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挫败安禄山上一轮阴谋后,李瑁深知安禄山绝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卷土重来,因此一刻也不敢放松警惕。他明白,在这场与安禄山的较量中,情报将成为制胜的关键因素。于是,李瑁暗中大力发展自己的情报网,精心布局,将触角伸向各个角落,密切关注着安禄山的一举一动。
李瑁的情报网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有江湖豪杰、市井商贩,也有边疆百姓。他们或是出于对李瑁的敬佩,或是为了保卫家国,纷纷自愿投身其中,为李瑁传递各种消息。这些情报人员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眼睛,默默地注视着安禄山势力的动向,一有风吹草动,便迅速将情报传递给李瑁。
果不其然,安禄山在经历上次的失败后,蛰伏了一段时间,便又开始蠢蠢欲动。他深知正面与李瑁和郭子仪率领的唐军对抗难以取得优势,于是决定再次施展阴谋诡计。安禄山暗中集结了一批死士,准备伪装成商队,混入长安,趁李瑁不备之时发动突袭,一举将其暗杀。同时,他还联络了一些潜藏在朝堂中的残余势力,让他们在暗杀行动成功后,在朝堂上制造混乱,企图让大唐陷入内乱,以便自己从中获利。
就在安禄山紧锣密鼓地筹备阴谋之时,李瑁的情报网开始发挥作用。一位在安禄山军营附近经营酒馆的情报人员,无意间听到几个安禄山手下的交谈,察觉到了他们的暗杀计划。他深知此事重大,立刻放下手中的生意,快马加鞭将情报送到了李瑁手中。
李瑁接到这份情报时,正在与郭子仪商讨边疆的防御策略。他看完情报后,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郭子仪见李瑁神色有异,忙问道:“殿下,发生何事?”
李瑁将情报递给郭子仪,沉声道:“郭将军,安禄山又有新动作了。他准备派死士伪装成商队混入长安暗杀我,同时还联络了朝堂内的残余势力,企图制造混乱。”
郭子仪看完情报后,眉头紧皱,怒声道:“安禄山这贼子,真是贼心不死!殿下,我们必须立刻采取应对措施。”
李瑁沉思片刻,说道:“郭将军,此次安禄山谋划已久,我们切不可慌乱。既然我们提前知晓了他的阴谋,便要将计就计,给他来个瓮中捉鳖。”
郭子仪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问道:“殿下已有应对之策?”
李瑁微微点头,道:“首先,我们要加强长安的城防戒备,对进出城的人员和商队进行严格盘查,绝不能让安禄山的死士轻易混入。同时,我们要佯装不知,故意露出一些破绽,让安禄山以为他的计划天衣无缝。”
郭子仪抚须点头,道:“殿下此计甚妙。让安禄山放松警惕,我们便可一举将其死士歼灭。只是朝堂内的残余势力,该如何应对?”
李瑁冷笑一声,道:“对于这些潜藏在朝堂中的蛀虫,我们也要一网打尽。我会安排可靠之人密切监视他们的动向,一旦他们有所行动,便立刻将他们抓捕归案。”
商议妥当后,李瑁和郭子仪迅速展开行动。李瑁一方面下令长安的守城将士加强戒备,对每一支商队都进行仔细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另一方面,他故意在一些场合表现出松懈的样子,放出风声说自己近期忙于边疆事务,对长安的防卫有所疏忽。
与此同时,李瑁安排在朝堂中的亲信,对那些与安禄山勾结的残余势力进行严密监控。这些亲信如同隐藏在黑暗中的猎手,时刻关注着目标的一举一动,只等他们露出破绽。
几天过去了,安禄山的死士伪装成商队,缓缓向长安进发。他们一路上小心翼翼,尽量避免引起他人的注意。当他们来到长安城下时,心中不免有些紧张。然而,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城门口的盘查虽然严格,但并没有发现他们的破绽。这让他们误以为李瑁果然如传言中所说,对长安的防卫有所疏忽,于是顺利地混入了城中。
进入长安后,这些死士按照事先的计划,悄悄潜伏下来,等待着行动的时机。而李瑁早已在他们的藏身之处周围布下了天罗地网,只等他们自投罗网。
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安禄山的死士认为时机已到,准备对李瑁发动暗杀。他们趁着夜色,如鬼魅般潜入了李瑁的府邸。然而,当他们进入府邸后,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寂静得有些可怕。
就在他们感到疑惑之时,四周突然亮起了无数火把,将整个府邸照得如同白昼。李瑁和郭子仪率领着一群精锐士兵,出现在他们面前。
李瑁冷冷地看着这些死士,道:“你们以为你们的阴谋能得逞吗?从你们踏入长安的那一刻起,便已经落入了本王的陷阱。”
安禄山的死士们见势不妙,知道中计,纷纷抽出武器,准备拼死一搏。然而,他们早已被唐军重重包围,插翅难逃。经过一番激烈的拼杀,安禄山的死士们全部被歼灭。
几乎在同一时间,李瑁安排在朝堂中的亲信也展开了行动。他们根据之前收集到的情报,迅速出击,将那些与安禄山勾结的残余势力一网打尽。这些人还没来得及在朝堂上制造混乱,便被抓捕归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