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铁血新华夏:龙腾寰宇 > 第9章 练新军德械为样 陆师锐脱胎换骨

铁路的轰鸣与电报的嘀嗒声,如同帝国迈向新时代的沉重脚步声,震颤着大地。然而,柏凌云深知,无论经济与交通如何发展,若没有一支真正现代化、能够粉碎一切内外之敌的钢铁雄师,所有的繁荣都将是镜花水月,不堪一击。帝国的陆军也亟待一场更深层次的蜕变,以适应未来更加残酷、技术含量更高的战争。

议题回到了帝**事力量的根基武英殿。但与以往讨论战略战术不同,今日的氛围更像是一所严谨的军校课堂。殿内悬挂着巨大的德军编制结构图、战术操典图解,甚至摆放着几支崭新的、闪着幽蓝光泽的德制步枪及其配套的弹药。大都督柏凌岳、兵部尚书邓安邦和大都督府官员肃立一旁,神情专注。

站在图前侃侃而谈的,是一位名叫马克斯·冯·施特劳贝(max von Straube)的德国陆军退役上校。他身材笔挺,留着典型的普鲁士军官短须,眼神锐利,在翻译的协助下,向皇帝和帝国最高军事决策层阐述着他的整训方案。

......陛下,诸位将军。贵国陆军在北伐中表现出的勇气与纪律,令人钦佩。然而,现代战争,早已不再是单纯依靠勇气和人数的较量。施特劳贝上校语气严肃,毫不客气,贵军的编制过于臃肿,指挥层级繁琐,后勤体系落后。步兵战术呆板,缺乏散兵线与火力协同的概念。炮兵运用粗糙,与步兵脱节。至于参谋作业、战场通讯、地图测绘,更是亟待建立规范!

他每说一句,都像一根针扎在殿内许多凭经验打天下的老将心上。柏凌岳眉头微皱,他承认对方说的在理,北伐中他也深感旧式指挥的局限,但如此直白的批评仍让他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

柏凌云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他要的就是这种一针见血的批评。

上校所言极是。柏凌云缓缓开口,正因如此,朕才不惜重金,请贵国优秀的军官前来。朕要的,不是零星的建议,而是彻底的、系统的改革!请阐述你的计划。

施特劳贝上校点头,指向图表:我们的计划是,择一精锐部队,作为试点,完全按照德意志帝国陆军的标准进行编练,打造成一支样板部队,即帝国陆军第一示范师

其编制,采用德式师旅团营连排班体制,职责清晰,指挥流畅。需建立完善之参谋、军需、宪兵、军医、通讯体系。

其装备,他拿起那支德制步枪,将全面换装我国提供的制式步枪、马克沁重机枪、迫击炮及克虏伯行营炮。确保火力输出的统一与高效。贵国汉阳厂仿制之步枪,亦需按此标准严格验收。

其训练,他语气加重,将完全依照我国最新版《步兵操典》、《炮兵操典》进行。从单兵射击、战术动作,到班排连进攻防御、步炮协同、土木作业,直至师级规模的野外实兵对抗演习,必须一丝不苟!

同时,他补充道,我们将协助贵国大都督府完善兵棋推演、情报分析、后勤保障流程。并建议开办帝国陆军军官学堂,系统培养新一代军官。

这是一个极其庞大且昂贵的计划,意味着对现有军队体系动一次大手术。

柏凌岳深吸一口气,率先表态,他目光灼灼:陛下!臣以为施特劳贝上校所言切中要害!我军若想未来与列强强敌一较高下,此改革势在必行!臣恳请亲自督导第一示范师之整训,率先习得新法!他渴望强军,也渴望亲自掌握这新的战争艺术。

但也有资深将领担忧:陛下,全盘德化,是否会使我军失去自身特点?且德人是否真心实意?其操典战术,又是否完全适用于我国之地形民情?

柏凌云站起身,走到那支德制步枪前,拿起它,熟练地拉动枪栓。

师夷长技以制夷。朕要学的,是其组织、其纪律、其技术、其体系,而非完全变成德军。他目光扫过众将,最终,这支军队的灵魂,依然是中华帝国之魂,效忠的依然是朕!至于是否适用,先在示范师验证。效果好,则逐步推广至全军;若有不适,再行修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凌峰!

