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 第3章 朝堂暗流涌

武定天下一大唐风云录 第3章 朝堂暗流涌

作者:又一口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08 23:58:34

李瑁在系统的初步指引下,对这具身体的过往与所处的大唐局势,有了些微概念。但那两名李林甫眼线离去后,他明白,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启幕。

他端坐在王府书房,窗外的月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古朴的书案上。案几上,摆放着几卷从王府藏书阁寻来的典籍,虽大多是些诗词歌赋,可李瑁却试图从中探寻大唐的政治脉络。系统在他脑海中安静蛰伏,似在等待合适时机,给予他新的助力。

“王爷,可要传膳?”贴身小厮小顺子轻手轻脚进来,垂首问道。这小顺子自李瑁“摔伤”后,便一直小心翼翼伺候,生怕这位主子再有个闪失。

李瑁摆了摆手,“你去吩咐厨房,简单备些饭菜,另外,让暗卫首领戌时来书房见我。”他声音沉稳,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这些日子,他已悄然摸清王府暗卫的存在,虽不知势力深浅,但关键时候,或许能派上用场。

待小顺子退下,李瑁重新将目光聚焦在书案上。他随手翻开一卷《贞观政要》,字里行间,唐太宗与贤臣论治的场景跃然纸上。可此刻,他却无心深究治国方略,满脑子都是白天那两个李林甫眼线的身影。李林甫,这在历史上以“口蜜腹剑”着称的权臣,究竟在谋划着什么?自己这寿王的身份,又会在他的权力棋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正思索间,窗外忽有异动。李瑁瞬间警觉,身形一闪,躲在书架之后。紧接着,一道黑影破窗而入,不等李瑁有所动作,那黑影已单膝跪地,“属下参见王爷,不知王爷急召,所为何事?”

李瑁定睛一看,正是暗卫首领,姓赵名岩,生得孔武有力,浑身散发着肃杀之气。“起来吧,本王要你去查探些事。”李瑁缓声道,“朝堂之上,李林甫一党势力分布,还有其他权臣动向,务必详细。另外,关于本王‘坠马’一事,也查查是否有人暗中捣鬼。”

赵岩领命而去,李瑁这才松了口气。他深知,在这大唐,若想不被权力的旋涡吞噬,情报与势力,缺一不可。系统虽能给予知识,可实际的人脉与消息网,还得靠自己一点点搭建。

用过晚膳,李瑁再度陷入对系统的研究。系统界面上,除了知识宝库,还有任务栏闪烁着微光。他点开任务栏,一条新任务映入眼帘:【初步建立朝堂情报网,了解主要势力,任务奖励:大唐朝堂势力分布地图(初级)、基础权谋推演术】

“看来系统也在助力我融入这大唐权力场。”李瑁喃喃自语,眼神中透着坚定。他明白,完成这任务,便能对朝堂局势有更清晰的认知,在后续的权力博弈中,也能多几分胜算。

戌时三刻,赵岩再度现身,手中捧着一卷暗黄色的卷宗。“王爷,查探到的消息都在此处。”他将卷宗呈上,声音依旧低沉。

李瑁迫不及待展开卷宗,烛光下,一行行小字清晰呈现。原来,这大唐朝堂,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以李林甫为首的权臣集团,把持着吏部、刑部等关键部门,大肆打压异己,安插亲信。而与之抗衡的,虽有太子一党,可目前势力势微,其他如杨国忠等新兴势力,也在悄然崛起,妄图分一杯羹。

“至于王爷坠马一事,”赵岩顿了顿,“属下查到,当日马场的马,似被人动了手脚,马掌里被嵌入了细碎的铁钉,导致马匹受惊。背后指使之人,目前线索甚少,但与李林甫一党或有关联。”

李瑁捏紧了拳头,眼中闪过寒芒。这李林甫,果然不安好心,自己这刚“醒”,便已被卷入他的算计之中。“继续查,务必揪出幕后黑手。”他咬咬牙,沉声道。

待赵岩退下,李瑁独坐书房,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思绪翻涌。这大唐的朝堂,就像一座巨大的棋盘,各方势力如同棋子,在李林甫等权臣的操控下,相互博弈。自己这寿王,虽贵为皇子,可若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智慧,随时都可能成为被舍弃的棋子。

“系统,开启知识宝库中关于大唐朝堂势力的详细解读。”李瑁在心中默念。瞬间,大量信息涌入脑海,李林甫的发家史、与其他权臣的恩怨、在玄宗面前的得宠缘由,一一清晰呈现。原来,这李林甫能长期把持朝政,靠的不仅是溜须拍马,更有对玄宗心思的精准揣摩,以及对政敌的残酷打压。

随着对朝堂局势了解的深入,李瑁愈发觉得心惊。自己身处这权力旋涡中心,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可退缩,从来不是他的性格。前世在武林中,他能从一个无名小卒成长为顶级高手,靠的就是遇强则强、永不言败的韧性。如今,在这大唐的权力场,他同样要闯出一片天。

