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逆命菩提 > 第12章 深山里的回响

逆命菩提 第12章 深山里的回响

作者:万灵咏叹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07 12:21:29

手续比想象中更繁琐,也更真实。民政局的办公室窗明几净,和阳光福利院的破败压抑形成鲜明对比。

张科长看着眼前这个眼神坚定的年轻人万一乐,和他身边那个紧紧抓着他手、满眼都是依赖和紧张的小女孩星儿(万一乐给她取的名字,寓意黑暗中不灭的希望之星),心中感慨万千。

“万先生,你的善心我们非常理解,也非常钦佩。”张科长推了推眼镜,语气温和但带着公事公办的严谨,

“但是收养,尤其是收养孤儿,不是一时冲动的事情。国家有严格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要求,这是为了对孩子负责到底。”

他拿出一叠文件,逐条解释:“首先,你需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你没问题。第二,要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包括稳定的收入来源、住所、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等,这些我们需要核查。第三,年满三十周岁。这一点……”他看了看万一乐的身份证复印件,“你今年26岁,还差四年。”

星儿的小脸瞬间白了,小手把万一乐的手指攥得更紧,仿佛一松手就会坠入深渊。

“不过,”张科长话锋一转,“如果被收养人是孤儿,且收养人是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年龄可以不受三十周岁的限制。可惜,你们显然不是。还有一种情况,是继父或继母收养继子女,也不受此限。”

他无奈地摊摊手,“所以,目前来看,法律上,你暂时不具备收养星儿的资格。”

办公室里的空气有些凝滞。万一乐能清晰地感受到身边小人儿身体瞬间的僵硬和那几乎要熄灭的恐慌业力。他轻轻捏了捏星儿冰凉的小手,示意她别怕。

“张科长,我理解法律规定。我也知道这是为了孩子好。”万一乐的声音沉稳而诚恳,心脏处那团愿力雾气缓缓旋转,一丝宁静平和的气息悄然散发开来,不仅安抚着星儿,也让对面的张科长感到一种莫名的信服力,

“我不能直接收养,那么,我申请成为星儿的监护人,或者,走助养程序,可以吗?我希望能让她暂时跟着我生活,给她一个相对稳定和安全的环境,同时我会全力配合所有必要的调查和程序。等她年满十四周岁,如果她本人愿意,我也符合了年龄条件,我们再办理正式的收养手续。在这期间,所有的费用和责任,由我承担。”

他目光坦荡,话语条理清晰,态度坚决。心脏处那新凝结出的晶莹愿力光点微微闪烁,将他的决心和诚意无声地传递出去。

张科长沉吟片刻,仔细打量着万一乐。这个年轻人眼神清澈,气质沉稳,在福利院事件中表现出的正义感和行动力令人印象深刻。更重要的是,星儿对他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儿童福利工作者,他深知一个稳定、充满关爱的环境对孩子心灵创伤的愈合有多重要。僵化的程序有时也需要人性的温度来调和。

“嗯……”张科长终于点了点头,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松动的笑意,“万先生,你的提议是可行的。我们可以为你办理‘委托监护’或者‘助养’手续。你需要提交详细的个人情况说明、经济能力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健康证明,以及一份详尽的监护计划书。我们会进行严格的家访和背景调查。同时,星儿作为未成年人,她的意愿我们也会充分考虑。并且,这种委托或助养关系并非一成不变,民政局会定期回访评估。”

“没问题!所有要求我都会尽快、尽全力满足!”万一乐斩钉截铁地回答。星儿紧绷的小身体终于放松下来,仰头看着万一乐,大眼睛里重新蓄满了泪水,但这次是安心和喜悦的光。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而充实。万一乐租下县城一套干净整洁的两居室作为临时住所。他先是根据这几天的素材和经历找到刘记者,成了一名临时”采编员”,又带着星儿跑遍各个部门开证明,填写堆积如山的表格。

