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94章 禄山构谋,联势图唐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第94章 禄山构谋,联势图唐

作者:又一口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8 23:58:34

在李瑁与郭子仪于边疆厉兵秣马、巩固防御之时,安禄山在他的老巢范阳,正心怀叵测地谋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大规模叛乱。他深知,前几次的交锋让他尝到了苦头,若想成功颠覆大唐,必须精心策划,联合更多的势力,方能给予大唐致命一击。

安禄山端坐在宽敞的议事厅中,四周烛火摇曳,将他那阴鸷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一众谋士与将领,开口说道:“前番与唐军交战,李瑁与郭子仪那二人确实有些手段,让我们吃了亏。但本王不会就此罢休,此番定要让他们知道本王的厉害。”

一位留着山羊胡的谋士谄媚地笑着,上前说道:“王爷英明!那李瑁和郭子仪不过是侥幸得手,此次王爷若能联合周边势力,定能让大唐在我们的铁蹄下战斗。”

安禄山微微点头,脸上闪过一丝狠厉:“不错,本王正是此意。如今我们要广结盟友,扩充实力。北方的突厥部落,一直对大唐的富饶之地垂涎三尺,我们可许以重利,邀他们一同举事。还有西方的吐蕃,若能说服他们出兵相助,大唐必将腹背受敌。”

众人纷纷称是,安禄山接着说道:“另外,我们在大唐朝堂与江湖中的眼线,也不能闲着。让他们继续散布谣言,扰乱大唐的民心和军心。同时,密切关注李瑁和郭子仪的一举一动,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向本王汇报。”

说罢,安禄山将目光投向地图,手指在上面缓缓移动,最后停留在大唐的几处战略要地上。“这里,还有这里,都是大唐防御的关键之处。待我们联合各方势力,便从这些地方突破,直捣长安。”

在安禄山的授意下,他的使者们纷纷出发,前往周边势力的领地。首先来到了突厥部落。突厥可汗营帐内,安禄山的使者恭敬地说道:“可汗,如今大唐内部混乱,正是我们谋取利益的好时机。我家王爷愿与可汗联手,一同攻打大唐。待事成之后,大唐的北方土地,皆可归可汗所有。”

突厥可汗听闻,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他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大唐疆域辽阔,兵力雄厚,仅凭你们恐怕难以成事。本可汗若要出兵,你们能提供何种支持?”

使者赶忙说道:“可汗放心,我家王爷已集结了大批兵力,且粮草充足。此次联合行动,我们愿打头阵,为可汗扫清障碍。而且,攻下大唐后,财富、美女,可汗皆可优先挑选。”

突厥可汗心动了,他哈哈一笑:“好!本可汗便与你们合作。待本可汗整顿兵马,便与你们一同出兵。”

使者完成使命,马不停蹄地赶往吐蕃。在吐蕃王的宫殿中,使者同样以利益相诱:“吐蕃王,大唐的繁华你们想必也有所耳闻。如今安禄山王爷决心推翻大唐,若吐蕃能出兵相助,日后大唐的西部领土,吐蕃可随意划分。”

吐蕃王沉思良久,权衡利弊后说道:“此事关系重大,容本王考虑几日。你们先下去休息。”

使者焦急万分,生怕吐蕃拒绝。于是,他暗中贿赂吐蕃的大臣,让他们在吐蕃王面前美言。在多方努力下,吐蕃王最终答应出兵。

与此同时,安禄山在大唐朝堂与江湖中的眼线也开始行动起来。在朝堂上,他们四处散播谣言,说李瑁拥兵自重,意图谋反,还说郭子仪与安禄山暗中勾结,准备里应外合。这些谣言在大臣们之间迅速传播,引起了一阵恐慌。一些不明真相的大臣纷纷上书唐玄宗,请求彻查李瑁和郭子仪。

在江湖中,眼线们也没闲着。他们故意制造各门派之间的矛盾,挑拨离间。声称某个门派与安禄山勾结,抢夺其他门派的资源。一时间,江湖中人心惶惶,各门派之间剑拔弩张,原本团结的江湖联盟再次陷入混乱。

安禄山得知这些消息后,得意地大笑:“李瑁、郭子仪,看你们这次如何应对。待本王联合各方势力,定要将你们一举歼灭。”

然而,安禄山的这些举动并非毫无破绽。李瑁和郭子仪安插在安禄山身边的探子,察觉到了一些异常。探子将安禄山联合周边势力的消息,以及朝堂和江湖中谣言四起的情况,迅速汇报给了李瑁和郭子仪。

李瑁得知消息后,面色凝重地对郭子仪说道:“郭将军,安禄山果然在谋划一场更大的叛乱。联合周边势力,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巨大的威胁。而且朝堂和江湖中的谣言,也会对我们造成不利影响。”

郭子仪皱着眉头,说道:“殿下,事不宜迟。我们一方面要加强边疆的防御,应对安禄山和周边势力的联合进攻;另一方面,要派人回长安,向陛下解释清除朝堂上的谣言,同时想办法平息江湖中的纷争,不能让安禄山的阴谋得逞。”

李瑁点头表示赞同:“郭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即刻行动。”

