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与江湖的局势都处于微妙变化之时,李瑁并未忘记边疆的战事。安禄山在边疆拥兵自重,时刻威胁着大唐的安稳,成为李瑁心中一块沉甸甸的巨石。为了寻求破局之法,李瑁决定亲赴边疆,与郭子仪将军一同商讨战略,期望能为边疆战事带来转机。
一路风尘仆仆,李瑁终于抵达边疆军营。郭子仪早已接到消息,率领众将在营门迎接。“瑁王殿下,一路辛苦!”郭子仪抱拳行礼,目光中透着敬重与期待。
李瑁连忙下马,还礼道:“郭将军,边疆战事吃紧,你坚守此地,才是辛苦。瑁此次前来,是想与将军一同商讨应对安禄山之策。”
二人并肩走进营帐,军中将领纷纷围坐过来。李瑁环顾众人,神情严肃地说道:“诸位将军,如今安禄山在边疆肆意妄为,对我大唐边疆百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我们必须想出良策,遏制其嚣张气焰。”
郭子仪点头称是,说道:“殿下,安禄山兵力雄厚,且其军队作战颇为凶悍。之前我们虽多次与之交锋,但互有胜负,难以取得决定性的优势。”
李瑁沉思片刻,说道:“郭将军,我在来的途中仔细思考过。安禄山军队虽强,但并非无懈可击。他们战线拉得过长,粮草补给便是一大难题。而且,其内部各势力之间也并非铁板一块,存在着利益分歧。”
一位年轻将领起身问道:“瑁王殿下,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粮草补给和内部矛盾入手?”
李瑁微微一笑,道:“正是如此。首先,关于粮草补给,我们可派出精锐骑兵,组成突袭小队,专门截断安禄山的粮草运输线。只要他们粮草供应不足,军心必然不稳。”
郭子仪抚须点头,赞道:“此计甚妙。只是安禄山必定也深知粮草重要,定会加强护卫,我军突袭小队需万分小心,务必一击即中。”
李瑁接着说道:“这就需要我们详细打探其粮草运输的路线、时间以及护卫兵力。郭将军,您在边疆已久,对当地地形和敌军情况更为熟悉,此事还需您多费心安排。”
郭子仪拱手道:“殿下放心,末将定当全力以赴。”
李瑁又看向众人,继续说道:“至于安禄山军队内部矛盾,我们可以派人潜入其中,利用他们各势力之间的利益分歧,进行挑拨离间。让他们内部先乱起来,我们便可趁机出击。”
营帐内众人纷纷点头,对李瑁的策略表示赞同。
然而,一位老将却面露担忧之色,说道:“瑁王殿下,此计虽好,但潜入敌军内部之人需极为可靠,且要有过人的胆识与智慧,否则一旦被发现,不仅计划败露,还会危及此人生命。”
李瑁神情坚定地说:“老将军所言极是。此事我会谨慎挑选合适之人。我们还需制定一套完善的联络机制,确保潜入之人能及时将情报传递出来。”
商讨完这两个重要策略后,李瑁又提到了另一个关键问题:“诸位将军,我们自身军队的战斗力也需进一步提升。我在江湖中与各门派成立了联盟,他们愿意为我们提供一些独特的武功秘籍和训练方法,以增强我军将士的个人实力。同时,我们要优化军队的排兵布阵,根据不同地形和敌军特点,灵活运用战术。”
郭子仪对此极为赞同,说道:“殿下,末将麾下有几位擅长兵法的谋士,我们可与他们一同研究,结合殿下带来的江湖武学,制定出更适合我军的作战方案。”
随后几日,李瑁与郭子仪以及军中将领们全身心投入到新战略的筹备与细化之中。
在截断粮草运输线方面,郭子仪派出多路侦察兵,深入安禄山控制区域,详细打探其粮草运输的相关情报。经过一番艰苦侦查,终于摸清了安禄山粮草运输的几条主要路线、运输时间规律以及护卫兵力部署。
根据这些情报,李瑁和郭子仪挑选出军中最为精锐的骑兵,组成了三支突袭小队,分别由三位勇猛且智谋过人的将领带领。他们对突袭小队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包括长途奔袭、夜间作战以及在复杂地形下的突袭技巧。
而在挑拨安禄山军队内部矛盾一事上,李瑁经过慎重考虑,选定了一位名叫王猛的年轻军官。王猛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心思缜密,精通多种语言和各地风土人情。李瑁亲自与王猛谈话,交代任务:“王猛,此次任务极为艰巨且危险,你要深入安禄山军中,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挑起纷争。但你务必小心谨慎,我们会在暗中建立多条联络渠道,确保你能安全传递情报。”
王猛单膝跪地,坚定地说:“瑁王殿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在军队训练方面,李瑁安排江湖联盟中的高手来到军营,向将士们传授一些独特的武功技巧,着重提升他们的近战能力和反应速度。同时,郭子仪与军中谋士结合新的武学和战场实际情况,对军队的排兵布阵进行了多次推演和调整。他们制定了几种不同的战术方案,针对安禄山军队的不同阵型和作战风格,都有相应的应对之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