张科长和同事按程序进行了家访,看到的是温馨整洁的小家,冰箱里充足的食物,书桌上崭新的书包和文具,还有星儿脸上日益增多的、真实的笑容。星儿在单独谈话时,更是毫不犹豫、无比坚定地表达了对“万哥哥”的信任和依赖。

当盖着民政局鲜红印章的《委托监护协议书》终于交到万一乐手中时,星儿欢呼一声,像只快乐的小鸟扑进他怀里。

万一乐抱着这轻飘飘却又沉甸甸的小生命,心脏处那滴新生的愿力露珠似乎也欢欣地跳动了一下,更加凝实。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感——宏愿在远方,而守护,就在臂弯之中。

安顿好星儿,确保她适应了新环境和新学校(万一乐为她办理了借读),并请了一位可靠的钟点工阿姨白天照看后,万一乐再次踏上了践行宏愿的路途。

他打开手机地图,结合之前通过网络和走访收集的信息,将目标锁定在贵州山区更深处,那些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

他的第一站,是地图上一个几乎找不到名字的小村落——坳上坪。信息来源于一个冷门的本地论坛求助帖,发帖人语焉不详,只说村里有位独居的“赤脚医生”陈伯,似乎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很久没给人看病了。

不知道哪儿淘的二手摩托车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颠簸了数小时,终于抵达这个仿佛悬挂在云雾中的小寨子。十几户人家依山而建,木屋黑瓦,鸡犬相闻。寨子很安静,透着一股暮气。

万一乐很快找到了陈伯的家,那是一座比周围更显破旧的老木屋。

推开虚掩的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浓烈的、混合着草药和陈腐气味的业力扑面而来,深灰色,沉重如铅块,充满了孤独、病痛和被遗忘的绝望。

屋内的景象让万一乐心头沉重。一位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人蜷缩在火塘边的竹椅上,身上盖着破旧的棉毯。

他的一条腿明显肿胀变形,裹着发黄的纱布,散发着淡淡的腥气。老人眼神浑浊,呆呆地望着火塘里微弱的余烬。火塘边散乱地堆放着一些干枯的草药和几个空了的药瓶。屋角的药柜半开着,里面空空荡荡,积满了灰尘。

“陈伯?”万一乐轻声唤道。

老人迟钝地转过头,眼神茫然了好一会儿才聚焦,嘶哑地开口:“谁啊?……买药?没了,早没了……腿坏了,走不动了,采不了药喽……”话语里是浓得化不开的悲凉。

万一乐的心脏微微抽痛。他能“看到”陈伯身上缠绕的业力,那深灰色中不仅有自身病痛的折磨,更交织着无数未能得到救治的山民的失望和病痛残留!

这位老人,曾是这深山苗寨唯一的健康守护者,如今却被病痛和贫困困在方寸之地,连同这寨子的生机也一同黯淡下去。

“陈伯,我不是买药的。我听说您以前是这里最好的医生,想来看看您。”万一乐搬了个小竹凳坐到火塘边,语气温和,“您的腿……”

“唉,老毛病了,蛇盘疮(带状疱疹)烂的,拖久了……”陈伯摆摆手,不愿多谈,浑浊的眼睛里却因“最好的医生”几个字掠过一丝微弱的光亮,随即又黯淡下去,“好汉不提当年勇喽……寨子里的人,都去山外头找大医院了,远是远点,贵是贵点,总比等我这瘸腿老货强……”

万一乐没有急着用愿力。他仔细询问了陈伯的病情,查看了他肿胀溃烂的小腿(感染已相当严重),又询问了他常用的草药和治疗蛇盘疮的土方。

陈伯起初很沉默,但在万一乐真诚而专业的询问下(万一乐大学时辅修过一些基础医学知识),老人的话匣子慢慢打开了,浑浊的眼睛里重新燃起一丝属于医者的神采,如数家珍般说起山里的草药和治病的经验。

“陈伯,您这腿拖不得,得尽快消炎清创,不然怕是要坏大事!”万一乐神情严肃,“这样,您信得过我的话,我先帮您处理一下伤口,然后我们想办法去县医院!”