臣在!柏凌峰出列。

着你从京畿卫戍部队及北伐老军中,遴选意志坚定、身体强健、头脑灵活之官兵,组编第一示范师。严明纪律,若有抵触新法、阳奉阴违者,无论军阶,一律汰换!

臣遵旨!

他看向施特劳贝:上校,朕同意你的方案。朕会给予你及你的顾问团在示范师内最大的训练权限。朕要看到一支三个月内脱胎换骨,一年内可堪与欧陆强军媲美的铁军!所需经费、装备,兵部、户部全力保障!

如您所愿,陛下!施特劳贝上校啪地立正,行了一个标准的德意志军礼。

皇帝的意志再次成为最高指令。帝国最精锐的北伐功勋部队之一被选中,改编为帝国陆军第一示范师,驻地设在新京附近某处大型训练场。

接下来的日子,对这支部队而言,无异于一场脱胎换骨的炼狱。

德式操典的严苛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从清晨起床号开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伐、甚至每一个眼神都有标准。射击训练不再是简单放枪,而是计算风速、距离,追求极致精度。战术训练中,散兵线如何交替掩护、机枪如何布置火力点、步兵如何与炮兵协同,要求精细到秒。

普鲁士军官们的严厉和不近人情更是让士兵们私下叫苦不迭。训练场上呵斥声不绝于耳,动作稍不到位便是加倍惩罚。体能训练、土木作业(挖战壕、筑工事)强度极大,一天下来,许多老兵都觉得骨头要散架。

柏凌岳身先士卒,与官兵一同摸爬滚打,学习新操典。他的威望和以身作则,极大地压制了官兵的怨气,也让他自己对新式陆军有了更深的理解。

柏凌峰则严格维持军纪,确保政令畅通,并负责与德方协调后勤保障。

柏凌宇也常被派往示范师见习,既为熟悉军务,也利用其机灵长处,协助协调与德方顾问的日常事务。

柏凌云通过何三的锦衣卫和柏凌峰的定期奏报,密切关注着示范师的每一步进展。他得知了抱怨和抵触,但得到的更多是积极的汇报:部队的战术动作日渐规范,火力协同初见雏形,军官的思维开始转变。一日批阅奏报至深夜,林才人奉茶时轻声问及练兵之苦,柏凌云难得感慨道:“强军非一日之功,然其利在千秋。今日之苦,乃为来日少流血。”林才人柔声应和,言及将士辛苦,陛下亦心系于此,令柏凌云倍感慰藉。

他甚至在施特劳贝上校和柏凌岳的陪同下,秘密视察了一次团级规模的实弹对抗演习。当他看到部队在炮火掩护下,以稀疏而灵活的散兵线发起冲击,各单元之间配合默契,火力分配合理时,眼中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上校,你的工作卓有成效。凌岳,你也辛苦了。柏凌云难得地称赞了一句。

是您的士兵们学习能力和忍耐力出众,陛下。施特劳贝客观地回应,他们缺的只是一个科学的体系和严格的训练。武王殿下之毅力,亦令人钦佩。

改革同样伴随着阵痛。少数无法适应新式训练、或者带头抵触德国顾问的军官被无情撤换。一批从新式陆军学堂毕业的年轻学员被补充进来,他们思想新,接受快,很快成为了新战术的骨干。

数月之后,当这支示范师举行首次公开阅兵时,前来观礼的各国武官和帝国其他部队将领都感到了深深的震撼。

整齐划一、如同机器般的步伐,精良统一的装备,士兵们眼中那种兼具狂热与冷静的神采,以及整个部队散发出的那种专业化、高效率的杀气,都与过去的帝国陆军有了质的区别。

一支真正的现代化陆军雏形,终于在普鲁士的模子里,灌注了东方帝国的魂魄,初步锻造而成。柏凌云知道,这只是开始,但方向已经明确。帝国的刀锋,正在被磨得更加锋利,等待着下一次试刃的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