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瑁与郭子仪紧锣密鼓地筹备应对安禄山阴谋之时,系统的提示音毫无预兆地在李瑁脑海中响起。“宿主注意,安禄山即将发动大规模行动,此次行动极为隐秘且凶狠,涉及军事、情报、舆论等多个方面,你必须提前做好全方位准备。”
李瑁心中一凛,对系统的提示不敢有丝毫懈怠。他深知系统的提示向来精准,既然如此预警,那必定意味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即将降临。李瑁立刻停下手中事务,静下心来,仔细梳理系统所传达的信息。
“系统,能否提供更多具体信息?比如安禄山行动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的攻击方向。”李瑁在心中默默问道。
系统回应道:“具体细节因对方的严密防范暂无法获取,但可以确定此次行动是安禄山孤注一掷之举,意在给大唐以致命一击。军事方面,他会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意想不到的地点突破防线;情报上,他会动用大量隐藏眼线,扰乱你的判断;舆论上,他准备在长安城内制造恐慌,动摇民心。”
李瑁眉头紧锁,思索片刻后,决定先从军事准备入手。他即刻修书,加急送往郭子仪处,信中详细说明了系统提示的内容,并强调此次危机的严重性。同时,他在信中提出调整军事部署的初步想法,建议郭子仪将部分精锐部队秘密调往一些战略要地,加强防御力量,以防安禄山突袭。
郭子仪收到信后,不敢耽搁,立刻召集将领们商议。他面色凝重地说道:“诸位,瑁王殿下传来紧急消息,安禄山即将发动大规模行动。此次危机非同小可,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将领们听闻,神情皆为之一振,意识到大战将至。
郭子仪接着说道:“根据瑁王殿下的建议,我们要将一部分精锐部队调往边境的几个关键隘口,加强防御。同时,留下一部分兵力作为机动部队,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将领们纷纷领命,迅速展开行动。军队开始悄然调动,马蹄声在夜色中沉闷地响起,士兵们神情严肃,奔赴各自的岗位。
在军事部署调整的同时,李瑁也在思考如何应对安禄山在情报方面的动作。他深知,安禄山必定会利用其隐藏眼线传递假情报,干扰自己的决策。于是,李瑁紧急召集靖安司指挥使林羽。
李瑁对林羽说道:“林指挥使,安禄山即将有所行动,此次他定会在情报上大做文章。我们必须加强对情报的甄别和对眼线的排查。从现在起,所有传来的情报都要经过多番核实,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疑点。另外,加大对城内可疑人员的排查力度,绝不能让安禄山的眼线在长安城内肆意活动。”
林羽抱拳说道:“殿下放心,靖安司定当全力以赴。我这就安排人手,对所有情报渠道进行梳理,对城内进行地毯式排查。”林羽离开后,靖安司全员出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都出现了他们的身影。他们乔装打扮,混入人群,暗中调查每一个可疑人员。
处理完军事和情报方面的事宜,李瑁又将目光投向了舆论方面。他清楚,一旦安禄山在长安城内制造恐慌,民心必定大乱,这对大唐的稳定极为不利。李瑁决定先从安抚民心入手。
他进宫面见唐玄宗,详细汇报了安禄山即将行动的情况以及自己的应对策略。唐玄宗听后,忧心忡忡地问道:“瑁王,此事关系重大,你可有把握应对?”
李瑁坚定地说道:“陛下放心,臣定会全力以赴。为了稳定民心,臣建议陛下下诏,向百姓说明朝廷已经知晓安禄山的动向,并正在积极应对,让百姓不要恐慌。同时,安排官员在城内各处张贴告示,告知百姓一些基本的防范措施。”
唐玄宗点头说道:“瑁王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务必稳定民心,不可让安禄山的阴谋得逞。”
李瑁领命而出,立刻安排人手起草诏书和告示。很快,诏书和告示便张贴在了长安城内的各个角落。百姓们看到诏书和告示后,心中的恐慌情绪略有缓解。
然而,李瑁知道,仅仅这些还不够。他又召集了长安城的一些德高望重之士,包括文人墨客、商界领袖等,邀请他们到王府商议。
李瑁诚恳地对众人说道:“各位,安禄山即将发动叛乱,企图扰乱我长安,动摇民心。希望各位能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向百姓传达朝廷必胜的信念,让大家不要轻信谣言。”
众人纷纷表示愿意配合。文人们开始撰写文章,宣扬大唐的国力和军队的实力,鼓励百姓团结一心。商界领袖则表示会稳定物价,保障民生,不让安禄山的阴谋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在李瑁紧锣密鼓地进行全方位准备时,安禄山那边也在加速推进计划。他看着地图上标注的大唐军事部署,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
安禄山对谋士说道:“这次李瑁恐怕还蒙在鼓里,等他反应过来,一切都晚了。我们的精锐部队已经集结完毕,只等时机一到,便直捣长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