陈伯看着万一乐清澈坚定的眼神,又看看自己溃烂的腿,最终沉默地点了点头。

万一乐立刻行动起来。他翻找出陈伯药柜里仅存的一点尚有药效的草药(愿力帮助他精准分辨),又去村里小卖部高价买了最烈的白酒、干净的纱布和棉签。

在陈伯的指点下,他小心翼翼地清理创面。脓血和腐肉被清除,露出鲜红的嫩肉。陈伯疼得满头大汗,却咬着牙一声不吭。

万一乐一边处理,一边将温和的、蕴含安抚和微弱的促进愈合意念的愿力,如同最细腻的春雨,丝丝缕缕地融入指尖,渗入伤口周围的组织。

清理完毕,敷上捣碎的草药,重新包扎好。整个过程,万一乐心脏处的愿力雾气稳定旋转,那滴晶莹的露珠持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陈伯腿部的业力(病痛和感染)被他的愿力一丝丝地剥离、转化,虽然无法瞬间治愈,但那种剧烈的、如同跗骨之蛆的灼痛感和绝望感明显减轻了。

陈伯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的痛苦之色舒缓了许多,看着万一乐的眼神充满了惊异和感激:“小万…你这手法…你这…我感觉好多了!没那么火烧火燎地疼了!”

“只是暂时处理,还得去医院打针消炎。”万一乐叮嘱道。他随即了解到陈伯最大的心病——不是自己的腿,而是他那空空如也的药柜。

寨子里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孩子,小病小痛去不了县城,就指望他那点草药。如今他腿坏了,无法采药,寨子里的头疼脑热都成了难题。

“药……”陈伯看着空空的药柜,又叹了口气。

“药的事,我来想办法!”万一乐当即拿出手机,拨通了县里一个相熟的药店老板的电话(得益于之前解决网贷事件积累的人脉),详细说明了坳上坪的情况和陈伯急需的几种最常用、最安全的非处方药(感冒、退烧、消炎、肠胃、外伤处理等)。

“没问题!万兄弟你开口,我这就配!保证常用、安全、有效!下午就找跑山货的给你捎过去!”电话那头答应得很爽快。

接着,万一乐又联系了县里负责乡村医疗的部门,反映了坳上坪缺乏基本药品和赤脚医生丧失行动能力的情况,并提出了一个建议:能否由乡卫生院定期(比如每月一次)向这些偏远的“医疗空白点”配送一个基础药箱?费用可以由社会捐赠或专项补贴支持,对方表示会记录并向上级反映。

下午,一大箱贴着清晰标签、分类明确的药品真的由一个跑山货的汉子送到了陈伯家门口。万一乐当着闻讯赶来的几位寨老和村民的面,郑重地将药箱钥匙交到一位相对年轻、识字的村民手中,并详细说明了每种药的用途和注意事项。

“这…这真是及时雨啊!”一位寨老激动地用苗语说着,旁边的村民帮忙翻译,看向万一乐的眼神充满了敬意。陈伯更是老泪纵横,挣扎着想站起来道谢,被万一乐轻轻按住。

“陈伯,您好好养腿。等您腿好了,这药箱还得您来管着,大家才放心!”万一乐笑着安慰。

看着村民们围着药箱,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喜悦和安心,看着陈伯眼中重新燃起的希望之火,万一乐清晰地感受到,笼罩在坳上坪上空那片沉重的、灰暗的业力,如同被阳光驱散的晨雾,正在缓缓变淡、消散。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心脏处那滴愿力露珠似乎又凝实了一分,旋转的白色雾气也变得更加活跃,范围似乎隐隐扩大了一丝。

告别千恩万谢的坳上坪村民,将材料整理打包发给刘记者后,万一乐骑着摩托车驶向下一个目的地。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融入了莽莽苍苍的群山。他感到自己与这片土地,与这土地上挣扎求生的灵魂,连接得更深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