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这座繁华喧嚣的大唐都城,不仅是天下政治经济的中心,亦是江湖风云汇聚之地。在城内诸多街巷之中,一座看似普通却又时常人来人往的酒楼,成了李瑁与江湖产生紧密联系的起点。此前,李瑁乔装于此,凭借高强武艺与过人智慧,化解了一场江湖纷争,其风采令在场江湖人士印象深刻。
近日,长安城中的几大江湖门派——华山派、崆峒派与丐帮,因一片神秘的武林秘籍残页传闻,陷入了纷争。这片残页据说隐藏着绝世武功的关键线索,引得各派纷争不断,关系愈发紧张,大有剑拔弩张之势。
这日,李瑁正在王府书房中,与谋士商讨应对安禄山的策略,忽有下人来报,称有几位江湖人士求见。李瑁心中一动,忙吩咐将人带入。
来者共三人,为首的是一位身着青色长袍,手持长剑,面容冷峻的中年男子,正是华山派掌门清风道长;旁边一位身材魁梧,腰间别着一对铜锤,满脸络腮胡的大汉,是崆峒派的护法王猛;还有一位身形消瘦,身着补丁衣物,手持打狗棒的老者,竟是丐帮的长老陈三。
李瑁起身相迎,微笑道:“不知三位大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清风道长率先开口,抱拳道:“寿王殿下,久闻殿下侠义心肠,数月前在酒楼那一番举动,实乃令人钦佩。如今我等门派间,因一些琐事起了纷争,互不相让,恐生大祸。听闻殿下有勇有谋,特来相邀,恳请殿下能出面调解。”
李瑁心中暗喜,这正是深入江湖,扩充自身势力的好机会。他不动声色,面露难色道:“道长过誉了,瑁不过是做了些力所能及之事。只是江湖之事,向来复杂,瑁恐能力有限,有负各位大侠所托。”
王猛性子直爽,急道:“殿下不必谦虚,如今各派僵持不下,若无人出面调解,恐将刀兵相向。殿下身份尊贵,又有侠义之名,定能让各派信服。”
陈三也在一旁附和:“是啊,殿下,江湖亦为大唐江湖,若起纷争,生灵涂炭,于国于民皆不利。还望殿下出手相助。”
李瑁见状,装作思索片刻,点头道:“既然三位大侠如此信任瑁,瑁定当尽力而为。但不知这纷争究竟是何缘由?”
清风道长叹了口气,说道:“数月前,江湖传言,在长安郊外的一处神秘遗迹中,藏有一片绝世武功秘籍残页。此残页若能参透,或能练就惊天动地的武功。我华山派弟子偶然得知消息,便前往探寻。不想,崆峒派与丐帮弟子也同时得到消息,三方在遗迹相遇,互不相让,起了争执。此后,各派都想独占残页,纷争便愈演愈烈。”
李瑁微微皱眉,问道:“那这残页如今在何处?”
王猛哼了一声,道:“当时争夺激烈,残页不慎落入遗迹深处的一处机关之中,三方皆未得到。但各派都不愿放弃,一直在寻找开启机关取出残页的方法。”
李瑁心中思忖,这纷争看似因残页而起,实则是各派之间利益与势力的博弈。若想调解,需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他说道:“三位大侠,瑁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这绝世武功残页,虽珍贵无比,但引发各派纷争,实非武林之福。不如我等共同寻找开启机关之法,取出残页后,各派轮流参悟,或者共同研习,如此,既能避免纷争,又能让各派都有机会受益。”
清风道长、王猛与陈三相互对视一眼,陷入沉思。片刻后,清风道长说道:“殿下此计虽好,但各派向来竞争激烈,恐难以做到公平轮流参悟。”
李瑁微微一笑,道:“此事不难。瑁可从中作保,制定详细规则。各派选出公正之人,组成监督小组,确保轮流参悟的公平公正。若有违反规则者,瑁定不饶。”
王猛挠了挠头,道:“殿下所言有理,只是……”
陈三打断他的话,道:“王护法,事已至此,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若继续争斗下去,只会让各派元气大伤,让其他势力有机可乘。”
王猛思索片刻,点头道:“好吧,就依殿下所言。”
清风道长也抱拳道:“那就有劳殿下了。”
李瑁笑道:“三位大侠客气了。只是此事还需与各派掌门及重要人物商议,瑁明日便随三位大侠前往各派。”
众人商定后,李瑁留三人在王府用膳。席间,李瑁与他们相谈甚欢,从江湖轶事谈到武林格局,李瑁的见识与风度,让三位江湖人士对他愈发敬佩。
第二日清晨,李瑁带着几名护卫,与清风道长等人一同出发。他们首先来到华山派。华山派位于险峻的华山之巅,云雾缭绕,气势非凡。
华山派掌门清风道长召集了门派中的各位长老与核心弟子,齐聚练武场。李瑁站在众人面前,将调解纷争的计划详细阐述了一遍。
一位长老皱眉道:“殿下,这轮流参悟之法,虽看似公平,但我派弟子众多,若每人参悟时间过长,轮到后面的弟子,恐怕所获不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