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之:相公你醒了! > 第95章 常知春

穿越之:相公你醒了! 第95章 常知春

作者:泽基山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07 12:20:35

三郎心想,这般游玩着提心吊胆,倒不如早些回去。

四人顺着侧巷绕道而行,刚转过街角,便听得前方锣鼓喧天,人头攒动——原是赶上了城中的花车游行。

这条街上的花车皆是各家商号凑在一起编排而成,无一不是绞尽脑汁想博人眼球,恨不得把家底都搬出来炫耀。

几家名头响亮的商号更是下了血本,请来了大象骆驼牵引花车。

那花车做得格外高大,雕花描金的车身上铺着锦绣绸缎,几位身着轻纱的歌妓正随着鼓点翩翩起舞,水袖翻飞间引得周遭观者阵阵喝彩。

人群里不时爆发出惊呼声,有人指着最前面的花车高喊:“是长风号!长风号商铺的花车果然气派!”

话音未落,又有惊叫声划破喧闹:“快看那边!是百草堂的花车!那扮月神的姑娘也太美了,跟画里走出来的似的……”

李莫愁望着那些流光溢彩的豪华花车,眉头微蹙,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甘:“公子,早知道游行这般隆重,我们当初该多花些心思在自家花车上的。”

三郎却看得淡然,微笑着摆了摆手:“他们这是在比拼财力,咱们不过是家小铺子,能借着机会打个广告就够了,怎能跟他们比阔气?”

“公子说笑了,”李莫愁眼中闪着笃定的光,语气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再过些时日,咱们的铺子定会比他们做得更强更大!”

三郎苦笑摇了摇头,叹道:“真不知道你们哪来这么足的信心。就眼下这个小铺子,已经把咱们忙得晕头转向了。

你瞧瞧那些大商号,生意遍布天下,就算咱们长出三头六臂,怕是也忙不过来。”

“那还不简单?”黄蓉在后面听着,插了句嘴打趣道,“公子多雇些人手,再多生几个孩子,将来孩子们长大了,不就能帮着打理生意了?”

这话逗得众人都笑了起来,四人边说边聊,脚下步子也轻快了些,不多时便到了自家铺子门口。

只见门前石阶上坐着两个人,一大一小,看模样像是在这儿等了许久。

听到脚步声,两人连忙站起身,那身形微胖的长者往前快走几步,到了三郎跟前便深深一揖,几乎弯到了地上,抬眼时声音里带着几分激动:“活菩萨,您还记得下官吗?”

三郎这才看清来人——这人天庭饱满,鼻梁格外突出,不是当初姚县的知县常知春又是谁?

他又惊又喜,连忙上前握住对方的手:“常大人!您怎么会到京都来?快,快进屋坐!”

将两人请进后屋的天井落座,程灵素已手脚麻利地泡好了上好的雨前龙井。

李莫愁和黄蓉则端来一碟碟精致的糕点与鲜果,有水晶糕、桂花酥,还有刚上市的石榴与葡萄,摆了满满一桌子。

三郎拿起一个饱满的梨子,用小刀细细削着皮,随口问道:“常大人,这趟来京,姚县的百姓们都还好吗?”

常知春脸上堆着憨厚的笑,语气里满是感激:“托公子的福,百姓们都好得很。

这场灾过后,很快开重建家园,恢复产。好多人家都给您立了长生祠,日日供奉着呢。”

“长生祠?”李莫愁三人听到这话,脸上透着几分惊讶,纷纷围拢过来想探听究竟。

三郎却不愿多提这些,笑着岔开话题:“常大人不必客气。这次来京,是访亲还是有公干?”

常知春再次起身拱手行礼,脸上难掩得意之色:“托公子的福,下官这次是来述职的。

这次大灾之时,多亏了公子鼎力相助,姚县人口损失极少,灾后重建也做得顺利。圣上龙颜大悦,特意召我入宫,赏了个户部仓部郎中的差事。”

三郎闻言真心替他高兴,拍了拍他的胳膊:“恭喜常大人!这下可掌管着天下人的口粮了,责任重大啊。”

“下官实在是诚惶诚恐,”常知春脸上露出几分忐忑,“在姚县时山高皇帝远,倒也逍遥自在,如今到了京城,真是步步谨慎,还望日后公子能多加帮衬。”

三郎笑了笑:“常大人说笑了,我不过是个普通百姓,哪能帮得上您什么大忙?不过若是遇到钱财上的周转不便,我倒还能想些办法。”

这话一出,常知春脸上顿时露出尴尬之色,倒是他身边的小书童机灵,放下手里的月饼,站起身脆生生地说道:

“公子有所不知,我们路上确实遇到些难处——就在来找您的路上,老爷身上的盘缠被小偷偷走了。”

常知春脸色涨得通红,连忙摆手:“公子莫听这孩子胡说,我今日来,主要是想向您道声谢,绝不是来打秋风的。”

三郎见状,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无妨无妨,你肯来找我,便是把我当朋友看。还没吃饭吧?”

