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元十年十月,帝国南路大军在本州西岸的登陆场,如同惊涛骇浪中艰难维系的孤舟,承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巨大压力。靖王柏凌锐站在刈田港后方临时设立的前线指挥部内,望着沙盘上那片被标注为“已控制”的狭小沿海区域,眉宇间凝结着挥之不去的凝重。
参军文廷式手持刚刚统计完毕的伤亡册,声音低沉:“王爷,先遣队折损近半,赵铁柱团长重伤昏迷。第六军在扩大登陆场和清剿周边之敌的战斗中,伤亡亦逾千人。倭寇抵抗之疯狂,远甚九州。”
柏凌锐微微颔首,目光却未离开沙盘。他深知,他们登陆的这片土地,乃是日本“长州藩”的故地,明治维新的策源之所,武士道精神的顽固堡垒。此地的抵抗,绝非仓促成军的乌合之众,而是抱着“玉碎”之念的死硬分子。
“倭寇援军动向如何?”柏凌锐沉声问道。
冯国璋指着刚铺开的本州西部地图,神色严峻:“据侦察与锦衣卫密报,日军正从广岛、宇部等地急调兵力,至少有两个师团正向下关、长府方向运动,其先头部队已与我外围警戒线接火。意图很明显,欲趁我立足未稳,将我部赶下海去!”
一旁的海军联络官立即补充:“萨镇冰军门钧鉴:东洋舰队主力已前出至濑户内海入口,巡弋于周防滩,全力炮击日军沿海调动路线及补给节点,并阻击任何自濑户内海来援之敌舰。然,濑户内海水道复杂,敌残存鱼雷艇与岸防火力仍具威胁。萨军门建议,陆军需尽快向内陆推进,扩大防御纵深。”
形势一目了然。帝**虽成功登陆,却背靠大海,三面受敌,登陆场狭窄,补给完全依赖海运,形势被动。
“绝不可困守于此!”柏凌锐猛地一拳砸在沙盘边缘,震得小旗簌簌作响,“必须主动出击,打出去!将登陆场连成一片,并向纵深发展!”
他的目光在地图上急速搜索,最终停留在刈田港以南那片相对开阔的沿海平原,以及更远处那个扼守濑户内海通往日本腹地交通要道的重镇——宇部。
“命令!”柏凌锐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马啸川!”
“末将在!”马啸川虽面带倦色,眼神却锐利如刀。
“着你第四军,不惜代价,向南攻击前进!目标——拿下厚狭、小野田,打通与宇部方向的联系!你的任务是撕开倭寇第一道防线,为主力打开通道!”
“冯国璋!”
“末将在!”冯国璋挺身上前。
“你部第二军,为攻击主力,紧随第四军之后。一旦马啸川打开缺口,你部立即投入,向宇部方向猛攻!务必击溃当面之敌,夺取宇部,为我军赢得港口与战略空间!”
“段祺瑞!”
“末将在!”段祺瑞沉稳应道。
“你部第三军,负责巩固现有登陆场,清剿后方残敌,保障后续部队与物资安全登陆!同时,作为总预备队,随时准备支援冯国璋部!”
“告知萨军门,”柏凌锐转向海军联络官,“我需要舰队继续提供最大火力支援,特别是对冯国璋部进攻方向的日军纵深阵地与交通枢纽,施行覆盖轰击!”
“遵命!”
向内陆推进的残酷战事,在帝**登陆本州的第三日,以更猛烈的态势爆发。
马啸川的第四军再次展现了其悍勇本色。他们不再强攻日军重兵防守的正面阵地,而是以营连为单位,利用丘陵、树林与河谷掩护,不断进行渗透、迂回与侧击。日军虽顽强,但在第四军灵活凶猛的打击下,防线开始松动。经两日血战,第四军以巨大伤亡为代价,终克厚狭,敲开了通往宇部的门户。
冯国璋的第二军随即如同决堤洪流,涌向日军防线。这是一场硬碰硬的较量。日军依托城镇、村庄和高地,构筑了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机枪、迫击炮乃至少数残存野炮火力凶猛。战斗异常惨烈,每一座房屋,每一个山头,都需经过反复争夺。
帝**则展现了其强大的火力和严整的战术。随军跟进的炮兵观测员,通过无线电引导后方炮群及偶尔能提供支援的海军舰炮,对日军火力点进行精准拔除。步兵们则以灵活的散兵线战术,在机枪掩护下交替跃进,用手榴弹与刺刀肃清每一个掩体。
冯国璋亲临一线督战,在一次日军凶猛反扑中,其所在的团指挥所一度被渗透敌军包围,幸得警卫连拼死血战,方击退敌军。战况之激烈,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在濑户内海的波涛之上,帝国海军与日本残存海军的较量亦未停歇。萨镇冰指挥舰队,不断深入风险未知的海域,寻歼日舰,断其援路。
在“扬威”号巡洋舰上,管带邓绍忠接到了新命令:率领“扬威”舰及一支由两艘巡洋舰、四艘驱逐舰组成的特混分队,前出至濑户内海入口处的屋代岛附近海域,拦截一支据报试图向宇部运送援军与物资的日本船队。
此地水道狭窄,岛屿星罗,极易遭敌岸基炮火与鱼雷艇伏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