。”万一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这是理应一直秉持的信念,仁泽的力量,不仅在于实验室,我们看不得苦命人!”

张立峰和陈树清肃然领命,心中涌动着强烈的使命感。这两个基金,如同在仁泽的科技利刃之外,铸就了另一把温暖的守护之伞。

会议结束。张立峰和陈树清看着万一乐牵着星儿的手,身影消失在电梯口。星儿回头,朝他们挥了挥小手,大眼睛清澈明亮。

“只要真心想研究出来…就一定能…” 张立峰回味着万一乐的话,看着投影上那宏伟的蓝图和628个新加入的名字,一股前所未有的信心和豪情充塞胸臆。他转头看向陈树清,两人眼中都看到了同样的决心。

仁泽的巨轮已然起锚,满载着金钱、人才、宏愿和那神秘的“心印”,驶向那片充满挑战也孕育着无限希望的医学蓝海。而它的缔造者,已带着他最重要的“观察者”,踏上了寻找另一把钥匙的旅程。

星儿仰头看着万一乐,小声问:“哥哥,我们去见?他身上也有光吗?”

万一乐微微一笑,揉了揉她的头发。目光投向远方灯火阑珊的城市,心海中,虚莲静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