不等常知春回答,便转头对李莫愁三人道:“去聚香楼订一桌酒席,我要好好陪常大人喝几杯。”

常知春连忙摆手推辞:“我们早就吃过了,真不用劳烦各位夫人了。”

三女一听这话,心里顿时对这位常大人大生好感,看他越发顺眼。

黄蓉转身取来一张一百两黄金的票子递给三郎,三郎接过便塞给了小书童。

常知春脸上的尴尬怎么也掩饰不住,匆匆说了几句客套话,便带着书童告辞离开了。

“公子,”黄蓉收拾着桌上的茶具,抬头看了看天色,“现在时辰还早,院里月色正好,不如就在这儿赏月吧?”

李莫愁也凑过来,眼里满是好奇:“是啊公子,你快给我们说说姚县的事吧,到底是多大的恩情,能让百姓给你立长生祠?”

三郎便捡着去年姚县水灾的事简略说了说,三女这才知道,不仅姚县的百姓受过他的恩惠,就连许黛滢姐弟的性命,也是公子当初救下来的,难怪几人交情那般深厚。

程灵素听得眼眶微红,望着三郎的眼神里满是敬佩:“公子,真没想到您还是位神医。

说起来,我祖上也是医学世家,太爷爷和爷爷都曾在太医院当职,只是后来爷爷没能医好皇太后的怪病,犯了错,才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

她说着,抬手擦去眼角的泪,随即又展颜一笑,“我自小就喜欢摆弄草药,爷爷生前也最爱教我医理,不知公子日后有空时,能否教我些医术?”

三郎一听这话,顿时喜上眉梢:“原来你也喜欢医术?这么说来,我给你取的名字可没白起。”

三女都好奇这名字里藏着什么玄机,三郎却笑而不答——有些事解释起来太过麻烦,倒不如不说。他借着兴致,从病理、生理的基础讲起,细细给程灵素讲解医理。

程灵素听得入了迷,黄蓉和李莫愁却不乐意了。

黄蓉端起酒杯递到三郎面前,娇嗔道:“今天可是中秋节,公子只顾着给灵素上课,把我们都忘了不成?来,喝酒!”

三郎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笑着道:“是我疏忽了。今天不上课,就聊天——咱们都说说自己的家庭背景,讲讲从小的经历,如何?”

“好啊,”黄蓉拎着酒壶挨着三郎坐下,眼里闪着狡黠的光,“那公子先讲。”

三郎仰头又喝了一杯酒,缓缓开口:“我啊,从前就是村里的泼皮无赖,偷鸡摸狗、赌钱耍滑,甚至调戏妇女,简直无恶不作。

家里那点值钱的东西,全被我赌光了,穷得只能喝野菜汤,就连玉米渣子,都是姜姑从娘家讨来的。可我呢,啥事不管不说,还天天对姜姑非打即骂……”

他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懊悔:“现在想想,我真不是个东西!后来差点被大哥打死,也多亏了那一棍子,才把我敲醒。

从那以后,我才开发奋读书,重新做人……”他把自己过去的不堪往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姜姑真是太可怜了,”程灵素听得悄悄抹着眼泪,“公子日后可千万不能辜负了她。”

李莫愁则听得疑惑惭重,心里暗暗嘀咕:一个人真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吗?

黄蓉只是默默劝酒,身子却越靠越近,最后索性半趴在三郎身上。三郎也不在意,伸手搭在她的肩膀上,转头让李莫愁讲讲她的故事。

这一夜,三人把平日里藏在心底的秘密都掏了出来,说者坦然,听者动容,反倒少了许多隔阂,多了几分亲近。

只是三郎心里却越发沉闷。他的秘密,那些关于另一个世界的记忆,关于远方的父母,终究无人可以诉说。

不知此刻,父母是否也在过中秋?是否也在惦记着他?他只觉得胸口堵得厉害,想大声喊出来,想把心里的悲苦全都宣泄出去。

他猛地提起地上的酒坛,仰头便往嘴里倒。酒水顺着嘴角淌下,打湿了脸颊,浸透了衣襟,他却浑然不觉,只把那酒坛当作酒杯,含糊地喊道:“来,今晚不醉不归!”

“公子,少喝点吧,这么喝伤身子。”三女见他这般模样,都有些慌了,连忙上前劝阻。

三郎却呵呵笑了起来,那笑声比哭还要难听:“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来……来!”

最后一个“来”字还没说完,他便身子一软,趴在桌上不省人事了。

黄蓉轻轻推着他:“公子?公子?”见他毫无反应,便抬头看向另外两人:“这可怎么办?”

李莫愁叹了口气:“公子是真醉了。往后咱们还是少让他喝酒吧,他每次喝酒,眼里都藏着好多哀愁,这是在借酒消愁啊。咱们先帮他擦擦身子,抬到楼上去歇息吧。”

程灵素闻言,脸颊顿时红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这恐怕不太方便吧?”

黄蓉立刻接话:“你们要是觉得不方便就避开些,我来帮公子擦拭。”

可真到了动手时,谁也没舍得走。

三人一起把三郎抬到洗漱间,褪去全身衣衫,细细帮他冲洗干净。人多了,反倒没了那些忌讳。

洗净擦干后,又合力把他抬到楼上卧房,换上干净的里衣。

安置好三郎后,三人谁都不愿先走,都想留下来守着他。

夜渐渐深了,倦意袭来,三人便各自趴在床沿上,伴着他均匀的呼吸,沉沉睡了过去。

窗外,一轮圆月正静静悬在夜空,清辉洒满庭院,也洒进了这间的卧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