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联盟在李瑁的引领下,内部管理精细化改革持续稳步推进,整个联盟秩序井然,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在这一积极态势下,大唐朝堂为实现国家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决定广开言路,召集各方贤能共同研讨经济政策。李瑁凭借江湖联盟在商业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其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作为江湖代表荣耀受邀,参与此次意义重大的经济政策研讨盛会。
这一日,长安城大明宫的议政殿内气氛庄重且热烈。朝中大臣们身着华丽朝服,神色严肃,正襟危坐,他们的目光中满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深切关切与殷切期待。李瑁身着一袭简约素色长袍,虽无朝堂官员的正式官服加身,但气质沉稳,神色自信从容地步入殿内。他内心十分清楚,此次参与研讨,对江湖联盟而言是展示自身价值的绝佳机会,更是为大唐经济腾飞贡献力量的重要契机。
研讨正式拉开帷幕后,诸位大臣纷纷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有的大臣主张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兴修水利设施,积极鼓励百姓开垦荒地,以巩固农业这一国家经济的根基;有的大臣则提议全面整顿盐铁专卖制度,强化对重要经济领域的管控,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轮到李瑁发言时,他身姿挺拔地起身,向在场众人恭敬地拱手行礼,而后清了清嗓子,语调平稳却充满力量地缓缓说道:“诸位大人,瑁长期置身江湖,对民间商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略知一二。如今我大唐商业虽呈现出繁荣景象,但细究之下,仍存在诸多可挖掘提升的空间。瑁以为,当下促进民间商业活力,乃是推动国家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此言一出,殿内众人不禁微微一怔,原本分散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李瑁身上。李瑁感受到众人的关注,镇定自若地继续说道:“我们可尝试简化商业经营过程中繁琐复杂的手续,适当降低商税,营造更为宽松的商业环境,以此鼓励更多百姓投身商业活动。如此一来,民间商业必将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创造出更为可观的财富。此外,拓展海外贸易渠道亦是刻不容缓。我大唐幅员辽阔,物产丰富,诸多特色商品在海外必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若能成功打通海外贸易之路,与各国实现互通有无,不仅能显着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还能全方位提升大唐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李瑁的这一番论述,逻辑条理清晰,见解深刻独到,令在场的一些大臣眼前为之一亮。户部尚书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之色,说道:“李盟主所言,确实颇具道理。简化商业手续、降低商税,从理论层面而言,的确能够有效激发民间商业活力。只是,拓展海外贸易一事,绝非轻而易举之事,其中所蕴含的风险不容小觑,必须谨慎对待。”
然而,并非所有大臣都认同李瑁的建议。那些与地方商业利益盘根错节紧密相关的官僚,听闻李瑁的提议后,心中暗自担忧不已。他们长期以来在地方商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尽享现有商业利益格局带来的丰厚好处。李瑁提出的促进民间商业活力和拓展海外贸易渠道的建议,极有可能打破这种延续已久的格局,进而损害他们的切身利益。
其中一位身着紫袍、神色威严的官员,眉头紧紧皱起,脸上露出不屑的神情,冷哼一声道:“李盟主,你所说的听起来固然动听,可不过是脱离实际的纸上谈兵罢了。简化手续、降低商税,看似能够促进商业发展,实则极有可能扰乱现有的商业秩序,引发市场混乱。而且拓展海外贸易,风险巨大,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若处理稍有不当,恐怕会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事端,甚至危及国家的稳定大局。”
其他几位立场相同的官员也随声附和:“是啊,这等冒险之举,实在不可轻易尝试。我们应当稳扎稳打,继续遵循现有的成熟经济政策,切不可贸然行事。”
一时间,朝堂上迅速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支持李瑁建议的大臣与反对者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愈发激烈。李瑁面对众人的反对,神色镇定,丝毫不为所动。他从容不迫地回应道:“诸位大人,瑁完全理解各位心中的担忧。但我们不能因害怕风险而因噎废食,固步自封。如今时代飞速变迁,商业发展的形势也日新月异,我们的经济政策同样需要与时俱进。简化手续和降低商税,并非是要扰乱市场秩序,恰恰相反,是为商业发展解开束缚,让市场能够更加自由地活跃起来,释放出更大的活力。至于海外贸易,诚然存在一定风险,但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加强全方位的监管力度,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这是一条引领大唐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必经之路,若我们始终不敢迈出这关键的一步,大唐的经济发展恐将难以取得更大的突破。”
双方你来我往,争论愈发激烈,整个议政殿内的气氛紧张得如同即将断裂的弓弦,一触即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