次日清晨,李瑁进宫向唐玄宗请安。宫道两旁,垂柳依依,可他却无心欣赏这春日美景。一路上,遇到的宫女太监、王公大臣,皆对他行礼问安,可眼神中,却藏着各异的心思。有巴结讨好的,有冷眼旁观的,也有暗藏敌意的。李瑁明白,这些目光背后,都是各方势力对他这个寿王的试探与考量。

来到兴庆宫,唐玄宗正坐在龙椅上,翻阅奏折。见到李瑁,脸上露出几分欣慰,“吾儿康复,朕心甚慰。”

“多谢父皇挂念,儿臣已无大碍。”李瑁恭敬行礼,眼神却悄然打量着这位开创了开元盛世,却也在后期逐渐沉迷享乐的帝王。

“此次坠马,可知是何人所为?”唐玄宗放下奏折,目光深邃地看着李瑁。

李瑁心中一凛,知道父皇这是在试探自己。他沉思片刻,回道:“儿臣虽不知具体何人,但也能猜到,定是朝堂之上,有人不愿儿臣参与朝政,故而使此下作手段。儿臣不才,却也想为父皇分忧,为大唐尽一份力。”

唐玄宗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他深知,这大唐的皇子们,大多沉迷声色犬马,像李瑁这般有上进心的,实属难得。可他却不知,眼前的李瑁,早已不是原来那个寿王。

“你有此心,甚好。”唐玄宗缓缓道,“近日朝堂之上,关于西北边防之事,争议颇大。你若有兴趣,可参与朝议,发表见解。”

李瑁心中暗喜,这是父皇给自己参与朝政的机会啊。他连忙谢恩,“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用心钻研,不负父皇期望。”

离开兴庆宫,李瑁的心情却并未轻松。参与朝议,意味着正式踏入朝堂权力博弈的核心战场,而李林甫等权臣,绝不会坐视自己崛起。但他不怕,前世的武林争斗,教会他在逆境中成长,如今这朝堂暗流,只会让他的羽翼更加丰满。

回到王府,李瑁立刻召集心腹,开始筹备参与朝议之事。他让赵岩进一步扩大情报网,收集西北边防的详细资料,又从系统知识宝库中,查找关于军事战略、边防治理的内容,日夜研读。同时,他也没忘记关注李林甫一党的动向,知晓他们定会在朝议上给自己使绊子。

这日,李瑁正在书房与谋士研讨边防策略,小顺子匆匆来报:“王爷,李林甫大人来访。”

李瑁眼神一凛,放下手中书卷,“快请李大人到客厅,本王随后就到。”他深知,李林甫此时来访,定是来探自己的虚实,这场会面,关乎着后续朝议上的博弈,容不得半点差错。

整理好衣衫,李瑁大步迈向客厅。客厅中,李林甫已端坐许久,见李瑁进来,起身笑道:“寿王殿下康复,老夫特来祝贺,顺带聊聊朝堂之事。”

“李大人费心了,请坐。”李瑁不动声色,与李林甫相对而坐。

两人寒暄几句后,李林甫便切入正题,“听闻殿下要参与西北边防的朝议,老夫有些看法,想与殿下交流交流。”

李瑁心中警惕,表面却谦逊道:“李大人乃朝堂老臣,经验丰富,儿臣正想聆听教诲。”

李林甫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缓缓道:“西北边防,向来以稳为主。如今边疆将士虽有苦战,但朝廷若大肆增兵增饷,恐会引发财政危机。依老夫看,只需稍作调整,维持现状即可。”

李瑁明白,这是李林甫在试探自己的立场,若自己附和,便会陷入他的保守阵营;若反对,又会得罪这位权臣。他沉思片刻,回道:“李大人所言有理,可儿臣以为,西北边防关乎大唐安危,若只是维持现状,恐难长久。如今吐蕃等势力虎视眈眈,若不加强防御,一旦他们联手来犯,后果不堪设想。儿臣以为,当在增兵的同时,注重边疆将士的训练与装备更新,如此方能长治久安。”

李林甫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他没想到这寿王竟有如此见解,看来之前是小瞧他了。但他面上依旧不动声色,“殿下年轻有为,见解独到,老夫自愧不如。不过朝堂之事复杂,还需从长计议。”

这场会面,在看似平和的氛围中结束,可两人心中都明白,彼此的权力博弈,才刚刚开始。李瑁回到书房,望着窗外的天空,深知自己已彻底卷入这朝堂暗流之中。但他不怕,有系统助力,有自己的智慧与勇气,定能在这旋涡中,寻得属于自己的生存之道,甚至,改变这大唐的命运。

接下来的日子,李瑁一边继续筹备朝议,一边密切关注李林甫一党的动向。他知道,朝议之上,将是他与李林甫等权臣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而这场交锋的结果,将决定他在朝堂权力场中,能否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