于是,郭子仪立刻召集将领们,部署防御工作。他将兵力重新调配,在各个战略要地加强了防御工事,增设了岗哨,密切监视着周边的动静。同时,组织士兵们进行紧急训练,提高应对不同敌人的能力。

李瑁则修书一封,派亲信快马加鞭送往长安,向唐玄宗详细说明了安禄山的阴谋,以及朝堂上谣言的真相。信中言辞恳切,希望唐玄宗不要轻信谣言,以免自乱阵脚。

对于江湖中的纷争,李瑁想到了江湖联盟中德高望重的前辈。他写书给这位前辈,请求他出山,帮忙平息江湖中的混乱。这位前辈收到信后,深知此事的严重性,立刻广发英雄帖,召集各门派掌门齐聚一堂。

在英雄会上,前辈严肃地说道:“各位掌门,我们江湖中人,向来以正义为己任。如今安禄山妄图利用我们之间的矛盾,破坏江湖的团结,进而颠覆大唐。我们绝不能让他得逞。大家应放下成见,共同对抗安禄山。”

各门派掌门听了前辈的话,纷纷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表示愿意听从前辈的安排,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安禄山。

在李瑁和郭子仪的努力下,虽然暂时稳定了朝堂和江湖的局势,但他们知道,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安禄山联合周边势力的大军随时可能压境,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李瑁和郭子仪站在边疆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眼神坚定。李瑁说道:“郭将军,无论安禄山联合多少势力,我们都不能退缩。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百姓的安宁,我们定要与他们殊死一战。”

郭子仪握紧拳头,说道:“殿下放心,末将愿与殿下同生死,共患难。我们定能击退安禄山,保卫大唐。”

此时,安禄山那边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叛乱。他不断催促各方势力尽快集结,同时对自己的军队进行最后的整顿。安禄山坚信,这一次,他将彻底推翻大唐,实现自己的野心。

在安禄山联合周边势力的过程中,各方势力也有着自己的盘算。突厥部落虽然答应与安禄山合作,但他们也担心安禄山事成之后会反悔,独吞胜利果实。因此,突厥可汗暗中留了一手,并没有将全部兵力投入到此次行动中,只派出了一部分精锐部队,以便在局势不利时能够全身而退。

吐蕃方面,虽然答应出兵,但他们的出兵速度却十分缓慢。吐蕃王一方面想从这场战争中获取利益,另一方面又担心与大唐结下死仇,日后难以收场。所以,他们在出兵的同时,也在观望局势的发展,试图寻找一个最佳的参战时机。

安禄山察觉到了突厥和吐蕃的心思,但他此刻已经骑虎难下,只能继续推进计划。他不断向突厥和吐蕃承诺更多的好处,试图让他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叛乱中来。

在大唐朝堂上,唐玄宗收到李瑁的信后,心中十分震怒。他立刻召集大臣们,严厉斥责了那些轻信谣言、随意上书的大臣。“安禄山意图谋反,你们不设法应对,却在这里听信谣言,扰乱朝堂。李瑁和郭子仪一心为大唐,你们却如此猜忌,实在是让朕失望。”

大臣们纷纷跪地请罪。唐玄宗接着说道:“从现在起,各位大臣要齐心协力,协助朕应对安禄山的叛乱。若再有传播谣言、扰乱朝纲者,定斩不饶。”

朝堂上的风波暂时平息,但李瑁和郭子仪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战场上。他们继续加强边疆的防御,同时密切关注着安禄山和周边势力的动向。

在江湖中,各门派在前辈的调解下,逐渐恢复了团结。他们组织了一批江湖高手,秘密潜入安禄山的势力范围,收集情报,破坏安禄山的一些重要部署。这些江湖高手凭借着高强的武艺和灵活的身法,在安禄山的地盘上如入无人之境,给安禄山带来了不少麻烦。

安禄山得知江湖门派在暗中捣乱后,气得暴跳如雷。他立刻下令加强防范,四处搜捕这些江湖高手。但江湖高手们神出鬼没,安禄山的军队根本难以捉摸他们的行踪。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禄山联合周边势力的大军终于集结完毕。一场决定大唐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李瑁和郭子仪深知这场战争的残酷性,但他们毫无惧色。他们带领着大唐的将士们,严阵以待,准备迎接安禄山和周边势力的联合进攻。

在大战前夕,李瑁再次对将士们进行动员:“将士们,安禄山联合周边势力,妄图颠覆我们的大唐。我们身后是无数的百姓,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为了大唐,为了我们的亲人,我们要奋勇杀敌,让安禄山有来无回。”

将士们齐声高呼:“保卫大唐,奋勇杀敌!”声音响彻云霄,士气高昂。

郭子仪也在一旁激励着将士们:“弟兄们,我们经历了无数次战斗,每一次都能战胜敌人。这一次也不例外。大家要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大唐军队。让我们一起为了大唐的荣耀而战。”

此时的安禄山,也在对他的军队和盟友们进行最后的鼓动:“弟兄们,还有各位盟友,大唐的财富和土地就在眼前。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攻下大唐,荣华富贵便唾手可得。大家随本王一起,踏平大唐。”

双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着最后的准备,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一场关乎大唐生死存亡的决战,即将在这片土地上展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